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婴儿湿疹也是很多的,请大家注意看下面的内容
1.皮炎湿疹治疗目标及治疗现状
尽快控制皮肤炎症,缓解瘙痒
延缓和减轻发作
改善和提高患者和家庭生活质量
2.皮炎湿疹治疗和预防的一般原则
寻找并尽可能祛除病因
尽可能避免、减少诱发加重因素及刺激因素
机械因素(搔抓、摩擦)
物理化学因素(热水洗烫、高温、低湿度、刺激性药物)
生物因素(动植物、微生物感染等)
精神紧张或情绪低落或消化功能紊乱
尽可能减少环境中变应原
气源性:屋尘、屋尘螨、花粉、动物毛(猫/狗)、真菌
食物:牛奶、鸡蛋白、花生、黄豆、坚果、鱼类、贝壳类、海产品(牡蛎)小麦
接触性:对苯二胺、芳香化合物、金属镍、橡胶添加剂等
3.皮炎湿疹的常规治疗
内用治疗:
•抗组胺药
•维生素C 、钙剂、甘草酸二铵
•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一般不用
•免疫调节剂 / 免疫抑制剂
外用治疗:
•糖皮质激素类制剂
•氧化锌类制剂
•焦油类制剂等
中医药治疗
清热泻火、凉血利湿
健脾利湿
养血祛风、活血润燥
物理疗法
紫外线光疗、光化学疗法(PUVA)
浴疗
4.皮炎湿疹治疗进展
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仍是皮炎湿疹治疗的基本药物
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的特点:
疗效肯定:适于许多非感染性炎症性皮肤病
使用方便:霜、软膏、凝胶、溶液、涂膜、硬膏等多种剂型
副反应少:无色无味,极少过敏,很少耐药
联合应用:疗效增强,反应减少,前景广阔
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抗过敏作用
免疫抑制作用
抗增生作用
外用糖皮质激素存在的问题
外用糖皮质激素用于皮炎湿疹治疗已有50余年
外用糖皮质激素的局部及全身副作用:多与长期使用有关
潜在的皮肤影响:皮肤萎缩 (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减退、痤疮、酒糟鼻
潜在的系统影响:生长抑制、白内障、骨密度降低、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抑制作用、快速抗药反应
激素恐惧症:使大夫的选择受限,病人依从性差,影响治疗
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应用进展
高效而副作用小的制剂应用
糖皮质激素和抗微生物复方制剂的应用
应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使用限制
强效糖皮质激素避免连续使用超过2—3周
禁止长期连续使用
强效糖皮质激素不应使用在面部、颈部、阴囊等皮肤薄嫩处
年老者和儿童慎大面积应用
非糖皮质激素外用免疫调节剂(TIMs)
外用免疫调节剂的作用特点:
单独用药具抗炎止痒作用
用在身体任何部位,突破糖皮质激素限制
用于大于2岁的儿童和成人
短期应用或长期间歇使用
起效迅速 (1周出现疗效)
单一治疗,可无需合并其他药物
外用免疫调节剂概况介绍:
0.1%、0.03%他克莫司软膏(tacrolimus ointment,商品名Protopic,普特彼)属大环内酯类衍生物,1999年首先在日本上市,2005年4月在中国上市。适应症: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湿疹)。
1%吡美莫司乳膏(pimecrolimus cream,商品名Elidel ,爱宁达),属于子囊霉素巨内酰胺的衍生物。2001年在国外上市。适应症:轻、中度特应性皮炎(湿疹)。
外用免疫调节剂的主要不良反应:瘙痒、灼热感、刺痛等局部刺激反应
外用免疫调节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局部刺激反应(开始数天、急性期)
局部合并感染禁用
长期应用对全身免疫系统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润肤/保湿剂
作用特点:通过保持角质层的水分,维持皮肤弹性,促进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减轻瘙痒,降低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
润肤剂/保湿剂成分:凡士林、石腊油、硅油、羊毛脂、硬脂酸、甘油、蜂蜜、乳酸钠、尿素、丙二醇、透明质酸、角鲨烯/烷、神经酰胺等
注意事项:有一定的局部刺激或过敏反应,主要致敏原为香料、防腐剂、乳化剂、羊毛脂、防晒剂等
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A(CsA)
硫唑嘌呤
免疫调节剂
重组人γ-干扰素
抗IL-5单克隆抗体、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β 单克隆抗体,抗IgE单克隆抗体及其他已在国外上市或临床试验中。
抗生素
系统应用多用于急性炎症期
外用多用于与糖皮质激素合用或用复方制剂
紫外线光疗和光化学疗法(PUVA)
方法
光化学疗法(PUVA)
UVA1(340-400nm)
窄波UVB(311nm):较PUVA效好,更安全。
光疗临床应用选择
急性期、严重者:大剂量UVA1、 PUVA、体外光透析。——单用或与糖皮质激素合用。
慢性期、中度者:窄波UVB、UVA/UVB、低剂量UVA1、 UVA、U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