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昭光的养生经


  去年,应本刊之约,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曾为读者们奉上了一些十分精彩的文章,很多读者都反映:写得好,深入潜出,既易懂,又实用,立足点也高。新年之际,我们的话题不约而同想到了如今“突发”较多的“英年早逝”现象。洪教授提醒阅读此文的读者:养生调理的事应该是现在进行时,一刻也不能拖了,尤其是中年人!

  健康是节约

  当今,健康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因为健康的成本越来越高,疾病的负担越来越重,而健康又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那么,健康是什么呢?

  从社会学意义上说,健康是种节约,健康是一种和谐。

  2001年,我国卫生资源总消耗为614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6.4%,因病、因伤残、因过早死亡损失7800亿元,占GDP8.2%,合计约为14000亿元,占GDP14.6%。而近年来,其增长速度已远超过国民经济增长及居民实际收入增长速度。

  1400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呢?

  长江三峡工程举世闻名,15年总投资才2000亿元;南水北调是跨世纪工程,50年总投资才5000亿元。而健康问题一年损失上万亿元财富,这是多么惊人的数据。而更为严重的是,健康问题带来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无法估量的肉体及精神痛苦等社会问题。

  一个人的中年早逝,其本人的不幸其实只是冰山的一角,冰山的90%都在水下看不见。人一走,美满家庭破碎,中年丧偶,幼年丧父,老年丧子,人生三大悲苦集中于此,至少直接打击十位最亲近的人、几十位亲朋,工作损失更无法统计。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生43种应激性“生活事件”中,中年丧偶位居榜首,独得100分(分数越高,打击越重),而进监狱坐牢才不过63分。早逝对配偶、子女、父母的重创,是任何其他办法都无法弥补的。所以保持健康,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最大的节约与和谐。

  人的生老病死正如花开花落一样,是大自然的循环,但人活要活得健康,死要死得明白。自然凋亡是无病无痛,无疾而终,平安百岁,快乐轻松。但大多数的人是病理死亡,即过早死亡:中年得病,肉体痛苦,精神折磨,身心煎熬,人财两空。

  美国的研究表明:高超的诊治技术可以减少10%的过早死亡,而健康生活方式不用花多少钱可以减少70%的过早死亡,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自我调理达到健康百岁。我国的研究表明:一元的预防投入可以节省医药费8.59元。临床经验表明又可相应节约近百元的重症抢救费。

  中年是关键

  人生百岁大致可分三个阶段:30岁前为青少年,30-60岁为中年,60岁以后为老年。

  30岁前,青年人精力充沛,慢性病很少。60岁后,现今老年人已比较注意调理养生,衰老速度并不快。但在30-60岁期间,正是奋斗拼搏期,人与人之间的健康差异越拉越大,在60岁时,几乎不可同日而语。有的精神矍铄,有的风前残烛,有的已然过世。因此人生健康的差异取决于中年。

  中年健康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对健康的观念。因为健康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有了正确的观念,就能懂得健康在我不在天,自己是生命的主人。只要战胜自己的无知和愚昧,健康就在你手中。

  不同的观念决定了对健康的四种态度:聪明人主动健康,投资健康,健康增值,一百二十;明白的人,关注健康,储蓄健康,健康保值,平安九十;无知的人,漠视健康,随心所欲,健康贬值,带病活到七十;糊涂的人,透支健康,提前死亡,生命缩水,五十六十。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付出才有回报。一些白领、骨干、精英,他们虽然拥有智商,却缺少健商,虽然学有所成,有房有车,却没有学会关爱自己,放飞心灵,结果一个个遗憾地死于无知。痛惜之余,还需再重温一下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的话:“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不要死于愚昧,不要死于无知”。

  中年人该怎么办呢?

  社会压力是无可逃避的,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完善自己,不伤害自己。我们诊所来了一位病人,是个企业家,36岁,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抢救后放了三个药物洗脱支架,花了15万元,出院两个月后又因脑血栓,半身不遂住院。他才36岁,为什么病这么重呢?原因很简单,他虽然岁数不大,但烟龄却不短,13岁就开始抽烟,烟龄23年,酒龄18年,外加赌龄五年,他的病怎么得的呢?是他自己找来的,抽烟,喝酒,胡吃,生气,着急。正是:“烦恼是想出来的;疾病是造出来的;肥胖是吃出来的;健康是走出来的。”

  中年人要健康,必须抓住四句话:三十努力;四十注意;五十轻松;六十成功。就是说要早抓。30岁时就要努力培养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是1,其他是0”,“爱妻爱子爱家庭,不爱健康等于零”。40岁时,是转折点,发病危险性大增。男人四十,十面埋伏,谁来领路?女人和书。要多关注家庭,“早上出门牵牵手,神清气爽往前走;晚上回家牵牵手,一天劳累无忧愁”,多话聊,用“心”话聊,用“情”话聊,多看妻子,深情地看,据法国的研究经验,这样就可减少家庭的“亚健康”。

  有一种观点:我爱上海牌男人,上海男人懂得生活。说的是上海男人特爱家,在家中男女平等,常早起送孩子,回家下厨房,家中其乐融融。

  我认为,这是一种引领社会新潮流的健康时尚生活方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这与最近零点公司的调查结果相符。零点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七城市1888名18-60岁居民的调查发现同样趋势。婚姻家庭成为男人人生价值的重心,以“家”为贵的文化深入人心,在男人最珍惜的事情中,家人健康13.6%,家庭美满12.3%,好妻子10.5%,好职业8%,子女有出息4.3%。

  结合其他研究,总起来说,中年健康的关键就是一、二、三。一是态度第一,因为态度决定一切;二是给健康以时间,给健康以空间;三是好妻子,好孩子,好身子。这主要与心理和感情因素有关。

  男性四十要格外注意饮食,我在《怎样活到100岁》里讲过的“一二三四五”以及“什么都吃,适可而止”、“一荤一素一菇,燕麦瓜果豆腐”,都只是个指南。由于我国膳食缺钙,中年人每日喝一袋牛奶对增强体质,防止骨质疏松很有必要。神舟六号航天员食谱中,每日晨晚各一袋牛奶,中年是酸奶(防止晚间喝时损伤牙齿),等于每天喝了三次牛奶。

  “大长今”养生御膳风靡全国,其魅力主要在于文化,而不是技术。韩国御膳研究院院长韩福丽说,御膳的真谛是“美味出于诚心,佳肴出于双手”。她在教女主角李英爱时再三强调:“诚心”是御膳最基本的要素。御膳的秘诀无他,就是用心,以诚意亲手调理食物就是最好的佳肴。家庭的厨房和晚餐,是营造幸福温馨的最好场所,远胜于鲜花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