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的想象空间在哪里?


  多问“Why?”可以增加了解。多问 “Why not?”可能带来突破。

  浏览器的诞生为的是将世界互联,于是需要有通用标准。所以有史以来,所有性本善的人,尤其是web前端开发,都极度厌恶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显示差异,一堆无奈花在兼容上。

  很显然,消灭差异,世界才是美好的!

  但人们没有意识到,另一件我们习以为常的事,其实正是在制造差异,极大的差异:同一篇新闻网页,在手机端,多余的区域干脆全都没有了,只剩新闻主体内容了。

  由于这种差异制造本身契合了手机和PC的极大差异,这是基于用户需求的创新。

  与其说UC开创了手机浏览器,不如说这是另一种网页数据的显示模式。这里所谓的显示模式,指相同的数据模型M,不同的控制处理R和视图显示V。

  那么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可能从来没有人想过的东西:为什么PC浏览器,对同一个网页,就不可以有更多的显示模式?例如做类似乃至更进一步的优化?

  1、比如一个视频网页,浏览器将flash窗口之外的多余信息全部干掉,然后取而代之以自家的功能模块,类似影评、电视剧列表(可参看百度视频浏览器、风行播放器),再美名其曰:视频模式、影评模式。

  2、比如一个新闻网页,浏览器将主题内容之外的内容全部干掉,取而代之以自家的边栏推荐。再美名其曰:清爽模式。

  (这看上去是反互联网精神的,因为,它可能一举颠覆掉了整个视频市场、成为最大的媒体平台,掀起滔天大浪,引发无尽的口水和反弹……诸如添加一个黑名单啊,将这些大网站的页面优化掉,当然啦啦,还是要提供正常模式,尊重用户的选择权啦啦……跟当年的杀毒行业一样,很多人疯掉了……)

  搜索中立、浏览器中立,这或许只是一定阶段的理想,所有的软件都是为了信息到达用户而生,任何一个必经的环节,都可能存在巨大的变化。信息在到达用户之前,必然要经过搜索或推荐的传送门跳转,还要经过浏览器这种显示容器来解析,既然可以被搜索截流,就一定可能被浏览器截流!

  Web不死,得浏览器者,绝对可得天下!(仅指PC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