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震泽古镇


震泽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西南部,与浙江省毗邻,古称“吴头越尾”,是吴江的“西大门”。318国道和沪湖高速公路穿越震泽古镇北,处于大运河支流-塘河,水路交通便利。震泽古镇是一个拥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名镇,也是中国著名的蚕丝之乡。

远古时期,震泽地区为泻湖浅湾,“始为洪流,继为泽薮,卒为阡陌”,沧海桑田,泥沙淤漫,堆积成陆。先民开垦,稀疏散居,聚成村落。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期州刺史张景遵在此设震泽馆,震泽之名始见于史志。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分置吴江县,震泽属之。宋绍兴初年(1131年)为皇豪重地,设巡检司,始为镇,宋、元、明、清均为震泽巡检司驻地。明成化(1465-1487)年间,震泽居户增至三四百家,弘治《吴江志》上,震泽成为吴江首批四个建制镇之一(另外三个为平望、同里和黎里)。

苏州震泽古镇

师俭堂

师俭堂位于宝塔街西段,坐北朝南,三面临水。南濒荻塘市河,西傍斜桥河,北枕藕河。可前门上桥,后门下桥,水陆称便,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大宅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师俭堂占地2500余平方米,面阔五间,六进穿堂式高墙深宅,共有大小房屋147间,集河埠、行栈、商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于一体。

一、飞阁风帆

“飞阁风帆”位于震泽镇之东。

源自天目山脉的荻塘河越镇而过,在镇东河道南侧近岸处,有一土墩,将河水分为两支,故俗称“分水墩”。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在墩中央建造了文昌阁。道光二十二年(1840年),震泽人徐学健等人又重修了文昌阁,成为震泽一个新景观。

文昌阁四面临水,阁高三层,四周条石铺路。周边石砌驳岸,建筑精细,各种形态的系缆石,供渡船停靠。墩南有一石板桥,连接荻塘河南岸,游人可由此上墩。

文昌阁深两进,宽三间。前为山门,后为阁。阁高三层,下层为殿,中层为楼,顶层为阁。阁为单檐歇山顶式建筑,四周皆窗。阁上供奉着文昌帝君神像。文昌帝又称梓潼帝君,道家认为玉帝命梓潼掌管文昌府,主宰人间功名、禄位,所以又称他为文曲星。

自古以来,震泽崇文重教,向往科举。每逢春秋府县考试,考生们都怀着虔敬的心情,乘船登阁,焚香祷祝,但愿得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即使初入私塾的儿童,也跟着长辈、塾师登阁叩头,祈求点拨开智,前程无限。文昌阁登临寄托着震泽历代莘莘学子的期盼和理想,他们对仕途的憧憬的同时,也包含着回报母亲河――頔塘水哺育之恩的美好愿望。

文昌阁与近处的慈云塔、禹迹桥及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水乡画卷。登阁远眺,但见白帆点点,令人心旷神怡。来到震泽的游人,总会带着十分的虔诚,登飞阁、观风帆,憧憬前程,怀念亲友;而赶考的学子,更要挑一个“顺风顺水”的黄道吉日,拜文昌、眺行舟,祈求前途顺畅……

苏州震泽古镇

清代诗人张芹登临文昌阁后,感慨万千,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自有凌云气,还登百尺台!”

纵览眼前景,扬我胸中帆。“飞阁风帆”,阁帆相映,象征着壮志凌云,也象征着前程坦荡。

二、慈云夕照

慈云寺塔

慈云禅寺原名广济寺,始建于宋度宗赵禥咸淳年间(1265-1274年)。慈云寺塔相传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已有1750多年历史,是一座砖身木檐楼阁式的塔,总高38.44米,塔的外观为六面五层,由回廊、塔壁、塔心组成。

2001年,震泽古镇列入国家级省重点保护古迹。2013年,震泽镇政府编制《震泽镇总体规划(2013-2030)》,对为北到藕河街南侧,东至禹迹桥,南至市河南侧,西以报恩桥为界,总面积约12.83公顷,列入历史文化街区。对为北到新开河北岸,东至分水墩,南至仰家鸳鸯厅,西至頔塘河,总面积约79.6公顷,列入历史文化镇区。

慈云禅寺位于镇之东,原名广济寺,始建于宋咸淳(1265―1274年)间。明正统(1436-1449年)中重修。天顺(1475-1464年)中钦赐“慈云禅寺”匾额,万历五年(1577年)乌程翰林学士、南浔百间楼主人董份、震泽吴秀再修。寺内树木森森,殿宇巍峨,气势宏伟。但寺内最令人注目的还是拔地而起的慈云寺塔。

慈云寺塔先于寺建,相传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已有1750多年历史,是一座砖身木檐楼阁式的塔,总高38.44米,塔的外观为六面五层,由回廊、塔壁、塔心组成。关于慈云寺塔的建造有二则动人的传说。

一说塔建于三国时期。吴国孙权为除去刘备,听从周瑜,巧设“美人计”,假意招亲,把妹妹孙尚香许配刘备,将刘备骗至东吴。护驾出使的赵子龙凭着诸葛亮的三道“锦囊妙计”,挫败了东吴的重重阴谋,假戏成真,将刘备及其新婚妻子带出虎口,胜利返回荆州,使周郎陪了夫人又折兵。但孙尚香毅然随夫离吴后,又被孙权骗回,从此与刘备关山阻隔,天各一方。孙尚香念夫心切,在震泽建塔,登塔望夫,寄托相思。所以民间将此塔称为“望夫塔”。

另一说是塔建于宋代。宋靖康年间,开封陷落,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宋王朝南迁。宋徽宗女儿慈云公主避难震泽,此时古塔已坍塌。慈云公主重建佛塔,登高北望,祈祷父兄早日平安南归,所以塔名“慈云”。

慈云寺塔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六面五层,砖木结构,总高38.44米,其中塔刹占总高的四分之一,由铁质钵体、仰莲、五重相轮、宝盖、宝珠、受花和铜瓶构成。塔身由下而上,逐层收小,第四层中央支有一根一抱之粗的楠木柱,穿越第五层,直透塔顶。宝塔飞檐高翘,风铃挂角,雄伟秀丽兼而有之。在古代慈云寺塔不但是震泽,也是吴越交界地带的标志性建筑。

每逢春秋佳日,夕阳西照之际,登塔之最高层,万家街市尽收眼底;北望洞庭、南眺麻漾,令人思绪浩茫。此时,絮云朵朵,霞光万道,落日馀辉斜照古塔,犹似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图――这就是被称为震泽八景之首的“慈云夕照”。而今,古塔几经修缮,焕然一新,倘来震泽旅游,登临慈云寺塔,定是件赏心乐事。

三、复古桃源

震泽底定街民间,有一俗称“花山”的空地,这里原有一座土山,本是古墓,现已为平地。在“花山”西侧,即是桃源洞旧址。此景点是宋工部侍郎杨绍云所建。

杨绍云的祖父宋代中书舍人杨邦弼与王蘋、陈长方三人,为避战乱,由福建迁居震泽,人称震泽“三贤”。镇西普济寺东原建有“三贤祠”纪念他们。杨绍云退隐回镇后,就在其旧屋,通儒堂北增建定轩,广达数亩。因仰慕晋代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在定轩内叠成一洞,异石林立,称为“桃源洞”,又在镇西筑水桃源洞,别号“小武陵溪”。杨绍云去世后六十余年,家道衰落,其后代将定轩售给陈长方之孙陈行之、陈得之。后来,陈氏亦家业不振。定轩数易其主后,景象渐败。元代定轩毁于战火。明万代(1573-1619年)中,广东潮州通判沈有光告老回震泽。沈有光“劳苦三十余年、南北东西数千里”,回乡已是白发苍苍,深感“浮生若梦,人寿几何”,于是怡情养性,“垒石为山,凿坎为池”复建桃源洞,名为“复古桃源”。

“复古桃源”是园艺佳构,洞中别有天地。沿径深入,忽而阴不见日,忽而阳光灿烂,山崖老树横生,隐约可见日月。若登临假山远眺,则可见巍然耸立的慈云寺塔、隐隐的洞庭山色、密集的民房以及頔塘河上联翩的帆樯……!“复古桃源”假山堆砌的灵巧,规模之宏大,可称江南之冠。现存的实景和文史资料中,再也找不到如此庞大精巧的园林杰构了。

沈有光的“复古桃源”至明代天启年时,已为一位号位文正的老人所有了。老人又为古迹增添了钓滩、鹿房、招鹤墩、牡丹台、伯夷桂、石棋枰等景物。但至清时,此古迹再度洞门深锁、古木萧条,一片荒凉了。幸而明庄宪臣在《桃源小隐记》一文中,记下了这一园艺杰构的景象,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人文资料。

苏州震泽古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复古桃源”的旧址已是震泽山泉书场。在场的后院尚能见到几座假山和幽暗的山洞。当地传说,从此洞下去可以直达太湖洞庭山巅。如今,山泉书场亦不复再见,“复古桃源”处已是一片民房了。

“复古桃源”凝聚着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浓缩着江南文化的精萃,也显现着震泽古镇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虹桥晚眺

古虹桥位于镇西北,新开河、公园附近,初建无考,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先后重建。拱形单孔,平缓俊秀。与虹桥相隔数步,另有一座名为塔影桥的石拱桥,双桥紧邻,相映成趣。

虹桥地近乡村,慈云寺塔遥遥在望,小桥流水,景色宜人。历代文人,留下了优美的诗篇。清代倪师孟在《虹桥晚眺》诗中写道:“寺拥残云明雁塔,波浮新月落虹桥”。“虹桥晚眺”由此得名。最令人称绝处是,每逢中秋月夜,步上虹桥,只见慈云寺塔的倒影正悬于附近塔影桥的桥洞水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仅一晚有此奇观,真可与杭州“三潭印月”、苏州“石湖串月”相媲美。清人庄观的《塔影桥》诗,为我们摄下了这一奇观:“怪道月光寒似水,一条倒影伴游鱼。”

1918年,在虹桥东边近处,增建一亭,名为“小垂虹亭”,赞扬此处的风光,有可与吴江“垂虹亭”媲美之处。建亭后,栽树数枝,更为这景点增色不少。“小垂虹亭”上的对联描绘道:

远望洞庭山色水光成画本;

近邻塔影花香鸟语尽诗情。

1935年因开凿頔塘转道河(新开河)、创建公园、虹桥才南迁至现址(底定社区)。重建的虹桥,较原桥小,但型制相似。桥两则各有对联一副:

鸭头新涨湖光远;

雁齿斜连塔影横。

波平柳岸长虹卧;

水绕渔村半月悬。

对联中有眼前景,但更多的是对虹桥美景的怀念之情。有趣的是,数十年后,桥畔真成了渔民定居的地方。这里无市区的喧闹,倘逢晴好月夜,漫步桥畔,虽不能再睹当年桥洞塔影倒悬的奇观,但“水绕渔村半月悬”,宁静的水乡夜景,亦足以让人留恋忘返……

五、张墩怀古

震泽镇北郊(现三扇村)有一湖泊,长近9公里,面积8800余亩,古时俗称牛娘湖或牛羊湖,现名长漾。长漾中有一土墩,四面环水,地广两亩。传说这小墩“大旱不见水甚减,大涝不见水甚增”,与湖水同时上下浮动,极为神奇。土墩因此名为“浮玉”。乾隆《震泽县志》记载:“湖中有浮玉墩”。

唐代诗人张志和,婺州金华人,肃宗时官至侍诏翰林,后被贬职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与湖州刺史颜正卿、茶圣陆羽交谊深厚。一日,张志和闲游至牛娘湖,乘船上墩,见墩上清静出俗,便脱口咏出“数椽结庐,一水环镜。玉山浮游,震泽清净”四句诗。于是,就定居在墩上,终日垂钓。后人为纪念张志和,便将浮玉墩改称为“张墩”。

宋理宗瑞平二年(1235年),墩上建造了浮玉庵。后来浮玉庵渐成规模,僧人众多。明嘉靖、隆庆(1522――1572年)中相继重建后,浮玉庵气势恢宏。庵宽五间,前为寂照斋、香林室,中为大悲殿、香积厨、击楫轩、如来殿、水晶楼、树下居,后有僧舍斋房。当时的张墩景色秀绝:南对慈云寺塔,北列洞庭诸山;往来的帆樯在竹林间映现;庵内传出的钟鼓声,在湖面上悠悠飘荡……。明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把墩上景观称之为宋代米芾、元代赵孟兆页笔下的水村图画。陈继儒还称张墩可与长江中的金、焦二山媲美,“吞天地,浴日月,皆古今东南巨丽之观”。

孤墩出水,与尘世若即若离。张墩成了古代不少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明嘉靖年间,吴江儒生杜道升科举落第,回归震泽,一度曾想隐居张墩,焚香遁世,一了此生。明代范允(范仲淹的十七世孙),迷恋牛娘湖的浩渺烟波,亦想效法张志和,弃官垂钓于此……。

百年风云,震泽多难。上世纪三十年代,我镇沈秩安先生撰写《震泽八景记》登张墩踏勘时,浮玉庵香火早熄,仅存断碑碎石,破屋数间,神像几座。而且湖中有蛇,游人不敢至,只有捕鱼人在那里聚集。而今张墩已无踪迹只剩茫茫一片烟波,但与湖水同时上下浮沉的神秘岛的故事,还将代代流传下去……。

六、普济钟声

普济禅寺位于镇西,占地二亩五分,宋元丰元年(1078年),僧人寿善所建,是震泽第一古刹,与镇东慈云寺塔,遥遥相望。

旧时,普济寺以三绝闻名。

一是钟声。普济钟声悠扬,似从天外而来,回荡于頔塘两岸,催人警醒。普济钟声为震泽八景之一。

二是古柏。寺内古柏,苍劲古朴,神秘奇异,宋、元、明、清历代文人皆有诗文歌颂。清道光(1821-1850年)中所编的《震泽镇志杂录》说:“此柏乃数千年物,能为神”。普济古柏,传说很多。

相传明代永乐(1403-1424年)中,吴江一粮长,在京城遇见一操着家乡口音的老人,自称震泽人。客地遇同乡,真有说不尽的高兴,两人无所不谈,说话间,粮长问老人:“居住在震泽何处?”老人答道:“普济寺院,左侧。”两人相约,回乡后再聚。粮长在京办完公事,返乡至震泽,寻访老人。他行至普济寺询问,僧人说寺中从未有此老人居住过。粮长诧异已极,抬头只见院墙西侧,一棵巨柏正默默地望着他。粮长一想,京城遇见的老人定是树神化身,于是躬身便拜,称他为紫柏道人。

另有一说,一商人乘船从湖州来吴江,同船有一位衣着朴素,相貌枯瘦的旅客,自称姓柏。航船自东行,行至普济寺前,那位姓柏的同船人说有事上岸一会,叮嘱船主稍等一下。说毕,他就离船上岸,走入寺内。众人久等不见他返回,船主和湖州商人就进寺去寻找。但问遍寺中僧人,都说未见有人进寺。二人举目四看,只见院中古柏根边却放着一些碎银,正够此人一路船费。船主和商人恍然大悟:那个姓柏的客人,原来就是柏神!

普济寺的第三绝是孙觌(di敌)石刻。孙觌生活于北宋、南宋之交,历任翰林学、吏、户部尚书,在温州、临安等地做过地方官,为官正直,后来隐居在太湖一带。普济寺内刻有孙觌文章的石碑,古时名闻吴越。

普济寺建造后,屡遭破坏,明、清时曾数次修缮。清同治十年(1870年)又毁于战火。光绪(1875-1908年)初重修了观音殿及山门,但旧观难复,院中古柏及孙觌石刻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池荷花依然如故。日寇侵华时,普济寺彻底被毁,从此普济钟声,已成绝响。令人遗憾的是,寺中被毁的孙觌石刻,未有拓本流传,故石刻文章内容无从得知,成为历史悬案。据说,有学者正在为此探索。孙觌是历史名人,倘能解开此谜,定可为震泽提供新的文化底蕴。

七、康庄别墅

康庄别墅位于震泽镇西(现蠡泽村),是明万历六年(1578年),吴秀建造。

吴秀,宋越贤,号平山,震泽人,历任刑部主事、郎中,出任九江、扬州知府。对开河修塘、造田、造义仓,颇有政绩。在扬州任上,因在治理黄、淮两河水利工程上,与当权者意见不合,当权者压下了他上万历皇帝的奏章。吴秀一怒之下,辞官回乡,在震泽匡字圩筑康庄别墅,自号匡庐道人,因而康庄别墅又称匡庐。匡庐本为江西庐山的别称,有人间仙境的寓意。

康庄别墅工程浩大,设计精心。别墅内堆土成山,引水为池,亭台楼阁,奇花异石,引人入胜。吴秀还广植梅花,建有隆冬不寒的密室、盛暑不热的“阴宇”。最值得称道的是,别墅内筑有石室。三间拱形石室,一大二小,紧紧相连,高高隆起,上复黄土,极似敦煌莫高窟。石室壁上,刊刻着吴秀多年搜集的历代名人诗文、画像。其中有范蠡、陆龟蒙、王蘋、陈长方、杨邦弼、陆十七、沈义甫、杨绍云、张源等九贤遗像。因为这九人分属春秋、唐、宋、明四个时代,所以吴秀便把这一组刻象称为“四代人文”,并为之题字。壁上还摹刻了唐吴道子所绘孔像,也题有“先师小影”四字。吴秀把祖上传下来的宋朝皇帝的诏书、自己在扬州起草但未能上奏皇帝的治河奏章原件,以及宋代欧阳修为扬州平山堂手书的“平山”两字墨迹,均收藏在石室内。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文物。石室是宝库也是康庄别墅的标志性建筑。

康庄别墅,地处震泽、蠡泽之间的严墓塘边,车船方便,闹中取静,又称“吴大夫园”,是文人雅会的地方。初建时,常常高朋满座,诗酒终日。当时有名的“庄氏二杰”(庄元臣、庄元宪)是别墅常客。但因战乱不断,社会动荡,康庄很快衰败。至明末清初天文学家王锡阐登临康庄时,已是一片荒凉景象了。

民国十九年(1930年)春,震泽沈求我的父亲沈秩安及杨剑秋、龚季博等人,募款修缮别墅,剪除杂草,搜集断碑残碣,竭力保存康庄文物。但终因无人管理。无篱墙围禁,任人放牧砍伐,挖土窃石,一代明园终成杂草丛生的一堆黄土,令人痛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吴江县组织文物普查时,收集到康庄残碑20余块,现存慈云禅寺内。

苏州震泽古镇

八、范蠡钓台

范蠡钓台位于震泽镇南蠡泽村,距康庄别墅半公里。

蠡泽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当地有“先有蠡泽,后有震泽”的说法,可见它的历史悠久。蠡泽村东边有一小湖,浴名沙尼潭。传说古时沙泥潭中有黑龙潜伏,兴风作浪,船只难行。大禹治水时,斩黑龙于此。从此,风平浪静。所以此湖又称“斩龙潭”。“神刀忽闪秋空碧,白日无光潭水黑”。清代有《斩龙潭》一诗,描绘了这一神奇传说。

春秋时期,大夫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范蠡料定勾践必杀功臣,就携西施“出三江、涉五湖”,漫游于太湖一带。两人途经蠡泽时,只见河港交织桃柳夹岸,沙泥潭静如明镜。秀丽的水乡风光,使他们流连忘返,就决定在此隐居。并延请能工巧匠在严墓塘东岸水边砌造阶梯形高台。风和日丽之日,他俩拾级而上,垂钓于此,陶醉于水天之间。

范蠡不但是个政治家,而且体恤百姓,经商致富很有一套办法,世称陶朱公。他认为物价贵贱的变化,由于供求关系的有余和不足,主张谷贱时由官府收购,谷贵时平价售出。数千年前的古人,能有如此高瞻的经济目光,是难能可贵的。范蠡的商业观念影响了世代震泽人,使震泽一度成为吴头越尾的商业重镇。震泽人敬仰他、怀念他,就把他在震泽曾经隐居过的村庄命名为蠡泽。斩龙潭称为蠡泽湖。镇西石拱桥称为思范桥。

唐大中七年(853年),在范蠡钓台之南,建应天教寺,后周时又建殿塑像,至明朝,已具规模。应天教寺东有范蠡故宅,明时改为范蠡。

这一带曾是旅游胜景,历代文人墨客到震泽必到此一游,留下了不少怀念范蠡的诗篇。

清代诗人写道:“范蠡祠堂傍水滨,五湖烟雨是潜身”。“唯有钓台终古在,我来犹听棹歌声”。但岁月无情,范蠡祠堂和范蠡钓台都已不再存在了,但震泽人对范大夫的思念却是绵绵不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