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明古地,天赋其娇,地孕其美,华夏之源,神州之根。涿鹿中华三祖文化是以黄帝、炎帝、蚩尤为代表的中华先民经过长期探索、碰撞、磨合、深化,历经釜山合符而共同创造流传下来的,以中华民族共认图腾--龙为象征,以民族大融合、大统一、大团结为“本源”的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理念和意识形态。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炎帝、蚩尤三大始祖的政治、军事、文化等主要活动都在涿鹿进行。
黄帝先是“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后行其志”,“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之后,继续南征北战,直到控制了“东至于海,西至崆峒,南至于江,北逐荤粥”。至此,黄帝乃召集天下各氏族部落首领“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成为天下共主,并将原来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各自的图腾或叫符契一律废除,同时将原来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各自图腾的某一个突出点组合共创了一个虚拟而活现的集万物于一身的,统一共认的图腾——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共认图腾,形成了以民族大融合、大统一、大团结为核心的涿鹿中华三祖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三祖文化定中华,三祖文化是中华三大始祖留给我们后人的一笔最古老、最基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理念,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基石和主根。抢救保护中华三祖文化,对于振兴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祖国统一,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涿鹿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市东南部,东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接壤,面积2802平方公里,是北京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涿鹿县城距北京市中心125公里,随着京新高速、张涿高速的全线通车,以及涿京一级路、京蔚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的积极推进,涿鹿的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已成为京西北地区重要的枢纽型交通节点。
翻开尘封的历史,涿鹿作为中华民族黄帝、炎帝、蚩尤三大文明始祖生活、征战、合符、建都之地,耀然史册。涿鹿在全国具有独一无二的人文资源。
司马迁曾北过涿鹿。他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先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作为胜利者一方,“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合符”就是统一融合符契、图腾。合符釜山就是说黄帝召集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联盟在涿鹿釜山举行了中华上古时期的第一次政治大会盟。先民们推举黄帝为天下共主,创造统一公认的图腾——龙,并定都涿鹿。自此,以民族大融合、大统一为本源的中华三祖文化逐步形成。
涿鹿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重要源头。尽管全国不少地方都有黄帝、炎帝、蚩尤的遗存,但涿鹿是三大文明始祖唯一汇聚的地方。
五千年前,炎黄蚩中华三大人文始祖在河北涿鹿所历经的“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合符釜山”一系列重大的历史值得我们永久纪念。但是,更值得纪念和永远传承的,是由此而形成的三祖文化和思想理念。
从三祖创业发展的史实中,我们看到了一种融合统一的文化和“团结稳定就是发展”的理念。轩辕黄帝作为胜者,既不把自己本部族的图腾强加于其他部族的先民,也不维系各氏族原有的图腾,而是以先民的智慧,融合出“龙”这个新的图腾。龙的产生是智慧的结晶、创造的成果。它是三祖文化的象征,是我们的祖根、灵魂和纽带,把海内外龙的子孙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天、地、人沟通和统一的理念,即追求人与自然沟通和统一的宝贵精神,反映了各氏族的先民们的大局观念和凝聚意识。时至今日,我们中华民族仍视自己为龙的传人,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生命。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大团结、大融合,才有了“仓颉造字”“迎日推策”“定音律、获宝鼎”“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等大发明、大创造。团结就是力量、融合促进发展,中华民族自此步入文明时代。
三祖文化是炎黄蚩三大人文始祖为代表的中华先民们留给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可以说,没有三祖文化,中华文化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三祖文化是和谐、统一、创造的文化,其中包含着多元包融、和谐统一、共同繁荣、以“和”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理念,与当代中国倡导的“和谐文化”一脉相承,指引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涿鹿中华三祖文化“八个第一”
中华第一帝都——黄帝城: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轩辕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即指位于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的轩辕黄帝城。此城又名“涿鹿故城”,为黄帝合符釜山,统一全国后所建第一座都城。此城呈不规则方形,南北长510米至540米,东西宽450米至500米,总面积24万平方米。城内随处可见石器、陶器残片,出土过大量完整的石器、陶器及象征王权的石钺。
中华第一名泉——黄帝泉:位于黄帝城东南500米处,是当年黄帝族饮水之地。此泉冬不结冰,夏不生腐,久旱而不竭。常年水温保持在12.3摄氏度至13.4摄氏度之间。泉水源于地下5000米处,日流量达4600至4800吨,为含锶质重碳酸钙镁型天然优质矿泉水。
中华第一古战场——涿鹿之野:位于涿鹿山下的平原,即矾山盆地,是2000多年前西汉太史令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记述的黄帝与蚩尤大战——涿鹿之战的战场,是历史上可称之为战争的中国最早的古战场。
中华第一会址——釜山:《史记》记载,“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这里的釜山位于河北涿鹿县城西南10公里处的窑子头村北。此山居高临下,山上有丹墀地,相传为5000年前举行合符仪式时诸侯朝拜黄帝之所,山上有“合符石”、舜庙、瞽叟祠遗址。先秦时期的建筑物瓦砾、瓦当随处可见。
中华第一祠庙——黄帝祠:《汉书·刑法志》载:“涿鹿在上谷,今见有……黄帝祠。”黄帝祠是中华历史上最早建成的、供历代帝王黎庶祭祀黄帝的殿宇。如今在原址新建了中华三祖堂,中华儿女在这里拜祖敬香。
中华第一军事发明——指南车:晋《古今注》:“大驾指南车,起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于是做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 指南车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战争史上的专门用于作战的一项发明,对于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促成了指南针的发明。
中华第一陵墓——桥山:《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在涿鹿东南约20公里,以山中一峰有天然形成的拱形石桥而得名,山南麓土梁上有黄帝庙遗址,面积百余亩。千古以来,桥山即被赋予“中华第一陵墓”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陵寝,备受尊崇。
中华第一祭台——丹墀地:涿鹿县窑子头村的釜山主峰周围的一块50亩大小的环状平台,当地百姓称之为丹墀地,传为当年举行合符仪式时诸侯朝拜黄帝的场所。内有合符石,上面图文依稀可辨;另有舜庙、瞽叟祠遗址。是中华民族合符大统,万邦归一的圣地,史称“中华第一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