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是台湾最为普遍的一种戏曲形式。源于我国北方,清朝乾、嘉年间由安徽传入台湾,为区别南管而称之为北管。
北管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有七音锣、大鼓、小鼓、钹、唢呐、二胡、三弦、笛、月琴、“彀仔弦”(梆胡)、“吊规仔”(京胡)、筝,扑鼓等,演奏起来震天动地、热热闹闹,体现了北方那种粗扩、豪放的风格。
北管主要有四个部分
一是以唢呐吹奏为主的曲牌,专门用以酬神的戏曲,属梆子腔系统。二是“细曲”或叫“昆腔”,仅用弦、箫、笛等,唱曲优雅,属昆腔系统。
三是用以演戏的西皮与福路(或称福禄)两种,俗称“乱弹”。这是北管最为重要的部分。台湾有俗话说“猪肉吃三层(五花肉),看戏看乱弹”。西皮的腔调,包括二黄、倒板、紧板、慢双板、西皮、二板和慢刁子等,被称为“新路”。福路的腔调包括彩板、流水、平板、紧中慢、慢中紧、四空门、二断、鸳鸯板、潼词等,被称为“旧路”。二者均属皮黄系统。
在台湾西北部地区,流传较早的业余剧团和全省的职业乱弹班,都是西皮福路兼唱,但在东北部地区的业余剧团,西皮福路两派经渭分明、形同水火。目前两派虽还相互较劲,但对立场面已没有以前那么激烈了。
四是四平,为早期皮黄系统,流传至南方后再由广东潮州一带的移民带至台湾,带有潮腔,与西皮大致接近。在台湾四平班只有职业的,无业余的。北管剧团常演的剧目,在福路派方面,有黑四门、王英下山、九江口等,在西皮方面有空城计、借东风、黄鹤楼等。剧里的角色有所谓的上六大柱、下六大柱之称。上六大柱包括老生、大花、正旦、三花(丑)、小生、小旦,下六大柱是公未、老旦、二花、付花、花旦、付丑,其中以三花角色的地位最高。
北管的唱词和道口,除了丑角因以逗笑为主,使用方言表演外,其余角色多用闽南腔的湖广话,民间称之为“官话”。目前,一般职业北管戏班,除了唱诗及吟念时仍用“官话”外,在对白上早已普通使用正统闽南语言。唯业余子弟团的表演,至今在唱念方面仍沿用“官话”。
台湾的北管戏团非常多,以营业为目的的职业北管戏团,称为“大戏”或“老戏”。民间自组织的业余团体,称为“子弟戏团”。子弟,原是票友的别称,在台湾,狭义的子弟团单指北管票房(北管乐团的聚会场所)而言。这种子弟团,利用工作的余暇时间操乐,一为自娱娱人,另一方面也是以事神,具有双重功能。
在台湾职业的乱弹戏班和业余的福路派剧团,都是供奉西秦王爷为戏神;西皮派和四平戏团则供奉田都文帅。职业北管剧团规模较小,现在台湾已不多见。子弟团为业余性质,团员来自各行各业,大多隶属于以庙宇为中心的地方性组织,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其活动主要有:第一演戏,俗称“子弟戏”;第二出阵(或作出歌),即子弟团的游行表演,该队伍称为“阵头”,多在节日庆典、婚丧仪式、迎神赛会上;第三摆场(或作排场),即在夜晚的喜庆场会上演奏。
北管曾风盛一时,现已逐渐衰落,子弟团中能维持活动者,约还有二三十个团,但多已是名存实亡。目前仍然较为活跃的是彰化市南瑶宫大妈会的舆前子弟团—梨春园,民间多称之为“大妈馆”。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剧团。在南遥宫大堂门额上悬挂着“乐徵韶式”的横匾,旁边的教题是“昭和庚午(1930 年)荔月下浣,为祝梨春庆卒未岁创立百周年纪念。”由此推算,梨春园应建立于嘉庆十六年(1811 年),距今已有170 年的历史,是台湾最古老的北管乐团。馆内供奉西奏王爷,表明梨春园属于北管乐的福路派。这里蒐藏有200 多本珍贵的古版戏曲手抄本。因此,以前每有台湾民间剧团发生争执,往往会说“有理没理,相邀到大妈馆评理”。可见梨香园在北管乐剧团中地位的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