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曾被刘秀定为战时首都,称为怀都。武陟人两千年来一直把烙馍作为日常主食,独具地方特色,被誉为“怀都烙馍”。提起“怀都烙馍”的来历,还有一个趣味横生的故事哩。
刘秀在怀都(今武陟)扎下大本营,在怀宫中发号施令,派遣十一员大将围攻洛阳。时值酷暑,赤日炎炎,如蒸似烤,热得人都喘不过气来。前方战事紧急,后勤供应极为困难,天热火燎,饭馊馍霉,前线将士难以下咽,勉强吞下胃去,则免不了腹疼肠鸣,跑肚拉稀,一躺倒一大片,战斗力急剧下降,把刘秀急得两眼冒火,满嘴起泡。祭遵见状,为主分忧,扬鞭策马二十余里,飞速赶到小董村,向董永和张七姐紧急求援。
正午的太阳格外狠毒,祭遵浑身汗水直往下流,年已五十多岁的董永听了祭遵的诉说后,也是走里实外,脚步转圈,思考不停。董永的妻子张七姐指着放在石板上已擀好的大面叶说:“咱先下面叶吃饭吧,要不然,这么毒的日头,不下锅煮也给烙熟了。”张七姐的这句话使董永豁然开朗,顿时有了主张。他让张七姐在石板下烧火烙面叶,烙熟后一吃,香甜可口,别具风味,董永嫌石板烙馍时间缓慢,就又改在薄铁板上烙,时间大大缩短。擀好一个圆圆的大面叶,不用刀切,放在薄铁板上,铁板下烧火,面叶两面一翻,即刻便熟。董永对祭遵言道:“此种烙馍比蒸馍、烧饼都要简单快捷。烙馍卷上大葱大蒜,可治跑肚拉稀,卷上荆芥、黄瓜,可防上火中暑。一顿吃不完,皮薄易干,便于保存,不会变味。”祭遵听了不禁拍手叫好,连称言之有理。
在祭遵的组织下,年已五十多岁的张七姐老当益壮,带领怀县(今武陟)妇女踊跃支前,日夜赶制烙馍。大批烙馍源源不断地送上前线,前方将士吃了烙馍,疾病顿消,身强力壮,斗志昂扬,连打胜仗,很快就攻占了洛阳。刘秀大赞烙馍之功,封其为“怀都烙馍”,还表彰张七姐为“支前模范”。
刘秀进洛阳当上了皇帝后,还时常爱吃怀都烙馍。宫中御厨为了讨皇上欢心,就在怀都烙馍制作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花样翻新,开发出了用硬面、发面、烫面、糖稀面、油面、菜面、稀汁肉面等做的芝麻盐焦烙馍、油层烙馍、蜜糖烙馍、单层菜烙馍、双层菜烙馍、肉末烙馍、三鲜烙馍等等数不清的花色品种,并把烙馍提升为御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主食。盛誉之下,怀都烙馍就从洛阳皇宫传遍了全国,成为普天下老百姓的快餐美食。
时至今日,要说烙馍,武陟人坚守传统,仍是总的发源地,当属地道正宗。武陟老百姓做烙馍,常用的是反复揉好的硬面团。吃烙馍既省时又方便,铁鏊子一支,一个人烙,可供十来个人吃。若遇上红白大事、修房盖屋,家家都离不开烙馍。两位妇女,一张铁鏊,一人擀,一人烙,不管多少人吃,都能供得上。武陟人用于擀馍的柳木案板,板下有四条腿,有齐腰高,不管在屋内屋外烙馍,案板可随意移动。烙馍用的铁鏊,可架在煤火上,也可用三块砖支起架在地上,以柴草当燃料。翻馍用的工具是一尺多长的竹劈,既轻便又不会烫手。烙馍时是妇女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巧妇手中的小擀杖,舞动如风,使人眼花缭乱,能擀得面片团团转,核桃大小的面团,能擀出直径一尺多的圆如月、薄如纸、白如雪的“张儿”。馍擀好之后,小擀杖随手一挑,不偏不斜就搭到了铁鏊子上,手法熟练得如同耍杂技那样潇洒。武陟人吃烙馍,十分老练,拿起一张烙馍,左手一托,右手夹菜往馍上放,随手一卷,磁磁实实,蘸上佐料汤水、蒜汁辣酱,吃得津津有味,令人生羡。
烙馍不只是武陟人平日的主食,还是走亲访友、礼尚往来的重要礼品。妇女生孩子时,娘家要给月子里的女儿送去几十张烙馍,以保证产妇加强营养。婆家则要给小孩的舅舅们回赠油烙馍和大葱,说是这样做有利于小孩子长得聪聪明明。在老社会,为了预防天花,婴儿种牛痘时,孩子的姥姥要给外孙送去掺了芝麻盐的焦烙馍,说是外孙吃了焦烙馍,牛痘就会顺利脱痂,孩子就会平安无恙。烙馍张张,礼轻意重,承载了亲朋好友之间的衷心祝福。
武陟人传承了刘秀的做法,还把烙馍当成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样主食。不论是民间嫁娶亲友聚餐,还是各大宾馆盛大宴会,几小碟葱段、蒜茸、辣酱、蒜汁,一大盘白薄喷香的烙馍,许多种可供卷馍的菜肴,常会出现在丰盛的席面上,供宾客们卷菜蘸食,饱尝美味。朋友们,当您有幸来武陟吃上饮誉天下的怀都烙馍时,可别忘了怀都烙馍的有趣故事,一定要感谢董永和张七姐给您带来的幸运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