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常识_儿童肥胖有心理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 ,胖人越来越多。 60- 70年代很少有胖孩子 ,可是 ,现在有很多胖孩子。这个现象很难用生物学观点来解释。因此 ,科学家用观察和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这些现象 ,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他们认为仅从生物角度解释疾病 ,已经不能正确认识疾病了 ,现代许多疾病要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认识 ,肥胖就属于这类疾病。

  心理学研究发现 ,人格特征的情绪影响人的摄食行为 ,例如 ,具有自卑性格、焦虑情绪的人 ,可以通过进食来满足自身对安全和自尊的需要 ,缓解或减少消极情趣 ,结果导致进食过多、肥胖。人是怎样学会以摄食来缓解消极情绪的 ?学者布鲁茨认为 ,有些母亲不能分辨小孩哭闹的原因 ,只要哭闹就当作饥饿 ,都用喂奶来解决 ,正是这种过度喂养活动导致了肥胖 ;同时 ,由于这些孩子从未学会辨别饥饿、愤怒、恐惧或焦虑等情绪状态的差异 ,他们认为这些情绪都可以通过进食解决 ,这可能是引起肥胖症的童年期根源。

  预防肥胖应从母亲做起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 ,不要以为孩子只需要吃。社会其他成员也要转变对吃的态度 ,创造出一些符合现代生活的社交形式 ,这样做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