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做PPT的秋叶老师在新浪发了一条有争议的微博“在当下的中国,商业之道只有一条:学会与流氓共舞”,后来他为了给这句话做辩解在其博客发了一篇题为《你永远也不可能打败一个纯傻逼…》的文章,暴露了他的真实意思其实是“在当下的中国,商业之道只有一条:变成流氓”。
虽然他的真实意思透着世故的恶心,但我觉得“与流氓共舞”这个提法还是挺有道理的,一则在当下中国,大大小小的流氓林林总总,你的供应商可能是流氓,你的合作伙伴可能是流氓,你的客户也可能是流氓,就算他们都还尚属纯良,你也绝对离不开那个无处不在、无事不管的政府,不搞懂和流氓共舞,要么别开张,要么快关门。
二则“与流氓共舞”并不意味着要变成流氓,尽管在现有体制下,这很难,但不耍流氓的企业更能把精力放到企业真正核心的、根本性的事情上面去,只要能挺住,不是没有苦尽甘来的机会。但要出淤泥而不染,其前提恐怕也得先搞清楚流氓是怎么玩的,再研究出一套和流氓共舞的方法,否则要么难以坚持,要么近墨者黑。
写上面这段话,意不在反驳秋叶,而是因为近来盛传一条消息:Facebook即将通过与百度合作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众人眼里品学兼优的优等生要和公认的流氓共舞了。
如果单看市场和竞争环境,Facebook是无需合作伙伴的,中国的社交网络的成熟度远不及微博,无论是用户数量还是商业价值都还有巨大的开发空间,同时这个市场里面的两大主角——刚刚上市的人人和准备上市的开心不仅离统治这个市场差得很远,还在微博和Qzone的夹击下疲态尽显,而Qzone,尽管已成为中国社交领域遥遥领先的老大,但它进入社交领域多少有些半推半就,而非全力投入,它依靠QQ建立起来的领先地位并非牢不可破,何况它还面临着虚拟转实名这样的根本性难题。
Facebook面临的真正挑战是政策,这也是有关Facebook进入中国的各种报道里面反复分析的问题。Facebook显然吸取了Google的教训,它通过寻找一个中国伙伴来负责内容审查及政府公关。抛开技术与道德因素,挑选一家政府信任的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这本身就是Facebook向中国政府传递的最大“善意”,这几乎是Facebook可以找到的进入中国的最佳路径。
在Facebook的绯闻合作伙伴里,除了呼声最高的百度,经常被提到的还有阿里巴巴和腾讯。比较这三者在内容审查经验和政府公关方面的能力,其差距是很细微的,所以Facebook对合作伙伴的最终选择将考虑得更多的应该还是商业因素。比起手握用户的腾讯和掌控着流量分配大权的百度,阿里毫无疑问是最没有竞争力的,而腾讯和Facebook存在着过多的竞争,尤其是在极其核心的用户资源上的竞争是无可避免的,因此如果最终和Facebook达成合作协议的不是百度,才真正是令人意外的结果。
不过对Facebook中国版而言,不是Facebook的产品加上百度的流量支持及政府公关就万事大吉了,困难的不在于怎么进入中国,而在进入中国后怎么做。
从商业层面上来讲,表面上最大的挑战的是如何与QQ空间竞争,实质性的问题是如何适应中国用户的习惯并带来使用体验上的提升。劣币驱逐良币的故事之所以屡屡在中国上演,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国外的公司对中国用户特别是大多数的普通用户的特点和习惯研究的不够透彻,有好的产品却没有合适的卖法。比如Facebook首先要适应的或许就是中国用户不爱原创独爱转发的习惯,而也这可能是Facebook坚决要把中国版与Facebook全球连通的原因之一,在与中国同行的竞争中,全球性的用户与内容(运用)资源确实是Facebook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不过真正的挑战仍然是与政府的关系。比起少量的政治性敏感内容,Facebook与生俱来的“促进沟通与开放”才是真正被忌讳的,特别是考虑到它在年初突尼斯与埃及的事件中产生的作用(尽管并非Facebook主动为之),就算有了百度这样的合伙人,就算Facebook做出了种种关于内容审查与屏蔽的承诺,只要中国版和国际版是连通的,官方的戒心就不会减轻丝毫,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等待Facebook中国版的或许是一个比当年针对谷歌更严厉的监管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Facebook在中国的成败其实并不决定于它自己,无论它做出什么样的妥协,最终的结果还是得看别人的脸色,就算它最终放弃中国版与国际版连通的计划以顺应官方打造大局域网的趋势,它依然要面对可能出现的政策性的限制甚至压制,毕竟对官方而言,听话的腾讯、人人、开心显然都远比外来的脸谱让人放心;何况放弃与国际版连通也意味着它主动放慢了追赶QQ空间的步伐,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这甚至会产生让Facebook沦为一个陪衬的风险,这显然不是Facebook下决心进入中国希望得到的结果。
要在中国这个舞池避免“非死不可”的命运,Facebook必须清醒的是,和它共舞的对象就是这个舞池里真正的大佬,想跳好这支舞仅仅借助百度这样的流氓小跟班是不够的,它不仅需要更加谨慎,更需要更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