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海鸡山牛歌中秋对歌会


珠海唐家湾镇鸡山村的中秋对歌会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每年中秋之夜,村民分为东西两队进行对歌,其内容为唱山唱海唱家乡,唱人唱事唱历史,劝人向善,教人自强。东队唱赢预示来年好江海——鱼虾大汛,西队唱赢预示来年好收成——五谷丰登。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代鸡山村人。此风俗于抗战时衰落,“文革”时中断,2007年得以恢复,2009年3月23日公布为珠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鸡山牛歌源于香洲区唐家湾镇的鸡山村。八月十五中秋节或喜获丰收的日子,村民们便在村坪聚会对歌,歌颂生活、乞求来年风调雨顺,也有情歌对唱。鸡山牛歌的特点是只有不变的歌词,没有固定的曲调。这和人们熟悉的调不变词变的民间民俗音乐风格完全相反,因此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为何叫“牛歌”?

民间有多个版本,并没有标准答案。

普遍村民认为,该曲原是放牛人在农闲时自编自唱的民间民谣,因此名为牛歌。可也有不少村民猜测,该曲起初只叫“中秋对歌”,是因一次大型表演用该曲描述老牛忙耕作的画面,而被称作“牛歌”。

更有一版本是,该民曲实际是鸡山村渔民和农民经常相互斗嘴慢慢形成的顺口溜,因农民常边拉着牛边对歌,才得此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