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冰冻的城市正在逐渐融冰,最初几天你会感觉到时间的停滞。生活恢复的秘密就藏在团购、外卖订单和居民的行动轨迹中。生活的惯性会抚慰人们的心灵,但最深的冰川,如此冰冷,却让人心疼
本文最早出现在《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8期。
文|本报记者杨楠发自武汉
实习记者何佩云
编辑|周建平rwzkzjp@163.com
全文大约6682,仔细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3月28日,武汉西路,市民在隔离围栏内跳舞摄影/张芝涛
先是1月23日封闭了城市的出入口,两天后禁止了城市的交通。紧接着,2月10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2号文:全市所有居民小区实行封闭管理。随后的13号文进一步收紧了武汉市公共场所的封闭开放管理。
这个华中最大的城市就像突然冻结了一样。街上偶尔会看到环卫工人和外卖骑手,只有救护车、警车、医护和物资保障车经过。饿了么外卖骑手是这样描述的:“路上没车没人,想开多快就开多快”;“我们看到最多的是环卫工人,环卫工人看到最多的是我们。”
3月20日春分,无疫情社区允许居民在社区内活动。新增确诊病例逐渐降至零,留存确诊患者逐日减少,国外医疗队撤离,复工复产有序推进。3月28日,武汉地铁、公交恢复运营两天后,部分商圈开门营业。在吴尚广场,中高端护肤品销售如常,几位女士在吴尚广场购买了爱马仕和LV。
突然冰冻的城市一点一点融化。有时候你会觉得时间错位了。3月30日,楚河汉街H&M服装店里,冬装很多,只有一些夏装的短袖连衣裙匆匆穿上入口;武汉最繁华的吴尚广场外,2020年春节的装饰依然高挂;轻轨1号线的车厢里贴满了韩国旅游宣传:韩星向乘客示爱,欢迎武汉市民过境。
每天都在想吃什么
李菲菲买了一台新冰箱。3月6日,她到家后,把220L的容量全部装满,包括鸡、蛋、鱼、冰淇淋、泡芙。
她沉迷于小区的团购活动已经一个多月了,这是目前武汉最受中青年人欢迎的购物方式。在无数个团购食品的微信群里,每个人依次填写自己的需求,“团长”联系商家分发到社区,再分发到居民手中。
2月中旬,武汉实施最严社区封闭管理,所有超市不再对个人开放。李菲菲想买的东西超过了社区的供应能力。她加入了社区网格员的群,加了群成员的微信,然后被拉进了各个团购群。
首先,我们买面包,然后是新鲜蔬菜和肉类,然后是豆制品,热干面条,以及各种甜点。小区里有个闲厨子。邻居给他家送肉。他送出一锅干锅鸡或者一锅卤肉,每次收取10元到20元的劳务费。
她很快就把家里的冰箱装满了,干脆又买了一台冰箱囤货:总担心有一天买不到吃的。绿叶——如菠菜、苋菜、蒜苗——最为稀少。她买了很多新鲜猪肉,翻墙去给奶奶送饭。
“说到这里,我很生气。给奶奶买了鲜肉,她舍不得吃,一直冻在冰箱里。冻肉比鲜肉便宜多了。”李菲菲说。
在今天江夏区的便利店里,一个独居的小伙子一次买了六袋三人份的热干面,七袋菠萝包,一打娃哈哈AD钙奶等各种零食。另一个穿睡衣的女生买了两大包吃的,说明她知道吃不完还是买了。“看到冰箱满满的,我就有安全感。”
三月初,李菲菲甚至送来了一批小龙虾。只是小龙虾太脏了,有股臭水沟的味道。她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刷干净,烧一锅香辣虾。“虾是吴* * *”十天后,考察团送来了河鱼和干净的小龙虾。“有人开始从白沙洲拿货了。”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市场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农民集散地。疫情期间,市场三分之二的菜地仍在营业,保证了武汉的生活物资供应。虽然集中采购的数量增加了,但一些摊主算了一笔账,也没赚到钱:运输成本从一斤两毛钱涨到一斤一元钱,工人工资要翻倍。
3月下旬,随着外地摊主回汉,水产、米油调料等商户陆续有一半复工。眼下白沙洲市场人流量比过去多,多出来的人都是开着车给小区做团购的人。市场上仍然不允许屠宰行为,鱼杀不死或者牛蛙杀不死,大部分养殖户改卖小龙虾,而且价格比往年低。湖北潜江的小龙虾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了两个月,池塘里的虾都没人抓。疫情稳定后,潜江开通了28条小龙虾供应线,市长出面宣传:请放心食用。
白沙洲最热闹的市场是蔬菜区。还有当地的黄陂区碧油油煎,江苏大丰半高蒜薹,山东安丘胖大葱等等。“卖得好,进价5元一斤,这里卖12元一斤。”一位菜贩子说。吴* * *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