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马灯


马灯是芜湖地区民间在春节期间才有的一种带有祭祀性质的演出游玩活动。最早的渊源可追溯至《诗经》中记载的“祃祭”,意为出师前祈祷胜利的师祭。

在“战国时期”民间为战魔驱疫、祈福祭祀的习俗一直继承。最近的传说则是清代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受伤军士流散隐居乡间后,遭遇“瘟疫”流行,就将马灯活动传授给当地百姓,以此来驱逐瘟神。继承至今,已成为芜湖地区民间过年期间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是安徽芜湖地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被列入安徽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马灯表演团队是由8个小孩、19-21个戏服青年、4个乐队中年、2个举高灯的中年、2个高举帅旗的青年,1个带队师傅与村族长共同组成。其中19-21个化妆穿戏服的青年是表演主力,他们借助化妆和戏服扮演三国演义、杨家将等戏中的英雄人物,诸如诸葛孔明、周瑜、刘备、关云长、樊梨花、薛仁贵、薛丁山、穆桂英、杨六郎等。每个扮演者的脸上也根据戏曲中人物形象化妆,如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白脸的丑角等。

既然称之为“马灯”,那么如何表达“马”呢?人们巧妙地用竹篾扎成五十至一米长“马头”、“马屁股”,再用戏服蒙上。饰演人物需要根据历史实际人物马匹不同,穿着红色、黄色、青绿色、白色、黑色棉质布料裤子。扇子、大刀、枪等道具的配置也是根据历史人物实际情况而定。

芜湖马灯以列阵、演武为表演形式。出场时,灯手将马脖子栓在腰上,马头拎在手上,另一手执刀枪。穿戴的是大体与中国京剧行头戏装相仿的绣花马灯服饰,但后裾较长,须盖住绑在腰上的竹编马屁股。

马灯表演者一般是村中尚未结婚的年轻男子。虽都是戏中英雄人物,但角色仍有轻重之分,尤其以“关圣大帝”为主。哪家人扮演哪个角色,也都是很讲究的,需要考虑血缘关系远近、辈分、年纪等等,细究起来是很复杂的。近几年为了方便多用抓阄的方法来决定了,但也存在因为要结婚等喜事想抢彩头的,就会争着扮演“关圣大帝”,小孩子则会争头马,多是为了讨个吉利。马灯表演队组建好后,一般会提前一两周在村里进行排练。

马灯在出村表演前,还有很多前期准备,最重要的则是请神召将。在除夕当晚,所有表演者化好妆穿着戏服集中到祠堂中,请道士立神坛发檄傩祭,神坛上立了马戏中诸位历史人物的神牌,道士诵经、踩罡作法以请神召将,读写有全村户主和马灯队员姓名的疏文,将神请来附在各个马灯扮演者身上,以使这只马灯队伍具有战魔驱疫的神力。这样,这只马灯队伍便可以出村表演了。

马灯表演队一般会去到周边与本村有宗族或亲戚关系的村庄。每到这些村庄,村里的村长和村里有关系的亲戚会有一个“接灯”仪式,即村长提着灯笼为马灯表演队带路,带到村里的亲戚家时,亲戚会放炮竹欢迎。随后,马灯表演队会进去相关的亲戚家绕一圈,不可以踩踏门槛,且绕的方式也很有讲究,即前面一个人和后面一个人顺时针绕一下,再逆时针绕一下,绕成一个“8”字型。这个仪式被称之为“绕兆”,主要有除邪庇佑的寓意。

“接灯”和“绕兆”仪式完了之后,马灯表演队便会走到村里的空地上,开始正式的马灯表演了。马灯的表演形式主要是阵列和演武,根据现存部分史料记载,马灯阵列是由古代兵家阵法演变而来。在开场锣鼓敲响之后,会有八个7、8、9岁的小孩手拿云朵上场走阵,称之为“八家云”,这是为后面天兵天将的表演造势的。正式表演中的走马阵列的阵式主要有“双龙会”、“八盏灯”、“双破蔑”、“龙虾戏水”、“梅花五瓣”,演武样式有“四马亲嘴”、“八马亲嘴”、“十六马亲嘴”、“穆桂英挂帅”、“乌龙盘锦”等。不过平时看马灯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么多的专业术语和故事情节,只觉得马灯表演者们锦旗飞扬、刀枪撞击,甚是热闹。个人觉得最印象深刻的场景便是表演最后关帝挥舞着青龙刀“扫堂”的表演,此时场上的掌声和欢呼声也是最响亮的。

在结束了三四天的演出后,马灯表演队回到自己村,还需要完成最后一个仪式——送神。在祠堂外的一块空地上,同样需要道士诵经,马灯表演者便着戏服化着妆拿着表演人物的牌位,将牌位扔入火中烧掉。最后,每个表演者拿一根香,也将其扔入火中,便立即往各自家中跑。据说跑得越快的今年便会越吉利,虽没亲眼见过,但是想想大家都化着妆穿着戏服奔跑的场景,便觉得很有画面感和喜感。

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迁移到城镇生活,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随着宗族社会的瓦解,以宗族和亲缘关系为基础的年俗活动也在逐渐消失,越来越少的村庄会继续保留和传承这种马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