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常识_小儿脐疝的护理


  有些6—10个月大的孩子,可发现脐部有一球形或半球形可复性肿物,其表面薄而光亮,按之柔软。用指按压时肿物会消失,还可摸到未闭的脐环;移去手指,立刻恢复原状。小儿站立、哭闹、咳嗽等腹壁压力增大时肿物出现,安静或卧位时肿物消失;而新生儿及小婴儿则不消失。本症多无症状,个别可有局部膨胀不适感,发生工夫顿者很少见。

  这种脐部凸出于腹壁的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脐疝。肚脐乃脐带脱落后留下的瘢痕组织,是人体结构上先天性薄弱处,常常难以抵挡腹压;加之婴儿爱哭闹、咳嗽、大便干结致腹压增大等诱因,均可能促使腹腔中小肠大网膜等由薄弱环节凸出于腹壁,形成脐疝。

  脐疝大多有自愈的倾向,随着年龄增长,腹肌逐渐发达,约2—3个月后,疝孔常能逐渐狭窄缩小而闭合,个别小儿时间长一点可达1岁左右。

  对脐疝病儿,要耐心细心的护理,按时喂哺,及时换尿布,注意冷暖,尽量减少哭闹;定期做儿保健康检查,及时添加钙剂及维生素D,多晒太阳,防止佝偻病的发生;因患佝偻病的小儿肌肉松驰,易合并脐疝。如果肿物较大,采用局部固定压迫方法:取一块硬纸板,剪成直径约5厘米圆形,以纱布或软质布料包裹,压在膨出的肚脐上,再取一条3—5厘米宽的布带按病儿的腹围缝制成环状裤带,将这块圆形纸板压在肚脐上,3个月左右,脐疝多可消失。

  若是小儿岁后脐疝仍未消失或脐环直径大于2—3厘米者,或出现内脏与疝囊有粘连等情况,则应到诊所考虑切除疝囊,修补腹壁缺损等手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