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时代感。蒋巽风会长说过:二胡每一个发展时期,都有一批代表作品问世,从而体现出时代的特点。在五四运动时期,刘天华对二胡改革创新,并创作了十首二胡名曲,深刻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阿炳的《二泉映月》,堪称是他那个时代的人生命运的变奏曲;1963年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集中展示出一批非常优秀的二胡曲,深刻的反映了建国以来,人民群众翻身解放、热火朝天建设新中国的精神风貌;度过了动乱年代的低潮时期,在改革开放时,出现了一大批二胡新作,二胡创作呈现出繁荣景象。一批大型作品的问世,极大地提高了二胡的表现力。以《长城随想》为代表的好作品,体现了那一时期的特点。然而,20年过去了,却鲜有深刻反映当代特点的精品出现。我们现在的时代特征是,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和平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我们的作曲家、艺术家为何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需求,拿不出一批反映这个伟大时代的二胡传世之作呢?现在业余爱好者们经常拉的曲子,还是过去那几个时期的经典作品。实践证明,凡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才称得上是经典;广大群众喜爱的作品,才能广为流传。我们呼唤新时期更多的经典作品出现,我们期待着大家喜爱的新曲流传。
2,关于民族化。二胡本来是从民间乐器中走来的,它属于人民,属于我们的民族。因此,它是民族化的音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然而,这些年来,出现了大量小提琴的移植作品,提琴味越来越浓,大有二胡西化、小提琴化的趋势。好像不演奏提琴曲就上不了技巧,上不了水平。二胡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乐器,其真正的发展,是近百年的事。二胡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借鉴其他的艺术,包括借鉴戏曲、民间、地方和西洋的音乐。这是不争的事实。借鉴、移植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二胡艺术,使二胡的民族化特点更加鲜明。在这方面我们已有成功的经验。刘天华借鉴西方音乐、学习小提琴技法,对二胡进行改革,他创作的二胡曲仍然具有民族味,中国味;刘文金先生借鉴西方音乐的曲式,程式,所创作的《三门峡畅想曲》、《豫北叙事曲》,也是地道的民族味、中国味;黄海怀先生移植的《江河水》、张式业先生改编的《一枝花》,则更具二胡的特色。这些借鉴、移植的名曲,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现在直接移植的提琴曲,有点不像二胡了,似乎缺了点民族味、中国味。二胡的技巧倒是增加了难度,但缺少了民族的情感,就会变成炫耀技巧的练习曲。我们希望在借鉴提琴技法的基础上,创作出高水平的中国二胡曲。另外,像二胡协奏曲之类的作品,究竟有多少中国味,我们也听不懂,只能是“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由专业人士去欣赏吧。二胡曲离开了民族的特色,就是无源之水。若将这些提琴味的二胡曲,拿到国外去演奏,能不能吸引外国人的眼球呢?我想,还是《二泉映月》之类的民族化乐曲,外国人才会感兴趣。
3,关于商品化。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长了对文化的需求。原有的民乐和二胡的表演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因此,中国民乐,二胡艺术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尽快适应这一变化的形势。体制改革把专业团体推向了市场,民乐团体的日子不太好过。基于票房价值的考虑,大型的演出要算经济帐。我们省会一级的,几年难得看到一次象样的民乐和二胡演奏会,只好看VCD、听CD碟了。近些年来,歌坛明星红了一个,又紫了一个。摇滚乐队层出不穷。民乐、二胡也不甘寂寞,出现了“女子十二乐坊”。民乐演出走商品化的路子,自己创品牌、闯市场,无可菲仪。民乐与摇滚结合、二胡站着拉,无非图个新颖。只要观众喜欢,愿意掏钱买帐,就能延续下去。这是市场的价值规律。我们省也来仿效,成立了一个“九女霓裳”,也到日本去淘金。尽管外界对此褒贬不一,但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流行的东西有没有生命力,需要靠时间去检验。能流传下来的,肯定是精品;流了一段时间,传不下去了,就自消自灭。这也是市场的规律。现在学二胡的专业人才很多,后起之秀不乏其人。音乐学院留校、国家级乐团的编制和位置,都是有数的。二胡专业的毕业生也要自找出路,到这种小的演出团体谋职,也是一种选择。无论是何种形式,不管怎样抄作,但不要忘记两点:二胡艺术要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才能生根、开花、结果;二胡艺术可以创新形式,但不可以丢掉二胡的独有的特色。否则,二胡就会失去它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