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孟子庙会


孟子庙,又称“孟庙”、“亚圣庙”,是历朝历代祭祀孟子的场所。邹城孟子庙会以城南关孟子庙为中心,由祭祀孟子而引起的群众自发性参与的游览性庙会。孟子庙会为农历正月十六日,会期10天左右。庙会期间,孟庙庙门开启,院内外人群熙攘,大多是方圆三十里内的妇女前来赶会,所以又称“妇女会”。当地有一首民谣说:“正月十六好日子,家家户户叫妮子。”俗信这期间出门赶会,能够消灾免祸。

孟子庙会的民俗活动

邹城孟子庙会规模不大,少的时候数百人,多的时候上万人。赶庙会的人结伴而来,人人都身着鲜艳的新衣服,年老的老太太们还让人用二把手小车推着来赶会。孟子庙会是以祈求吉祥平安为主的香火会,所以信众大多是来祈福的,但庙会同时还具有娱乐、休闲等功能,满足了信众的多种需求。庙会期间的主要活动如下:

1、亚圣殿拜孟子

孟子庙主要是祭祀孟子的地方,由于孟子被历代视为圣贤,是后世学习的楷模,所以老百姓尤其是读书人在庙会期间一定会去亚圣殿拜拜孟子,沾沾孟子的光,希望他能保佑全家四季平安、吉祥如意。

2、孟母殿祭孟母

孟子的成长与孟母的教育有密切关系,孟母“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故事早在西汉时期就被人们传为佳话,此后被历代当作教育的成功典范加以传颂。所以庙会期间,信众多会前往孟母殿祭拜孟母,一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二是希望自己也能教育好孩子,使其成为有用之才。

3、震天井投币

天震井位于亚圣殿露台之下,甬道东侧,井上有圆形井圈,四周有精雕细凿的石栏板,井旁立有两块石碑,龙首碑额,碑身镌刻着龙飞凤舞三个大字“天震井”。相传,清康熙十一年(1672)为庆贺康熙御碑落成,正月十六孟子庙会演出大戏之时,亚圣殿前声震如雷,地涌清泉,遂有了这口井。因是上天赐予的“神井”,所以游庙者总要投钱井中,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4、抱槐树

柏抱槐在孟子庙东知言门外,如虬龙盘扎,树干三人合抱有余。从柏树根部干枯处突起一棵巨槐,与侧柏身干合为一体,青葱茂密,当地人戏称“母子情”、“夫妻树”。游庙者上前拥抱,求得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5、碑亭投币

孟庙第三院落里有一座康熙御碑亭,游客往碑座下的缝隙里投钱,从前是铜钱、制钱,如今是硬币,凡投进的,都琅琅作响,如同以石击水,钱币入隙消失。投了300多年,不见满,也没有任何变化。于是有了传说:碑下有一口井,与东海相通。驮碑的赑屃是龙王的第六个儿子,因擅负重来孟庙专事驮碑,不过它要定期通过这口神井回东海去会亲访友。赑屃本是龙的儿子,有了这段佳话,更成了热门吉祥物,世世代代赶庙会的人不断向这神秘的碑缝里投放钱币,祈求福如东海的好命运。

6、摸赑屃

在康熙碑亭,除投钱币祈求好运之外,民间还有摸赑屃的风俗,俗云“摸摸赑屃的头,永远不知愁;摸摸赑屃的腚,永远不害病”。由于赑屃样子看上去像乌龟,所以民间又流传着“摸摸大龟头,一年不发愁;摸摸大龟腚,一年不生病”的谚语。总之,其目的都是为了通过这一活动来消除烦恼和保证健康。因此数百年以来,那石雕的赑屃头和腚已被千百万人摸得光滑如脂了。

7、“走百病”

在孟庙中祭拜过后,再去南门外瞻仰孟母断机堂,登南城墙门楼观金代大钟,沿城墙折向东游览奎星阁,再北行游北城墙门楼元帝庙。这一趟旅程,在从前也叫做“走百病”,俗信可以消除一年中的疾病,使身体健健康康。

8、娱乐活动

除在孟子庙祈福外,庙外各种娱乐活动也是庙会期间的一大特色。例如,玩龙灯的,踩高跷的,跑花船的,也有说书唱戏的。各村来的人烧香的打着“某某香社”的旗子,玩局的打着“某某玩局”的旗子来演出。玩龙灯的,若遇见强手,便会对垒一番,个个汗流浃背,有的索性光着膀子上阵,鞭炮声,锣鼓声,震耳欲聋,舞龙的招式不断翻新。

9、经济活动

庙会上的生意不多,摊子上主要卖的是民间玩具和地方小吃。玩具有哗啦棒槌、皮老鼠、小花鼓、小花篮之类;小吃有花生、葵花籽、糖葫芦、水果之类。另外就是卖火纸、卖香烛的了。

一般来说,赶会的人没有固定的路线和场所,既可以先到孟子庙里祭拜、祈福,也可以先在庙会上玩一阵子,但人们通过赶庙会祈求人丁兴旺、家庭和睦、福禄祯祥的心理,以及凑热闹、放松心情的心态却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