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后期的小球时代,红双喜虽然拥有国内最好的海绵,但是反胶的速度系数却一直不如天津的产品。津派胶皮729和999系列一统中国市场。红双喜虽然拥有国内最好的海绵,如12#、30#、20#、22#海绵(分别用于快攻、反手、正手、正手)但是其反胶的速度系数却一直不如天津的产品。专业选手总是喜欢在红双喜海绵上贴天津的反胶(现役国手马琳、孔令辉还是使用红双喜的海绵+天津999胶皮),海绵虽然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从战略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球拍让人看了自然无法对产生进一步的联想。
市场高手虽然不甘寂寞,却又苦于没有适当的切入点,直到九十年代末机会终于来了,世界冠军王涛偶尔表示:他需要的反胶可以减点速度,但应该加点旋转。这一要求正好符合红双喜的实际情况,于是经过一系列的充分准备,红双喜G888反贴海绵套胶隆重上市。他们一改国内行业中将反胶与海绵分别销售的传统,一律以套胶的形式面世,这样既保证了反胶皮与海绵粘合工艺对性能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又利用其海绵的性能优势突现了红双喜品牌的地位。成功的市场运作和高质量的产品结合,不仅为国手提供了犀利的新武器,而且卖了个国内同类产品中最令人羡慕的价格。一大批国手,如王励勤、阎森等率先使用此款套胶,省队的和体校的专业选手等试用后反响不错,于是红双喜一炮打响,夺回了半壁江山之后,期间,红双喜还在研制G系列的其他套胶,如G222(最终未见上市,只在圈内流传),G666(G666是1999年已经研制出来的,一直在给国家队试用,到现在03年9月才面市,本人在2003年7月有幸得到一块专业G666,此款套胶估计在2003年9、10月份才上市,目前国内有直拍横打的王浩在使用),G555(2002上市,转为直拍横打反手设计,本人试打后感觉弹性太好,难以控制),G777(狂飚3)的前身,价格为狂飚的一半,适合业余弧圈打法选手,2002年上市)。然而小球时代终于一去不返,40mm大球时代来临。
2000年2月,国际乒联决定在10月1日起采用40毫米大球,国内的其他几家公司还没有准备开发40mm的器材时,红双喜未雨绸缪,在经过第二次企业改型后花费几百万元引进全套进口生产线,加紧对打球器材的研究,如40mm大球的研制和狂飚系列的开发,着手进行适应大球的套胶研究,狂飙2和3号的研制也由此开始。狂飙2在设计上与G888其实相同,因为G888在ITTF检测时发现胶皮表面光洁度超标;而G777在研发中,交付运动队试打,结果被流传到国外,现代表某国的前中国国手,参加国际公开赛时,被裁判发现禁止了比赛,引起ITTF的注意,结果红双喜受到指责,后以狂飙系列代替了G系列,所以最早出现的狂飙II的胶皮上写着代G888,狂飙III上写着代G777,而现在的狂飙取代G555。悉尼奥运会上,王励勤和阎森使用狂飙2号勇夺男双桂冠;而使用狂飙3号的刘国正,则在第46届世乒赛上演绎出一场惊心动魄的经典之战。王励勤还获得46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一时间,神州大地,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所寻找的正手的第一武器就是红双喜的狂飚套胶。狂飚刚上市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大自然狂飚(狂飚1),但是由于狂飚2、3的成功,人们似乎更加喜欢国手使用的狂飚品牌,大自然狂飚就自然地被淘汰了。看到身边众多的高手使用狂飚,心中不禁痒痒,也想买一块“与时俱进”。可是当时用的郗恩庭底板才60元,而一张狂飙要98元,感觉这破底板可能发挥不了狂飚的性能,于是砸锅卖铁省下350元买了一块蝴蝶底板(butterfly 20271,科贝尔)正手贴上狂飚3,反手贴上狂飚2。那时候狂飚2、3才刚刚上市,品质极其不稳定。正手的狂飚3性能和品质均比较好,符合我当时的打法(正手弧圈为主,结合直拍横打)。反手因为狂飚2速度较快,当时我的直拍横打以反手快带、快撕、弹拨为主,于是这套配置使我的技术在短短的两个月内飞速进步。于是,经过我第一个吃螃蟹,我们大学里用狂飙的人也越来越多,一年内使用狂飚有十多人,且使用者水平有大幅提高。狂飚与其说是提高技术质量,不如说是带动了我们大学乒乓球的发展,如今由于使用大球,使得原本在小球时代赫赫有名的G888、、999系列黯然失色,在46届世乒赛上刘国正和金哲洙的那场激动人心的世纪之战,以及男单决赛王励勤与孔令辉的冠军之争,最后的胜利都属于狂飚的使用者。狂飚,英文名为Hurrican,意为飓风,所拉出的球,出速快,旋转强,弧线易于控制,落台后第二速度令所有的其他进口名牌套胶黯然失色。狂飚带给使用者的并不仅仅是优良的性能,还有绝对的自信和藐视对手的霸气。狂飚套胶对使用者的技术十分挑剔,也就是说使用者必须下定决心练好发力,且必须为弧圈球打法。但是要自己发力好!!!!!那可以说这样的胶皮威力是其大无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