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古鹅城历史追溯


自清雍正八年(1730年)建城至今,百色城已有280多年的历史。百色城既是文化古城,也是革命红城。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百色城发动了百色起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百色地处桂西边陲,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右江盆地上游,海拔120米左右,属半丘陵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广西博物馆为主体的专家考察队,从1973年以来,经过多年的考古研究,先后在右江盆地发现百色县那毕乡大和村百谷屯旧石器时代遗址、田阳县那赖旧石器时代遗址、田东县高岭坡洞穴遗址群等一批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手斧、砍砸器等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制品数千件。经科学测定,充分说明距今80万年,右江盆地是古人类活动、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主要是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先民,历史上称为“雒越”“獠人”“俚人”,是岭南百粤各部族的一部分。

百色这个地名名称是壮语译音。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在解放街大码头处水中有一块平整的大石头,民众常常到此洗衣服,壮语字音称这个洗衣地方的读音与“百色”字音相似。二是古时在百胜街坡射巷西面坡地有个最早的小寨叫“博涩寨”,“博涩”与“百色”字音相同。早年百色地域偏僻,交通阻塞,经济文化落后。在清光绪八年(1882年)编纂的《百色厅志》有如此描述:“百色厅(今百色县)界,周围几及千里,无长江大河之险,当深山穷谷之中,汉土杂居,瑶壮错处……层峦叠嶂,草密林深,往往数十里无人居……至若山多于地,水少于田,则四封皆然。”并称百色为“蛮荒”之地。

在漫长的沧桑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在此辛勤劳作,用双手和智慧开垦这块土地。

直至1680年前后,百色才开始有商旅往来,居民增至几百户,多为壮、汉、回等民族聚居,蔚为市邑。1720年,粤商梁旭率先集资在大街(今解放街)建起粤东会馆。此后云南会馆、永定(福建)会馆、灵洲会馆、江西会馆、两湖(湖南、湖北)会馆、五属(玉林、陆川、北流、博白、兴业等五县)会馆等先后在百色城建立。商人们誉百色为“龙脉地”“金三角”“小金山”,争先恐后来此地淘金做生意。他们对发展百色的地方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使百色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日益显露,逐步成为桂西一个重镇和滇黔桂三省边区的交通枢纽。

清雍正七年(1729年),时任云贵总督鄂尔泰在给清廷《拨官兵移驻泗城疏》中称百色“人烟稠密,商贾辐揍,乃滇黔之门户”,奏请清廷将百色自土田州(今田阳县)析出,置为厅;将思恩府理苗同知署由武缘(今武鸣县)、右江镇总兵署(原驻皈乐,今右江区永乐镇)移驻百色。鄂尔泰的奏折获得清廷恩准。百色厅衙署建立后,1730年,为避免流氓、匪患、兵灾的骚扰,保官兵民的安全,同知理苗、右江镇总兵蔡成贵等文武厅官下令在百色修筑城墙,将衙署、庙宇等重要地方围墙保护。

城墙的周长为1703米,城的面积约为0.25平方公里。城的西北面为长蛇岭和后龙山,东南面为澄碧河、剥隘河所环抱。筑城工程十分浩大,动员兵士及百色厅附近田东、田阳及百色本地成千上万的劳力参与修筑。他们伐木采石,肩挑人扛,挖掘地基,烧制城砖,饥餐露宿于荒野,历尽了艰辛。城墙筑在蜿蜒起伏的丘陵上面,墙体为双羽墙,内墙和外墙中间填满泥土。墙高约10米、顶宽约3米。用40多万块每块长约36公分、宽18公分、厚10公分、约重15市斤的大青砖砌成。中间建有三个护城堡,分别是东门承恩门、南门泰平门、西门怀远门。门高7米、宽5米、门板10公分厚,板面装有大圆钉,十分牢靠。城门关闭后,无人能进入。护城堡高于城墙,以便登高望远。在城内凿有文昌井、中府井、太平街龙平巷的“三口井”、李公集两个井、百色中学门前码头中段右边的两个井等多口供军民饮用的大井。并挖有几个大水塘,建起色丰粮库、盐仓等以备长期防守。

清咸丰5年(1855年)同知庆铃募捐民款修复被洪水冲垮的129丈约430米城墙,又在城墙上加修185个垛口,易于将士防守。还在大码头斜坡处建一座炮台,安装四门大炮,以控制要津,加强河防。

百色城墙筑好后,军民皆大欢喜。百色城地状似天鹅。在鹅城上空可观察到鹅的轮郭:今市一小原址至百色中学西面地段为鹅身。今市一小原址前面斜坡沿太平街到十字街(即爱新街与文明街交界处)为鹅颈。十字街突起高地直至中华街同福码头上面为鹅头,鹅扁嘴沿同福码头下伸进剥爱河中饮水。鹅的右翼从军分区起至市中级人民法院宿舍区、百色市第二幼儿园左面城墙边;左翼从百色中学至百色饭店原址、右江日报社、农业银行。左右两翼张开着地。由于百色城地形酷似一只拍翅伸脖、嘴伸进河中饮水的天鹅,于是百姓美称百色城为“鹅城”。在城西北面山坡上是观赏到鹅城最佳的高坡地,人们誉之为“探鹅岭”。环抱百色西南面的剥隘河,人们也誉之为“鹅江”。在民间,还有关于鹅城的美丽传说。

鹅城建成后分城厢内外。城厢内有太平、升平、清平、青龙、镇龙、后府、营后、兴贤、兴仁、西安、永安等11条街巷。先后建筑的官府、衙门有同知署、百色巡检署、中营游击署、照壁署、中府、右江镇总兵署及军装库、火药库等。学校有泗色中学堂、厅立两等小学堂、厅立初级女子小学堂。寺庙有庆祝宫、关帝庙、孔庙、文昌宫、忠义祠、神龙庙、马王庙、城隍庙。会馆有云南会馆。城厢内成为百色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鹅城还有“左文右武”之称,即从南往北看,以百色中学为界,左为学堂、官府衙门,右为兵营驻地。

城厢外多驻有商业店铺,建有大街、接龙、北胜、仁寿、织蓬、竹栏、豆芽、永兴等32条街巷。建有观音庙、清真寺、三元宫、岑三庙、火神庙等古寺庙。有粤东、灵洲、福建、江西、五属等会馆。学校有南区区立小学校、东区区立小学校、西区区立小学校。

在《百色厅志》中描绘的“百色厅城厢附近图”说明中,有关于百色城的介绍:“厅治枕山带江,形势最扼要,居高临下,相去凡数十丈。城开三门,地周四里。厢内多土著,厢外多客居……”城墙筑在高处,高屋建瓴才进可攻、退可守。鹅城城墙筑好后不愧为军事要地,经历了数次兵匪的入侵。最著名的有:清咸丰10年(1860年)2月24日,太平军石达开的部将(养子)石镇吉“率众数万,直扑百色城”,百色同知陶兆恩、右江镇总兵署总兵富顺、中营游击署统领马东旭,率军民悉力固守。石镇吉部困城一个多月后,见久攻不下只好绕路逃走。1929年12月中旬,百色起义胜利不久,土匪韦武率部2000多人攻打百色城,被红七军及百色工人赤卫队击退。1930年6月初,红七军回师百色,李明瑞(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张云逸(红七军军长)在鹅城战败岑建英,歼敌1000多人。历年来,在军民共同防守下,鹅城犹如铜墙铁壁。

时光荏苒,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飞机大炮等先进武器的使用,凭城守险已无多大效用。由于无人修护,城墙逐渐荒废凋零。城区的扩大、街道的贯通,部分城墙也被拆毁了。1936年6月1日,当时主政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与主政广东的陈济棠联合反对蒋介石,开展抗日救国运动时,(史称两广事变、“六一运动”)白崇禧下令百色民团指挥官苏新民、县长罗福康拆除旧城墙,取城砖石在马鞍坡、探鹅岭、羌园坡、长蛇岭等地修筑碉堡,防备蒋介石嫡系军队进袭,于是城墙绝大部分被毁。抗日期间,日军轰炸百色城,为了军民便于疏散逃避空袭,百色中学后门城墙也打开缺口,作为通道。解放后1953年,修筑百色至阳圩公路时,仅剩下的大西门城墙也被拆毁了。

百色自建鹅城至全部城墙拆毁(1730~1953年)历时223年。古城墙完成了它光荣的历史使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荣耀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百色建城后,城区历来成为厅治、府治、道治、县治、专区治、市治的驻地。1932年,为了便于管理,百色县(今右江区)政府将鹅城划分为崇德、遵义、鹅江三镇。解放后1950年7月,百色县取消三镇名称,改为百色县第一区。1953年改为城厢镇,1965年为县级镇,1980年为县属乡级镇,今为百色城街道办事处。百色建城时城区面积仅为0.25平方公里,百色解放时,城区面积为1.23平方公里,2000年前达15平方公里,人口10多万。

现今,百色城区水陆交通便利,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继续成为滇、黔、桂边区的交通枢纽以及桂西北地区、百色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百色城区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及公共事业等设施已不断跃上新台阶。百色市现今已成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