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间戏剧


正音

最早传入台湾的是传统京剧的前身一一次簧曲调(即西皮、二簧)。据《台湾外纪》记载,在郑芝龙管理台湾前后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即17世纪前半期,皮簧曲调已从大陆传入台湾了。那时,台湾通事何斌,从大陆请了戏班在自己家搭台唱戏,演出皮簧曲调,从此揭开了这种戏剧在台湾发展的序幕,并被台湾人称之为“正音”。连横在《台湾通史》中把“乱弹”称为“正音”是不确切的,实际上,“正音”是指京剧,而“乱弹”在台湾称为大戏。

北管与北管戏

有人说大戏是从福建传入的,也有人说它是从江苏传入的。最初在台南演出时,人们称它为“马仔戏”,或“子弟班”。因为它大多是临时搭台演出的,特点是简单而且有些“粗俗”,所以又被称为“乱弹”。乱弹最早用于祭祀神灵,多在祭神和祭祖时演出。后来在演出中,乱弹因使用的弦琴不同而分化为西皮和福禄两派,两派合称“北管”。北管节奏明快强烈,曲调高亢激越,是婚丧嫁娶、迎神祭典中最能渲染气氛、振奋人心的一种民俗音乐。它使用的乐器主要有七音锣、大小鼓、响盏、古琴、唢呐、大管弦、二弦、三弦、京胡(吊规仔)、椰胡、萧、筝、笛等,单从这些乐器便可以想像北管演奏时那种豪放、热闹的特点了。

由北管乐器伴奏演唱的戏剧叫“北管戏”。北管戏班多是由农村富家子弟组成的业余戏班,故称“子弟班”。北管戏的唱腔和道白使用的多是带闽南腔的“官话”即(“湖广话”),但为了达到逗笑的艺术效果,剧中的丑角一般使用台湾方言(职业北管戏班对白使用正统闽南语)。

北管戏后分为“福禄”、“西皮”两种。“福禄’属于旧派,以秦腔为主,椰胡做主奏乐器,音调低沉浑厚,供奉“西奉王爷”。关于西奉王爷众说纷法,有人说是唐玄宗,有人说是后唐庄宗。而两者恰好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喜欢戏曲的皇帝。而“福禄’据说是因为椰胡的形状像葫芦,所以被台民称为“福禄”。

”西皮”属于新派,以皮簧系统为主,京胡是主奏乐器,音调较高亢激越,供奉“田都元帅”。传说田都元帅是唐朝乐工雷海青,他的母亲不孕而育,故视其为不吉之物,把他丢弃在水田里,幸亏有青蟹用泡沫喂养他,才使他存活下来。后来,田都元帅的神像,脸部都绘有一只小青蟹,西皮派的艺人也忌食青蟹,以报答当初它们救助田都元帅的大恩。至于“西皮”,据说是台民看到京胡的竹筒上裹着一层蛇皮,就称这种戏曲为“蛇皮”,流传久了,便讹为“西皮”了。

清初以来,北管戏在台湾经久不衰,以至台湾俗语说:“猪肉吃三层(即“五花肉”),看戏看乱弹”,可见台民对北管戏的喜爱程度之深。台湾光复之初,北管子弟班大量涌现,他们活跃在民间民俗活动的喜庆场合,或登台表演,或摆场清唱,或游行演奏戏曲,大大活跃了台湾的民间戏曲舞台,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南管与南管戏

与北管相对,南管是流传于闽南闽语区的一种民间乐曲,清初从泉州首先传入鹿港,后在台湾各地流行起来。南管曲调清雅委婉,乐曲优美动人,多数曲子节奏舒缓,演唱内容多取材于古代民间流传的故事;伴奏乐器有南音琵琶、洞萧、二弦、三弦,称为“四管”,这四管是其他乐曲中少用的,但配起来音色古雅,保留着两千年来中原古典音乐的特点。

南管从中原地区传人福建后,同当地民间音乐逐渐融合,形成了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音乐,在长期的发展中还吸收了昆曲、弋阳腔、佛曲和地方戏曲、民歌的营养,使其独具特色。当年清乾隆皇帝60寿辰时,看了这种演出后,不禁拍手叫好,并赐为“御前清曲”,南管因此名声大振。后在台湾非常流行,至今仍是台胞喜爱的戏曲之一,在演出时仍挂宫灯,悬彩伞,以纪念昔日的辉煌。

在南管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一种“南管戏”,即在南管的伴奏下,以装扮后上台演唱的形式代替南管乐的单纯演奏和清唱。戏曲清雅、表演细腻,为了剧情的需要,采用大吹、戏于鼓、叫锣、响鼓等乐器作渲染。南管只唱文戏,演出戏目主要有《陈三五娘》、《孟姜女》、《王昭君》等数十种,多属情爱劝世之类的题材,在台湾民间已经流传了约200多年。

歌仔戏

歌仔戏是台湾地方戏,是一种乡土气息很浓、流行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地方戏剧。它的原型是“锦歌”。锦歌是一种由一男一女对唱的民间说唱、清唱曲艺。早在南宋末年,因流传于闽南锦江(今江东桥到海澄一带)两岸而得名。

锦歌独具闽南歌曲风格,曲调柔和抒情,有着极其浓厚的乡土气息,为民众所喜爱。到了明末清初,锦歌从闽南渡海传入台湾。那时东南沿海武装集团的首领郑芝龙,曾引福建沿海饥民数万到台湾垦殖。于是,大批闽南人来到台湾,后来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军队东渡,赶走荷兰殖民者,他的军队的将士及其家属也多是闽南人。到台的闽南籍军民,眷念家乡,常在上山砍柴、下海捕鱼或茶余饭后,唱几句锦歌调子,寄托其相思念祖之情。锦歌渐成在台的闽南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称锦歌为“歌仔”,用来与在台湾流行的大戏相区别。为了共同欣赏家乡曲调,闽南人在台湾设立歌仔馆,作为清唱的场所,也叫“坐唱”。还有到寺庙和农民家里演唱的,叫“走唱”。就这样,锦歌(即歌仔)在台湾各地逐渐盛行起来。

歌仔盛行区域,先在台湾北部,后与其他歌曲、民谣汇成一种民间乐曲,在渔民和农民中流行开来,叫做“宜兰歌仔”,主要在街头表演。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到清朝末年,歌仔的曲调吸收了闽南民间歌舞,如“采茶调”、“平鼓”等曲调的唱曲,糅合了台湾民间的“七字四言”小曲,借鉴中国传统戏剧的演出形式,逐渐形成一种以闽南语演唱的古装歌唱剧即“歌仔戏”。

歌仔戏在发展初期,以一男一女的对唱为主,后发展为有“生、旦、丑、科、曲、白”的新戏。从内容上看,歌仔戏没有脱离其母体一一锦歌,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剧目大都来自中国历史或民间故事,如《陈三五娘》、《刘秀复国》、《八仙过海》、《济公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内容多强调忠孝结义,多没有固定的剧本,由老演员传授或演员自己揣摩而成。主要伴奏乐器有椰胡、大简弦、京胡、唢呐、单皮鼓、锣、饶钹等。在发展过程中,它吸收大陆传入台湾的京剧、南北管、潮州白字戏等舞台艺术,终于形成一种独特的戏剧。

按照表演形式,歌仔戏可分为“落地扫”、“野台”、“内台”等。不同类型的歌仔戏有不同的演出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歌仔戏在台湾发展起来后,一直不忘祖家。1928年,台湾“三乐轩”、“双珠风”两个戏班,回到同安县的石美乡(现属龙海县)及其附近演出。他们演出了《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其乡音和曲调深深地感染着家乡的观众,演出大获成功。第二年,石美乡人从台湾请来歌仔戏的师傅,教练歌仔戏,在台湾师傅的帮助下,石美乡歌仔戏名角不断涌现,演技大大提高,并很快在闽南地区流行开来。由于它在芗江流域流行,闽南地区又称之为“梦剧”。

20至30年代是台湾歌仔戏的黄金期,整个台湾都有供其演出的戏院,职业戏班数以百计。“七?七”事变后,日本殖民者千方百计控制歌仔戏,毒化戏剧的内容,以达到其推行殖民统治的目的。他们强迫演员穿日本的和服演出,否则便会遭到禁演。但许多演员转入地下偷偷演出,或将歌仔戏改头换面,如演出时穿时装,皇帝改称“董事长”,宰相改称“经理”,而动作、台词、唱腔则一律不改,使歌仔戏得以保存下来。台湾光复后,歌仔戏复苏,50年代达到鼎盛期,演出时场场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