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傩堂戏是融音乐、舞蹈、戏曲、法事、傩技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舞蹈在傩堂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土家族傩舞分为两大部份,一是内坛法事中的舞蹈,舞步严谨,恪守师规,庄严肃穆,轻盈飘洒,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常在农家堂屋内铺设的竹席上演出。二是外坛戏剧中的舞蹈,表演活跃,动作夸张张豪放,不受场地限制可根据剧情需要在傩堂中自由进出。
傩舞表演讲究“三快”、“三慢”、“八分明”、“九不准”四大要领。“三快”要求的早法诀使用快、驱邪使令快、送神起马快;“三慢”指迎神慢、请师慢、勾标撤愿慢;“八公时”指土老师表演时,心中要牢记八卦中的方位和自己所处的位置,上下、左右、前后、内外要分明不乱;“九不准”指不准泄露秘诀,不准背师传法,不准忘师弃师学法,不准假冒符法,不准乱罡乱法,不准污秽神灵,不准行坛嬉笑,不准六耳传法,不准篡教改教。在演出中牢记“不挨不擦不踩人,不倒不蹿不串营,不抓不扯不失手,记得清来分得明”傩的舞步称为“禹步”,又称“踩八卦”或“踩九州”。
相传是大禹举行祭祀的活动时模仿鸟步而创造的一种舞步。傩坛法师在表演时步步规范,在堂屋怕铺设的席子上步法不乱。
傩堂戏演出时的步法以出场人物不断变化,也有规定。如桃园唐氏太婆出场走“半月边”,地盘出场走“大团圆”,在人物较多的场面,则有“大穿花”、“小穿花”等。传统的动作还有“雪花盖顶”、“黄龙缠腰”、“怀中抱月”、“池鱼戏水”、“苦竹盘根”、“太公钓鱼”、“灵官拜台”、“擦地爬沙”、“犀牛望月”等。
据该舞蹈的掌坛师张玉福介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英文版等各大报纸和新闻机构相继报道了傩戏和傩面具,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加拿大、印度、挪威、埃及等国的友人对傩面具赞不绝口,使德江傩堂戏和傩面具蜚声海内外。一批批外国学者和友人先后慕后名前来德江考察傩堂戏,他们回国后又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介绍德江傩堂戏和傩面具的文章和照片。
台湾的学者也曾到德江观看和考察傩堂戏,台湾淑馨出版社和贵州民族出版社合作在台湾出版了《傩戏面具艺术》一书,其中选用了德江县傩面具照片40余幅,日本木耳社也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的假面具》一书,书中亦有介绍德江傩堂戏的文章和傩面具照片。
德江傩堂戏和傩面具的挖掘和开发是从1985年就开始的。先后从我县民间收集了古老的傩面具200多面,完整地整理出了107面傩戏人物面具,其中大部分还是清代时期的古老面具,有的是民国时期的古物,现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面具人物造型奕奕如生,生动活泼,各具特色,不愧为可贵的艺术珍品。傩堂戏面具朋式用柳木或白扬木制作,白杨木质轻而不易开裂,柳木在民间是避邪之物,用此物制作面具,有驱邪纳吉之意。一般面具长约22-30厘米,宽约12-18厘米,在面具的眼部和口部镂有小孔,以便朝外视物和说话唱歌。佩戴面具时需用一块长约宽七八寸,长四五尺的布沿着面具的边缘从头至下颔一起包住,按掌坛师的说法为包去“凡胎”,以出“神像”。新雕刻的傩面具必须举行“开光”仪式,使它由无生命的木像变为有灵性的神祗,然后才能使用。
该县有傩堂戏131坛,647人从事傩堂戏工作,有矛台教和师娘教之分,由于师娘教掌坛师为女性,已失传,现都为矛山教。这些傩戏班子分布在我县二十个乡镇之中。德江县稳坪镇为傩戏之乡,以张玉福为代表的傩戏班子近年来多次到省、地、县表演演出,张玉福本人还应缴到日本进行傩戏表演。获得日本朋友对他的好评。
2003年10月,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在傩戏之乡德江成功召开,参会的有德国、维多利亚、日本、韩国、台湾等中外专家一百多人。在会上广泛交流了对傩堂戏的研究和探讨。并对德江傩堂戏的古扑、原始、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德江的傩堂戏不愧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她的原始性、原真性更具原始形态,多姿多彩,瑰丽奇异,它对研究原始傩的形态学与生态学,研究中国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和原始宗教学、艺术发生学等学科,都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