养两只布偶猫会打架吗,梦见养了两只布偶猫


图为卢氏县范蠡镇新庄村村民在蘑菇冷库中提交刚采摘的新鲜蘑菇。聂金凤

图为卢氏县范蠡镇新庄村村民在蘑菇冷库中提交刚采摘的新鲜蘑菇。聂金凤

众信。本报郑州11月26日电。标题:河南卢氏的“蝶变”:“穷山窝”变“四美村”

作者赵聂金凤

卢氏县位于河南省西部,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卢氏县拥有4037座山峰,密布着2400多条河流和小溪。“八山一水一分田”说明“一沟十八叉,叉中有户,三五户到一两户”是贫困户的生存环境。2016年初,卢氏县有贫困户19645户,贫困人口63134人,贫困发生率达18.9%。脱贫任务极其艰巨。

2020年11月14日,季芹自驾网上商店开业。聂金凤

“十三五”期间,卢氏县借助扶贫政策,实行“三避开”“四靠近”,即避开地质灾害区、洪水威胁区和基本农田区,靠近县城、工业园区、乡镇、旅游景点,统筹规划55个集中搬迁安置点。搬迁贫困户9214户,让3万多贫困人口走出荒山野岭,走进宜居家园。在金融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各项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一个穷山窝变成“四美”幸福村

美丽的新庄村位于卢氏县范蠡镇东北部。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该村有4个村民小组,50户16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

“莘庄以前没有工业,土地也很少。闲着的时候,群众什么都不干。”村主任赵江回忆说。

图为贫困户杨建霞在卢氏县兴贤里易地搬迁社区嘉德实业扶贫车间缝制布偶。聂金凤

精准扶贫以来,新庄村在结对帮扶单位的帮助下,确定了教育新人、改善环境、发展产业、强化生态的总体规划,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建设了异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在楼顶建设了120千瓦光伏电站,在公路沿线建设了68个标准化蘑菇大棚和1个冷库的蘑菇生产基地。在荒坡上建起了千亩连翘基地,在洛河沿岸的村前建起了步道、翠竹、木屋,把老房子改造成特色民宿,促进上路旅行中的消费。一系列工业建筑措施为新庄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源。

“真没想到,以前鸟不拉屎的地方,现在大家都说我们是幸福村。”村民杨增亮兴奋地介绍,“关键是种蘑菇,搞农家乐,做民宿,这样不出村就能挣钱。”

2018年,新庄村贫困发生率从24%下降到0.69%,基础设施齐全,集体经济收入26万元。曾经的“穷沃沃”蝴蝶变成了“四美”幸福村,实现了脱贫。

从荒山高坡中走出“网络名人”

“你知道的!人家芹菜现在是‘网络名人’,可是现在很红啊!”11月12日,伏牛山深处的卢氏县朱阳关镇朝阳社区,锣鼓喧天,人来人往。许多重新安置的人聚集在季芹的家里,祝贺她开了网店,并向季芹学习。

图为重阳节期间,李天行在兴贤里社区为老人做饺子。聂金凤

勾践村天池崖组位于朱阳关镇西北的山顶上,可以算是山沟中的山沟。山上有六户人家,过去交通极其不便。季芹一家三口以前住在山顶上。当时只有三间破旧的房子,是村里的贫困户。

现在,53岁的季芹一家三口已经从山顶搬到了镇上的扶贫搬迁社区。季芹通过金融扶贫政策贷款3万元* *贴息,种了14000多袋蘑菇,年总收入达到7万多元。季芹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摆脱了贫困。

"季芹现在是‘网络名人’。"朱阳关镇副镇长汪洋说:“我们镇有一些土特产,比如木耳、空挂面、橡子凉粉、蘑菇等。货源充足,有天时、地利、人和。季芹子恺网店肯定行。”

万人社区向小康迈进

河南省最大的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位于卢氏县兴贤里社区,共有贫困户2757户11227人。

兴贤里街道办事处主任黑华宁说,兴贤里社区建设之初,我们就做好了同步规划,配套了医疗、银行等15个职能部门的服务机构,确保群众能“动起来”。

同时,通过大力转移就业,输出劳动力;开发社区保洁、保安等公益性岗位;为社区配套554个蘑菇种植大棚;为1357名社区搬迁群众提供金融扶贫6507万元,解决群众产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多措并举,实现社区6530名有效劳动者充分就业。

此外,社区还坚持帮扶志愿者与智慧相结合,设立了“双助驿站”,以劳动换积分,以积分换商品,2685户参与,参与率达97.6%。近年来,社区逐渐形成了邻里和睦、居民安居乐业、治安环境良好的和谐幸福景象。

“社区的人自己写节目,自己表演节目,演员都是社区居民。大家都把小区当成自己的家。”在兴贤里的每月扶贫阶段,志愿者李天星自豪地说。

据悉,五年来,卢氏县在55个搬迁点建设了71个产业基地,惠及2583户10539人;建成扶贫车间23个,提供就业岗位6026个;建成8座光伏电站,实现产业设施全覆盖,156个贫困村退出。今年,经河南省*** *研究批准,卢氏县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结束)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