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文化


世界最早的空撞券桥(赵州大石桥)

赵州大石桥又叫安济桥,位于中国中部河北省石家庄东南45公里处的赵县境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1年左右),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由著名匠师李春主持建造。

中国古来有许多关于赵州桥的传说,包括传说赵州桥上有张果老(八仙之一)倒骑毛驴桥上走留下的驴蹄子印;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道沟印和膝盖跪下的膝盖印;鲁班为救石桥跃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顶石桥的手掌印等等。

安济桥是一座单孔弧形敞肩石拱桥,大桥通体用巨大花岗岩石块组成,由28道独立石拱纵向并列砌筑而成,全长64.4米,宽9米,净跨37.02米,弧矢7.23米。在横跨两岸的大拱两端拱肩上有两个小拱使其肩敞开,这样不仅精巧优美,便利交通,而且减少流水阻力。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1991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命名为“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标志着安济桥与巴黎埃菲尔铁塔、巴拿马运河、埃及金字塔等世界著名景观齐名。

世界最高木建筑——应县木塔

这座塔本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中国中西部的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因其全部为木构,通称为应县木塔。塔总高67.31米,是中国现存唯一的纯木构大塔。

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在寺的前部中心位置上,当时是寺中的一个主要建筑。木塔修建在一个石砌高台上,台高4米余,上层台基和月台角石上雕有伏狮,风格古朴,是辽代遗物。台基上建木构塔身,外观五层,内部一到四层,每层有暗层,实为九层,总高67.31米。塔的底层平面呈八角形,直径30.27米,为古塔中直径最大的。

塔的第一层南面辟门,迎面有一高约10米的释迦像,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有6幅如来佛像,门洞两壁绘有金刚、天王等壁画,门额壁板上所绘的三幅女供养人像尤为精美。在第一层的西南面有木制楼梯,自第二层以上,八面凌空,豁然开朗,门户洞开,塔内外景色通连。每层塔外面,均有宽广的平座和栏杆。九百年来,木塔曾经受了多次强烈地震的考验,屹然不动,未受到任何损害,这说明它的抗震力很强,反映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成就。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木构建筑之最,也是现存世界古代木构建筑之最高者。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该塔设计为平面八角,外观五层,底层扩出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与底屋塔身的屋檐构成重檐,所以共有六重塔檐。每层之下都有一个暗层,所以结构实际上是九层。暗层外观是平座,沿各层平座设栏杆,可以凭栏远眺,身心也随之溶合在自然之中。全塔高67.3米,约当底层直径2.2倍,比例相当敦厚,虽高峻而不失凝重。各层塔檐基本平直,角翘十分平缓。平座以其水平方向与各层塔檐协调,与塔身对比;又以其材料、色彩和处理手法与塔檐对比,与塔身协调,是塔檐和塔身的必要过渡。平座、塔身、塔檐重叠而上,区隔分明,交代清晰,强调了节奏,丰富了轮廓线,也增加了横向线条。使高耸的大塔时时回顾大地,稳稳当当地坐落在大地上。底层的重檐处理更加强了全塔的稳定感。

由于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柱头间有栏额和普柏枋,柱脚间有地伏等水平构件,内外槽之间有梁枋相连接,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暗层中用大量斜撑,结构上起圈梁作用,加强木塔结构的整体性。塔建成三百多年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七日,仍巍然不动。塔内明层都有塑像,头层释迦佛高大肃穆,顶部穹窿藻井给人以天高莫测的感觉。头层内槽壁面有六尊如来画像,比例适度,色彩鲜艳,六尊如来顶部两侧的飞天,更是活泼丰满,神采奕奕,是壁画中少见的佳作。二层由于八面来光,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胁从排列,姿态生动。三层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层塑释迦坐像于中央、八大菩萨分坐八方。利用塔心无暗层的高大空间布置塑像,以增强佛像的庄严,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的典范。

应县木塔结构

应县木塔是中国现今绝无仅有的最高、最古老的重楼式纯木结构塔,全塔高67.3米,比有名的北京白塔还要高16.4米。塔身共分五层六檐,如果加上内里四层暗层,也可以算是九层。此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至今已历940多年,虽历经了狂风暴雨、强烈地震、炮弹轰击(塔身上弹痕累累,可以看见嵌进去的弹头),仍然屹立。它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不用钉不用铆,以50多种斗拱的垫托接联砌建而成。古人解决建筑问题的技术之高,连现代人也觉得不可思议。如塔底层回廊外檐由24根木柱支撑,在静止时下层每根柱负荷120吨,可是柱下石础根本没有巢臼,木柱断面直接平立于石础之上。据说有好奇者,曾经用两手执一根细绳,把它从石础和木柱间横过。所以,民间就有24根木柱轮流间歇的传说。全塔装有木质楼梯,可逐级攀登至各层,每登上一层楼,都有不同的景观。在第三层的一副银槛联写得好:'放眼欲穷千里目,抠衣试上六层来’;三层外槽东面西侧木联上书:'俯瞩桑乾滚滚波涛萦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道出了周围令人心旷神怡的山川林木景色。 最特别的是,这座塔内供奉的佛像非常大,造像技艺很高。第一层的释迦牟尼佛像,高达11公尺,在塔内仰望,更觉雄伟无比。周围是金刚、天王、弟子、供养人的壁画,笔法细腻传神,为辽代特有的绘画风格。 第二层由于八面来光,豁然开朗,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协从排列,姿态生动。第三、四、五层也都供有佛像的菩萨像,层层的造像不同,构筑各异。这座佛塔在中国的无数宝塔中,无论建筑技术、内部装饰和造像技艺,都是出类拔萃的。

应县木塔千年不倒之谜

作为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应县木塔高67.31米。据考证,在近千年的岁月中,应县木塔除经受日夜、四季变化、风霜雨雪侵蚀外,还遭受了多次强地震袭击,仅裂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

据史书记载,元大德九年四月,大同路发生6.5级强烈地震,有声如雷,波及木塔。元顺帝时,应州大地震七日,塔旁舍宇皆倒塌,唯木塔屹然不动。近代,邢台、唐山、大同、阳高一带的几次大地震,均波及应县,木塔大幅度摆动,风铃全部震响,持续一分多钟,过后木塔仍巍然屹立。无情的雷击、陈年累月的塞外狂风,都曾给木塔施加淫威,兵荒马乱,战火硝烟,也曾使木塔伤筋动骨。1926年军阀混战时,木塔曾中弹200余发,至今弹痕可见。然而木塔坚强不屈,仍傲然挺立、直刺云天。

建筑结构的奥妙、周边环境的特殊性,加上人为保护的因素,木塔千年不倒,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

古代工匠们实践了千年后的现代建筑理论

从30年代开始,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就对木塔千年不倒之谜进行了潜心研究和探索。

紫禁城威风凛凛的午门

午门,是北京紫禁城的正门,也是四个门中最气派的一个门。整个午门呈“凹”字形,下部为城墩,上部为城楼。

午门下部的城墩共有5个门洞,正面有3个,侧面还有2个掖门。今天我们看来,可能从哪个门进,那个门出没什么关系,可是古时候每个门都有它的用途,都有它的讲究。平日,中间三门中的左门供文武百官出入,右门供皇族王公出入,而中间的门是供皇帝出入的“御道”。这条御道南至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达数十里,是北京城的中线。要说明的一点是,这条御道从太和殿皇帝宝座下穿过,表示皇帝位居中心。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时候,一些人也是可以从午门的中门进入皇宫的。在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是从中门抬进去的;在殿试传胪时,考试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从中门出宫。

城楼正中的门楼,面阔9间,深5间,是宫殿中最高形制。古代以阳数(即奇数)为尊,九为阳数之最,五为阳数之中,两数并用,称为“九五之尊”,是只有皇帝才可以用的。

民间还有当大臣犯了死罪之后,要“推出午门斩首”的传说,其实不尽然。午门是如此威严之地,怎可在此处杀人?中国古代的死刑犯,除了少数“斩立决”的之外,都是要等秋后才能问斩的。每年秋天,刑部都要把死囚名单送皇帝审阅,皇帝认为囚犯罪有应得,就硃笔“勾到”,而后就是执行了。

中国古代建筑三大发展阶段

中国建筑以中国文化为中心,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完整保持了体系的基本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以分出几个大的发展段落,如商周(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到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8年)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盛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至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次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盛清(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以前是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可以看出,每一次高潮的出现,都相应地伴有国家的统一、长期安定和文化交流等社会背景;同时,在每个高潮的孕育和来临,也都附和着当时朝代所特有的时尚和文化。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统一后享国短促,但建筑工程规模为前所未有。曾用数十万人,修筑驰道、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秦始皇扩建咸阳宫殿,集中仿建六国宫室,使战国时各国建筑艺术和技术得以交流,为形成统一的中国建筑风格开创先声。

从盛唐(公元8世纪)开始,融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逐渐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创造出空前未有的绚丽多姿的建筑风貌。中国古代的宫殿、寺院、第宅等的布局和形式至此已基本定型,高坐式家具形式也已稳定下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残破,十国中如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却保持相对安定局面,建筑仍有发展,并影响到北宋前期的建筑。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今天所见到的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这两个朝代的。明清两代的建筑较之于唐宋时代的建筑缺少创造力,趋向程式化和装饰化。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经验,仍体现在城市规划、宫室建筑和园林建筑之中。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多种民族风格在这个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也有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但根据所在的朝代不同,每个朝代的审美时尚也有区别,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呈现明显的特征。

中国古代的书院建筑

中国的书院源于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盛于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为私人或官府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其建筑一般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选山林名胜之地为院址;二是有讲学、藏书和供礼三部分建筑组成;三是名人学者碑刻较多。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中国中南部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之南,因唐代李渤曾在此隐居读书,驯鹿自娱,故命名,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初年扩建为白鹿洞书院。宋太宗将国子监印本《九经》颁发给该书院,从而名扬海内,成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书院毁于兵火。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4年),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任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知军,重建院宇,并奏请赐额及御书。陆九渊、王守仁等都曾在此讲学。书院原有礼圣门、礼圣殿、朱子祠、报功词、明伦堂、御书阁等建筑三百六十间,几经战乱,破坏惨重,今仅存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公元1851年)所修的礼圣殿、御书阁、彝华堂等,且多破旧。有历代遗存二三百方碑刻和其他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和书法艺术价值。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在中国南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现湖南大学校园内,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7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为南宋四大书院之一。书院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前院为讲学处所,筑有山门、讲堂、湘水校经堂等。讲堂为五间单层歇山琉璃脊建筑,内嵌朱熹手迹“忠孝”、“廉节”。后院为藏书建筑,建有御书楼。左侧有四箴亭、濂溪祠、六君子堂、崇道祠、船山祠等供礼建筑,均为三间硬山式。书院左侧为文庙,现存大成门、大成殿等,均为抗战后重建,但布局基本保留清代规制。

嵩阳书院

在中国中部河南省登封县城北太室山麓,原名嵩阳寺,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77年)左右。北宋程灏、程颐曾在此讲学,南宋时废,今存建筑为清代所留。院内现存有汉武帝时被封的三株古柏中的二株,还有嵩山最大的石碑《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碑文为唐李林甫撰写。

石鼓书院

原址在湖南衡阳北石鼓山,北宋年间(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真宗赐名石鼓书院。明清时仍存在,抗战期间原建筑被毁,解放后新建亭阁,辟为公园。

睢阳书院

原址在今河南商丘县城,为北宋景佑(公元1034年)四大书院之一,今废无存。因商丘旧名睢阳,故以此为名。宋真宗时赐额“应天府书院”,取得官学地位。至仁宗庆历三年改为南宋国子监,其地位更高于一般书院。

中国古代的祠堂建筑

祠堂是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分为先贤祠、宗祠、神祠。先贤祠和神祠是为了祭奠古代先贤和传说中的神仙而设立的。宗庙是中国皇帝专有的祭祀场所,而宗祠建筑最普遍,习惯上称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

例如文天祥祠,位于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西口,又称文丞相祠,占地600平方米。文天祥(公元1236年—公元1282年),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吉水人。1279年抗元失败后,被掳至大都,囚禁在这里一个土室内,在此写成《正气歌》,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遇害。后其妻欧阳氏也被元兵掳至大都,得知文天祥殉国,自刎而死。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按察司副使刘崧在柴市主持建祠,并将街名改称教忠坊。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重建词堂,正式列入祀典。祠由大门、过厅、堂屋3部分组成,堂屋东墙嵌有明万历年间从良乡移来的唐代李邕所书李云麾将军断础碑,其中西壁有玻璃罩的石刻“教忠坊”匾碑,是从原建在胡同东口明代牌楼“教忠坊”上拆下来的。祠院内有两棵古树,一棵是槐,一棵是枣,相传都是文天祥亲手所植,其枝干都朝南倾斜。文天祥祠1984年开始对外开放,展出有关文天祥生平事迹的文物、图片及资料。

中国建筑小品——阙、牌坊、华表和影壁

阙是在中国古代用于标志建筑群入口的建筑物,常建于城池、宫殿、第宅、祠庙和陵墓之前。阙大体是由最初的显示威严、供守望用的建筑,逐渐演变为显示门第、区别尊卑、崇尚礼仪的装饰性建筑。例如,春秋时(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宫殿的正门建阙;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则宫殿、陵墓均建阙,东汉时许多贵族和官僚的第宅、祠、墓也建阙,以志官爵和功绩。阙身上部有人物、走兽、车马、四灵等浮雕。

牌坊

牌坊又称牌楼,其来源与古代常用坊门表彰人或事有关。牌楼建立于离宫、苑囿、寺观、陵墓等大型建筑组群的入口处,冲天牌楼则多建立在城镇街道的重要处,如大路起点、十字路口、桥的两端以及商店的门面。前者成为建筑组群的前奏,造成庄严、肃穆、深邃的气氛,对主体建筑起陪衬作用;后者则可以起丰富街景、标志位置的作用。江南有些城镇中有跨街一连建造多座牌坊的,多为“旌表功名”或“表彰节孝”。在山林风景区也多在山道上建牌坊,既是寺观的前奏,又是山路进程的标志。

华表

华表为成对的立柱,起标志或纪念性作用。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代称桓表。元代以前(公元1271年以前),华表主要为木制,明以后华表多为石制,华表和栏杆上遍施精美浮雕。明清时的华表主要立在宫殿、陵墓前,个别有立在桥头的,如北京卢沟桥头。明永乐年间(公元1402年左右)所建北京天安门前和十三陵碑亭四周的华表,是现存的典型。北京文津街北京图书馆的华表是从圆明园移来的,也是华表佳作。

影壁

影壁是建在院落的大门内或大门外,与大门相对作屏障用的墙壁,又称照壁、照墙。影壁能在大门内或大门外形成一个与街巷既连通又有限隔的过渡空间。

唐代史料提到影壁,出土的唐代住宅明器群中也有影壁。宋代绘画中,画有在大门内外建影壁的图像。明清宫殿、寺庙、衙署和第宅均有影壁,著名的山西省大同九龙壁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桂的代王府前的琉璃影壁,北京北海和紫禁城中的九龙壁也很有名。

北京大型住宅门内用一字形影壁,与左右的墙和屏门组成一方形小院,成为从街巷进入住宅的两个过渡。南方住宅影壁多建在门外,一些巨宅甚至在大门两侧相向建过街门洞,与影壁结合,形成类似通过型小广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