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童舞在四川华蓥山区已流传1200多年。它是由两个男童捧着香盘、宝灯,左右飘舞,有节有序,有板有眼,随佛教信徒组织的架香一道,边走边舞,去华蓥山宝鼎朝山拜佛。1956年,经四川省岳池县文化部门抢救整理、修改创新,搬上舞台。是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文艺会演,荣获优秀奖。
巍巍华蓥山,滔滔渠江水,走过了5000年的文明史。宕渠宗人孕育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云童舞》不断演绎和传承着巴渝古风,放射出古朴、绚丽的川东民间舞蹈的光焰,成为巴蜀民间艺术中的奇葩。
追本溯源,《云童舞》的基本元素出于最早居住于广安的先民----濮人。他们依水而居,过着渔猎、农耕的原始生活。公元前11世纪,巴人西迁川东,征服了濮人,建立了最终以江州(重庆)为都城的巴国。随后,生性剽悍、勇敢善战的濮人,则以板楯蛮的姿态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汉高祖刘邦征战三秦,板楯蛮戴面具,“以歌舞凌人”被谓之曰巴渝舞。随着历史的进程,以老子李聃为首的道教文化盛行,板楯蛮顺应历史潮流在奉行道教文化的同时,仍保留着自己民族的独特祭祀方式。接着佛教传入中国,唐太宗崇尚佛教文化,宕渠濮人----板楯蛮后裔崇尚的河神文化也逐渐向佛教文化和山神文化转型,待明代中叶,以宕渠濮人为基本元素的《云童舞》基本形成,而淳美、古朴、气势磅礴、喜庆乐观的风格,仍深深植根于《云童舞》的内涵中。
300多年前,广安华蓥山区一带寺庙林立,道、佛教文化交相辉映,朝拜神佛钟馨震天,香火不断,朝拜的人们络绎不绝。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到十九都要举办庙会。沿华蓥山一带的场镇农村,每逢庙会期间,都有会首组织善男信女到华蓥山众多的寺庙去朝香拜佛、“跳云童”,他们逢庙拜庙,逢寺拜寺,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好年景。
“云童”是“跳云童”活动中朝拜队伍之开道者,“跳云童”即为朝看拜佛之开道仪式。旧社会的“云童”小者十来岁,大者数十岁,还有以此为业者。老“云童”们还带徒弟,世代相传。解放前朝香拜佛时作开道队伍的“跳云童”,其服饰是,每个云童头戴云勒,身披彩褂,腰围短裙,下穿彩裤,打赤足,道具是:文童端云盘,武童打灯笼(内燃蜡烛),另有云牌数块,音乐为击乐,使用小鼓、小锣、小铰和包锣。
新中国成立后,广安县遵循“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本着古为今用的目的,对云童舞进行了多次改革,从挖掘、整理,到革新搬上舞台,赴省、赴京演出,前后花了20余年的时间。从1954年起,原广安县文化馆干部彭兴旦和重庆市歌舞团音乐创作人员杨明良前往华蓥双河、明月一带采访、挖掘。1955年又派王璞、杨德芳与四川省文化局音工组夏本玉到沿山一带采访、挖掘。通过整理,于1956年《云童舞》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正式在广安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中演出,后又经舞蹈、服装和音乐上的改革,1957年2月13日赴成都参加了四川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获创作、表演二等奖,而且省上决定广安云童舞赴北京参加同年3月“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赴京前,省上找艺术家对《云童舞》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排练,1957年3月10日正式赴京参加汇演,获得民间音乐、舞蹈优秀节目奖,其演出照片在《解放军歌曲》杂志封面刊出。
文革后,通过省、地文艺专业团体多次走访,汇集有关资料,1979年,在参加四川省调演时由南充艺术馆蒋华达老师重新设计了音乐旋律,配上民间锣鼓,加上小打,以川东北民间音乐素材作为引子,接着音乐节奏稍快,云童在云朵里时隐时现,表现出云童天真稚趣、追逐嬉戏的情景;随后舞蹈又转入抒情段,音乐旋律优美,节奏舒缓,配上民间锣鼓小打,比如包锣、木鱼、碰铃等,展现出人们朝山拜佛、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抒情舞蹈画面;最后,音乐节奏转快,主题音乐变化再现,一步一步走向高潮,表现出人们通过不断努力,辛勤劳动,喜庆丰收的热闹场面。
编排一新的“云童舞”在全省群众文艺调演中,获创作、演出二等奖。据南充地区艺术馆1984年3月8日《群众文化动态》总第十七期报道,广安县的民间舞蹈《云童舞》从形式到内容都特别丰富多彩,尤具川东北地方特色,南充地区已将其编入《南充地区民族民间舞蹈普查资料》中,并上报至《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编辑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