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埋胞衣旧俗


对婴儿胎盘的处理,这是接生婆为婴儿接生以后需要完成的一件大事。古时,胎盘又称“胞”、“胞衣”、“胎衣”、“人胞”等。《本草纲目》记载,因其“人胞,包人如衣,故曰胞衣,方家讳之,别立诸名焉”。

从秦汉时期开始,埋胞衣就成了一项民俗,这项民俗并不随着朝代的更替而被人们遗忘,到了六朝时期更是开始记载于医书当中。在日本的丹波康赖《医心方》中,有转引六朝德贞常的《产经》,其中对埋胞衣有着深入的叙述:

“凡欲藏胞衣,必先以清水洗子胞,令清洁。以新瓦瓮,其盖亦新,毕。乃以真绛缯裹胞讫,取子贡钱五枚,置瓮底中罗烈,令文上向,乃已取所裹胞盛纳瓮中以盖覆之,周密泥封,勿令入诸虫畜禽兽得食之,毕,按随月图以阳人使埋之,掘深三尺二寸,坚筑之,不欲令复发故耳。能顺从此法者,令儿长生,鲜洁美好,方高心善,圣智富贵也。且以欲令儿有父才者,以新笔一柄着胞上藏之,大吉。此黄帝百廿占中秘文也。且藏胞之人当得令名佳士者,则令儿辨慧多智,有令名美才,终始无病,富贵长寿矣。”

古代医学不发达,孕妇难产以及婴儿夭折的概率非常高,为了确保母子的安全,自然便会形成许多祈求婴儿健康出生并茁壮成长的习俗。胞衣等物曾在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早期先民从原始的逻辑思维出发,认为婴儿与脐带、胞衣等物之间保留着某种神秘的互感。古人相信,胞衣藏着孩子的灵魂,脐带是连接灵魂和身体的纽带,脐带不埋好,丢了魂的孩子便无法再从胞衣中找回灵魂。因此,人们特别注意孩子们的脐带,胞衣是否处置恰当。唐朝医学家王焘在《外台秘要》卷三十五《小儿藏衣法》中记载:

“若藏衣不慎,为猪狗所食者,令儿癫狂;虫蚁食者,令儿病恶疮;犬鸟食之,令儿兵死;近社庙旁者,令儿见鬼;近深水池,令儿溺死;近故灶旁,令儿惊惕;近井旁者,令儿病聋盲;弃道路街巷者,令儿绝嗣无子;当门户者,令儿声不出,耳聋;著水流下者,令儿青盲;弃于火里者,令儿生病疮;著林木头者,令儿自绞死。如此之忌,皆须慎之。”

这些都是胞衣处理不慎所导致的感应结果。这说明在古代时,人们就相信胞衣有着某种特殊的功能,这或许和胞衣主导着生命的形成有相当大的关联性。从生命形成开始,胎盘不但供给养分,也是胎儿废物交换的枢纽,胎儿的成长完全倚赖脐带和胎盘。胎盘供给生命力的概念随着胎儿的出生转化成为一种富含神秘的东西,人们以为生命从有到无,胎盘必然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古以来又讲求灵魂观,人出生必然有灵魂在体内,灵魂存在的场所,自然而然地与胎盘作一联结,才会以为胞衣存在着人的灵魂。在这种观念之下,自然而然认为胞衣里藏着孩子的另一个灵魂。

潮汕人对胎盘的认识也是从感觉出发,并根据经验性和联想性的推断来解释胎盘与婴儿的关系。在潮汕地区,初生婴儿的脐带切断包扎后,胎衣不能随便丢,有的地方埋在自家地里,秘不告人,称为种衣,这个地方叫胞衣迹。种衣预示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有的地方把胎衣埋在江边沙滩,据说埋得越深孩子的胃力越好;有的地方则把胎衣撒上草木灰,密封在坛罐里,放在床底下,“出腊”之后再送到江边深埋在沙中。农村旧俗,用一束稻草把胎盘裹住,送到人畜罕到的野地里,“种”在野草丛中,叫做“种衣”。胎衣要“种”得深,表示“落叶归根”。又有说法说种得深,孩子吃奶时才不会呕奶。“种”时还要露出部分稻草在地面上,预示“根深叶茂”,生命力旺盛。旧时潮汕半山客对胞衣的处理,一般是由祖母秘密藏在祖地上,终生保藏。

总之,人们对胎盘处理的内涵有一股永恒不变的本质,即为新生儿祈福,以及给予祝福。从埋胞衣的民俗中可看出人们对新生儿的呵护。在古代医学并不很发达的时候,新生儿的生命又极为脆弱,稍有不慎便容易死亡,正是因为这种娇弱的生命特别需要细心的照顾,所以非常重视对胎盘处理的礼俗,人们期盼通过这一礼俗来为婴儿的生命寻求一个安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