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辫子”,又称“剃龙头”,是针对小男孩而言的一种习俗仪式。
小男孩留辫子,在我国已有数百年历史,很多文学作品中均有描述,这一习俗至今在广大的淮北地区流行着。旧俗中,小男孩在下面的情况下要留辫子:一是夫妇俩结婚多年未孕,中年得子;二是夫妇连续生育女婴,喜得贵子;三是父辈以上几代单传;四是生育多胎均流产或婴儿夭折,再生男婴,这四种情况下留辫子,都是希望通过举行剃辫子仪式,来祈求河神保佑孩子一生平安,祝愿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还有一种情况是男孩舅舅家香火不旺,舅舅希望外甥留小辫子为其引子旺家。
现在男孩留辫子除了还有一点保佑平安的目的外,更多的是男孩的父母或爷爷奶奶对孩子疼爱娇惯的表现,正面教育的意识越来越淡,功利思想越来越浓,有的已经演变成孩子父母姑舅老表之间的竞争与攀比,可以说“剃辫子”的习俗已经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甚至还会扭曲孩子朦胧的人生价值观,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种大有流行趋势的习俗绝对不应该提倡。
留辫子,一般是在男孩头顶上留一撮桃形的头发,在脑后巴子上留一撮头发辫小辫子,俗称“鳖尾(yí)巴”,鳖尾巴载着家人的美好希望、伴着孩子天真的笑声,一长就是六年或十二年。以前,举行“剃辫子”仪式都选在男孩十二岁这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人们认为二月初二“龙抬头”,所以又称为“剃龙头”。现在一般都在男孩六岁上,时间也不一定非得定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了。
“剃辫子”之前,男孩的父母要通知所有的亲戚,特别要郑重邀请男孩的舅舅、姑父、姨夫、干爹等“重量级人物”,舅舅则要赠送外甥一只羊,寓意着“吉祥如意”。男孩的家中则要张灯结彩贴“喜对子”,常用的传统联语为“未卜他年大学士,且喜今日小登科”,横批为“喜剪鸭尾”,可见旧俗中人们是把“剃辫子”当作孩子的理想教育来设计的,盼望着孩子长大以后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寄予了人们美好的愿望。还要请唢呐班子(俗称“吹响手”)吹吹打打,尽力营造浓厚的喜庆氛围。同时,邀请“居长”(农村办红白喜事时聘请的厨师)杀猪宰羊,预备酒席,届时大宴宾客。
“剃辫子”当天,小男孩盘腿坐在八仙桌上,众亲友把礼物——红绸绒布或印着五子登科的红色被面披在小男孩身上,把他打扮得像藏民族金瓶掣签的转世灵童,活跃一点的孩子感到好玩,积极配合;性格内向的孩子被这一番折腾搞得哭将起来,还得大人好劝歹劝才能勉强将“剃辫子”进行到底。
随着鞭炮声响,亲友们抬着八仙桌赶往附近小河的桥上或河边,吹响手的一路高奏,引来四邻八乡的人们前来观看。孩子的家人请来有经验的剃头师傅为孩子“剃辫子”。众人到达目的地,鞭炮齐鸣,鼓乐齐奏,剃头师傅便在唢呐班子的伴奏下即兴说唱,内容都是一些恭贺吉祥如意的口彩,亲戚们要分别向唢呐班子和剃头师傅送上“红包”,剃头师傅还能得到一块红色或蓝色的围布或一只瓷盆之类的回报。
剃头师傅先将小男孩除了辫子以外的头发剃好,只留下小辫子,然后根据小男孩有几个舅舅,把小辫子分成几缕,并用红线捆扎好,每个舅舅剃掉一缕,并给小男孩一个“红包”。
辫子剃掉后,由重要亲属将辫子系在准备好的鸭子的脚上,或系在鲤鱼的背部的鳍上,用鸭子准备一只,用鲤鱼准备两条,现在也有人用鸽子的,目的是一样的。然后把鸭子或鲤鱼放到水中,岸上的众人便一哄而下,争相抢夺或捕获鸭子或鲤鱼,将仪式喜庆的气氛推向高潮。
旧俗中,剃好辫子后,小男孩被抱起,在八仙桌上摆上香炉和贡品,烧香祭拜,燃放鞭炮,祈求河神赐福,保佑小男孩逢凶化吉,大富大贵。
仪式结束,家人大摆宴席,男孩姥姥家的人作为高客上座,然后是孩子的姑姑、姨娘家,接着是孩子干爹家,还有家门刚成亲的新贵,这些都是“红包”的主要来源,理当得到高看,表现在敬酒上,那就是孩子的父母带着孩子先为他们敬酒,大大的酒杯满满的美酒,伴随着孩子甜美的童声呼喊,化成亲友们浓浓的醉意,在整个院子中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