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飞舞跑又称“二人三足赛跑”、“三条腿走路”。冰上、陆上皆可。它起源于清朝花样滑冰“双飞舞”。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为加强中央政权的军事力量,确定了八旗常备兵制。八旗兵每月练习弓马6次,春秋季则集中操练马步骑射和火器。农历十月,清宫廷在北京北海冰面奏阅八旗子弟兵滑冰技术。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和乾隆年间宫廷画师作品描绘,参加检阅的人数达1600名(每旗各200名)。检阅分作两队,一队穿红马褂,黄背心;另一队穿黄马褂 、黄背心,背后皆按其籍插上正白、正黄、镶白、镶黄等色小旗。士兵裹皮护膝,脚上穿装有冰刀(铁条)的皮靴。冰场并立3座高大的门,两队各自成两路纵队,分别从门洞里穿梭往来,形成一个螺旋形大圈,场面非常宏伟。检阅项目有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上球赛、冰上杂技、滑冰射箭等。花样滑冰有“探海”、“大蝎子”、“金鸡独立”等名目。
双飞舞跑比赛由若干组参加,每组2人,并排站立在起跑线上,两人靠近的腿从膝关节以上用带子绑好,并相互搂住同伴的肩或腰。鸣笛后,迅速向前奔跑,同时冲过终点线。每组按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确定名次。比赛距离可根据参加者年龄、性别以及场地环境而定。比赛还可分为单程、往返、分队接力跑等多种形式。
双飞舞跑对培养青少年、儿童的协调一致,提高灵敏、速度素质和增强腿部力量都有积极作用。由于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参加的人数可多可少,比赛形式灵活多样,因此适于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