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是于 1993 年制定的(以下简称方案),其中规定了腹泻病的治疗原则:“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具体实施应分三个方面:一、预防脱水、纠正脱水,腹泻病人绝大多数轻、中度脱水,可以通过口服补液加以纠正,具体方法是:服用口服补液盐适用于治疗脱水,如果预防脱水就将药品说明中的“每代加水 500 毫升频服”改为“每半代加水 500 毫升频服”便可防止患儿因大便次数过多造成的脱水。
某些家长认为,静脉输液效果好,事实并非如此。 2004 年在中国腹泻病峰会暨儿童腹泻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腹泻病人有脱水的 90% 属轻、中度,采用口服补液经济方便,完全可以治好,只有重度脱水(约占 10% 左右)才需要静脉补液。二、粥饮食。《方案》制定以前,治疗腹泻病基本采用禁 12~24 小时的饥饿疗法,《方案》纠正了这种做法,认为治疗腹泻吃比不吃好,原则上是吃过的食物可以继续吃。对于慢性迁延性腹泻,时间久了会产生鼠糖酶块少,对此类患儿应该提供低乳糖饮食,如低乳糖奶粉或豆奶粉。条件差的地方可采用豆浆( 100 毫升豆浆 +5 —— 10 克 葡萄糖)替代牛乳或人乳喂养。三、合理用药。我国腹泻的三种粪便包括稀便、水样便和粘液脓血便,其中水样便占 70% ,属病毒或产毒细菌引起,可以不用抗生素。另外 30% 的粘液脓血便是由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引起的,可以使用抗生素。
中药治疗小儿腹泻有悠久的历史,系统的理论方法与显著的疗效,实验证明中药具有抗病毒、退热、止泻的效果好,推荐继续使用。微生物制剂(如金双歧、培菲康)针对的是腹泻病造成的菌群紊乱,研究证明,小儿腹泻时,肠道微生态环境会发生严重紊乱,厌氧菌(主要是双歧杆菌)比正常儿童下降 1000 倍。作为补充的是微生态需要肠道菌群的调整,疗效慢,所以急性腹泻时微生态制剂可以不做常规用药。轮状病毒腹泻时,思密达 + 口服补液盐就可以很快将腹泻治好,而且便宜。有些慢性迁延性腹泻患者,造成菌群紊乱,是非常需要使用微生态活菌制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