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把孩子当“小朋友”对待,既平等、严格而又不失礼貌。接受如此尊重的儿童都是快乐、上进、有礼貌而且独立性很强的。
怎样尊重孩子呢?我想起印象很深的一部美国电视连续剧《草原小屋》。这部电视剧像一首动人的田园诗,特别是里面那个普通的劳动家庭,一对夫妇带着三个女儿,真可算是教育孩子又尊重孩子的典范家庭。
 
在这个家庭里,父母既是家长又是朋友,两个大一点的女孩既上学又帮父母劳动,家里的事也都七嘴八舌地参加讨论,真正是无话不说。吃过晚饭以后,父母和孩子们说说笑笑讲故事,最后妈妈说:“孩子们,不早了,该睡觉了,晚安!”孩子们也说:“爸爸妈妈晚安!”然后就愉快地爬上阁楼去了。
有一天,二女儿劳拉突发奇想地问母亲:“妈妈,你以前是怎样爱上爸爸的,你和爸爸是怎样恋爱的?”在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袭击”面前,母亲没有丝毫慌张,她仍然认真而平静地边做事边搭话说:“噢,你问这事呀!那时爸爸妈妈都很年轻,当然也都很漂亮,是吧?我们两家住得很近,我们常常在一起玩,慢慢就有了感情。有一天,爸爸约我到森林去打猎,我高兴地答应了。爸爸背着猎枪可神气呢!我们在森林里转悠,爸爸一枪打一只野兔,一枪又打一只山鸡,我们还生起火来烧野味吃呢!味道很香,真好吃。我们野餐以后就唱起歌来,跳起舞来,一直玩到很晚才回家。我们感情更深了,更相爱了。就这样,是吧,劳拉?”你看,母亲是这样尊重孩子,像讲故事一样回答女儿好奇的提问,像朋友谈心一般,使女儿沉浸在幸福的想像之中,从而更爱爸爸妈妈了,同时又朦胧地懂得了恋爱是怎么回事。
假如这个问题发生在一个普通中国母亲身上,那又会怎样呢?当天真的女儿问妈妈以前是怎样谈恋爱的,首先母亲自己就脸红了,接着就羞辱孩子:“咦,这么小就问谈恋爱的事,真不害臊!羞死了!”还用手指头按眼皮羞她。有的母亲就训开了:“走开!小孩子问这样的事,没出息!不要脸!”如果孩子受到如此奚落,那么可想而知,她以后再也不可能对母亲说知心话了,她的快乐天真至少在父母面前到此结束;到了少年时代,就“闭锁”心灵的秘密,两代人的代沟即开始形成。
中国的父母热爱子女,望子成龙的愿望远远超过西方,做父母的有极强的牺牲精神来养儿育女,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我们民族受几千年封建家长制的影响,不尊重子女却是一般家庭的通病。我们的父母把孩子当私有财产,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轻也轻得,重也重得”,要怎样就怎样,可以当玩具,当出气筒,当笑料,从根本上忽视孩子独立人格的塑造,以致形成我们民族性格的弱点。
我们民族性格的优点很多,如勤劳善良、艰苦朴素、聪明智慧、不畏强暴等等,但中国人普遍比较内向,压抑自己的思想感情:想说,不敢直说;想笑,不敢大笑;想哭,偷偷地哭;有了爱情,不敢表白;想演说,胆小害怕;有了意见,在背后议论……真是活得太苦了!处处怕别人议论,甚至逆来顺受,有意抑制自己创造性的发挥。这种民族性格的弱点,其根子就在于儿童早期普遍未受到成人的尊重。所以早期教育甚至是塑造一个民族性格的教育。
从德国参观回来的医务工作者说,德国的婴儿没有穿开裆裤的,商店也从不卖开裆裤。当他们很诧异地问及此事时,德国人很简单地回答:“孩子也是人,我们应尊重他们,尊重他们也是尊重自己。”所以,我们从电影、电视里常常看到,欧美的孩子在成人面前一般都是落落大方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毫无拘束感和害羞感。例如俄罗斯的一个小学生,上学时见到打扮讲究的女教师,就说:“老师,您真美,真漂亮!”老师则很礼貌地说:“谢谢你!”这在中国恐怕是不会有的事,即使有,前几年恐怕也要把这孩子当“小流氓”了。
总之,成人尊重孩子,孩子就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这样的孩子除了心理健康成长以外,还能对自己严格要求,礼貌而懂事。
亲子关系中除了“教育爱”和“血缘爱”,还有一种是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