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进入中国20年记:信息传播业巨变


  编者按:1994年4月20日,互联网正式的进入了中国。到2014年的4月,正好过去了20年的历史。互联网进入中国的20年,从本质上改变了传播业的发展,我们发现以前广播、电视等媒体都曾经作为新兴媒体出现过,但本质上来说这些都还是让观众被动的接受信息的产物,而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观众”可以全方位的参与进去,从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信息产生和互动着,可以说互联网进入中国的20年,让信息改变中国成为了可能!

  今天我们每天在享受着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快捷,足不出户不仅仅可以知道天下的大事,并且也可以买到天下的东西。但是互联网并不是生来有就有的,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应该感谢中国互联网。

  2014年3月的一天,我受某搜索引擎公司邀请到上海做一个演讲,主题大致为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商业机会,总共有30分钟的演讲时间。在演讲开始后,我对台下的几百位经销商讲了无关主题的内容“今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的第20个年头,我们都应该感谢中国互联网。或许大家认为一切都习以为常,但如果互联网没有进入中国,我们今天就不可能有机会坐在这里,没有互联网我们中大的部分人可能会从事医生、教师、工作等职业,或者去进行其他方面的创业,但更多的人可能会成为平庸之辈。互联网进入中国给了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有了放手一搏的机会。

  或许大家不知道,互联网进入中国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容易。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胡启恒去美国工作两年,被美国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所震撼,胡启恒敏锐的预测到互联网对未来世界的改变。回国后,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胡启恒四方奔走,寻求相关部门放开政策限制,把互联网引进到中国,遇到诸如阻挠。后经过多年的努力,直到1994年4月,国务院批准了互联网进入中国。后来,在中国互联网界,流传着胡启恒的一句名言:互联网进入中国,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走进来的。”

  我曾经无数次的思考,互联网到底给中国带来什么改变?从表面上来看,互联网改变了我们信息传播的方式(比如QQ和微博)、商品购买的方式(8848和淘宝等),但从本质上来讲互联网最中国人的改变更大的在于思想的改变,互联网进入中国20年对国人大脑的改进要比对信息和商品流通的改变大100倍。

  因为互联网的进入,我们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一些事情;因为互联网的进入,我们变得会独立的思考一些事情;因为互联网的进入,我们由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记得在2013年的11月,我和刘兴亮、丁辰灵等老师赶赴深圳参加一个企业的内部研讨会,会上我通过原始社会原始人的刚性需求,阐述了信息时代下现在的互联网格局:在原始社会,人类群居而生,某一人发现了一头猎物(这个就是信息发现的过程,这个环节的代表企业是谷歌和百度),然后通过声音和手势告诉同胞(这个就是信息传播的过程,代表着博客、新闻门户等),进而讨论围捕计划(信息互动的过程,代表着微博、推特等),然后开始实施抓捕行动(信息转化为行动的实施,代表者电商们)。通过原始社会的行为,可以得这类型的企业能在过去,现在,未来获得领先优势:涉及到信息的挖掘和传播,乃至利用!

  或许,很多人近年来会注意到这样一个情况,这个情况不仅仅发生在互联网行业,也发生在电影、餐饮、服装等几乎所有的行业。这个情况就是,我们的商业社会正在发生一项变革:在以前,你们给我们消费者提供什么,我们消费者就得用什么。而以后,我们消费者需要什么,你们就得提供什么。这个变革,我们可以称之为“以人为本”。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乐视的电视提出了千万人研发的概念、优酷网的新闻客户端千人千面、淘宝网开启C2B战略、Zara服装采用延迟生产策略让万千用户参与制造、纸牌屋利用用户大数据进行电视剧制造......

  我认为,“以人为本”将会是未来企业运营和信息传播业的一项基本准则!

  让我们再把文章主旨回到信息传播上来。进入2013年,一股名为“自媒体”的新势力异军突起,虽然这个群体自己没有赚多少钱,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极大的影响了传统媒体的收入和影响力。当然,自媒体概念其实十几年前就有了,包括笔者在内的老一批IT从业者,早在微博出来之前就以自媒体自称,我记得十年前我的名片上印的职位就是“丁道师 自由媒体人”,私底下我们也说自己是自媒体。但当时受限于互联网传播业的发展,自媒体概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这一切的改变,应该要感谢微信的出现。

  自媒体账号的价值在过去的一年来实现了几何倍增,这和微信本身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根据《速途研究院:2013年自媒体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微信的用户突破6亿,如此庞大的用户量承载了自媒体微信公众账户的火爆。

  当然,虽然现在我们还没统计最新的数据,但微信7个亿的用户肯定是够了,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中国第一大移动APP。

  关于自媒体的概念之争到现在还没有停歇,如果说逻辑思维算自媒体的话,那么郭德纲、周立波算不算自媒体,再往前的雷锋日记或者孔子的言论是不是也可以归纳为一种自媒体。

  向自媒体转型,不能简单理解为网页版新闻向移动端的转移。媒体环境在演变,如今任何人都可以发声,媒体与用户的关系早已不是单一的传播与受众,媒体应更多地参与到与读者互动中,自媒体就是实现这种交流的最佳形式。”

  总结:按照惯例,在结尾要做未来的展望。我说下我对未来传播业的三点趋势:①“人人自媒体”这个理念进一步深化,厨师、出租车司机、人事行政经理都可以是优秀的自媒体;②以人为本,信息接受者成为信息产生者;③规规矩矩的传媒人依然会过上苦日子。

  本文作者系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 微博:丁道师 微信公众:dingdaosh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