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荥阳生活习俗


荥阳位于郑州西15公里,是河南省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历史上,荥阳曾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社会贤达和仁人志士,战国时法家人物申不害、唐朝“诗、书、画”三绝的文人郑虔、晚唐诗人李商隐都出生于荥阳,宋代的王博文父子三朝为官,史称“三朝枢密史,九子十进士”。李白、杜甫、王维、韩愈、欧阳修、阮籍等文人墨客也都在此写下了千古绝唱。可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服饰习俗

荥阳人民的服装,崇尚素雅、大方、实用。

清代,男子留长辫,穿长袍、马褂、扎腿棉裤、白袜、布鞋。戴的是帽衬(上缀丝疙瘩或红珠子),帽体系缎、绸、绫、罗、黑皂布等布料。官绅、商界、知识界人士,则戴呢质礼帽。

乡村农民冬季穿长衣较少,多穿对襟短袄腰束褡包,下穿大腰扎腿裤(推车挑担时穿单裤外罩套裤,以利行走)。山区人多穿深蓝色实纳帮硬底鞋,平原人多穿黑色软帮白底圆口布鞋,一般戴便帽或帽衬。少数人逢年过节、串亲、赶会也戴礼帽,穿长袍、大衫。

夏日,衣着简单。男子上身多穿半截袖白色衬衣,下穿裤衩(年轻人短、中老年人稍长)。暑天下地干活,男子多赤膊脊梁,妇女下穿长裤,上穿半截袖带襟布衫。富户老人则穿麻、葛、绸以求凉爽。下地或出门,戴草帽者极普遍,晴天遮日,雨天防雨。

民国初年,妇女缠足挽髻戴耳环的居多,出门串亲要薅脸(以线绞拔汗毛)、画眉、施粉脂。民国二十年,提倡妇女放足,成婚女子挽髻,未婚女子剪发,知识女性穿长裙,短宽袖上衣,带绊鞋或圆口鞋,细线长筒袜。而偏僻山乡因倡新风难度大,女孩仍缠足留大辫。城乡衣着大体相同,通行掩襟上衣,散腿裤子。

抗日战争期间,服饰有新变化,知识界男子穿中山服,女着旗袍,劳动妇女短衣打扮。

建国后,城市服饰变化很大,男子多穿中山服、青年服,女子多穿列宁服,颜色多为灰、兰、黑,女子多是齐耳短发,基本不戴首饰。对女性的衣服有几句民谣说的清楚:

“上衣:翻领、安神,斜插兜,对襟布衫两排扣。下衣:西式裤子偏开口,袋口一前一向后。”

近些年来,城乡经济活跃,群众生活改善,城乡人民衣着差别逐渐缩小。皮鞋、高跟鞋相当普遍,衣着布料多是机织细布、的确凉、化纤、绸缎、呢绒等。

饮食习俗

“糠菜半年粮”,是历史上荥阳农民饮食情况的真实写照。能吃上纯玉米面馍,喝上纯小米稀粥或玉米糊的农户极少,尤其是南部山区,粮中除掺糠之外,还要掺进大量柿花、柿蒂、落地的小柿和柿糠、柿皮。北部地区虽稍好,也要掺入大量的糠、麸、粉渣、豆腐渣,只有春节时,才吃上顿白馍和饺子。

解放后,农民分得土地,生活较解放前有所改善,但也以粗粮为主,细粮调剂。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粮食产量增长,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全年吃细粮,玉米成为养鸡、喂猪饲料。

居家饮食 建国前,农忙时一日三餐,冬闲季节,半数农户一日两餐。平时,多数人家早晚喝小米或玉米糁稀饭,吃糠饼、糠窝头,中午吃掺野菜杂面汤面条,少数人家间或吃一顿捞面条或小米捞饭。

一家之内,饮食有别。长辈和幼儿及担负主要劳动的男子饭菜稍好,操持家务的女子,每餐要等家人饭毕,方才就食,剩稀吃稀,剩少吃少,不再重做。

旧社会,荥阳农民很少饮酒。建国以来,变化很大,用餐形式上虽仍是两淡一咸,但内容各不相同。80年代,中午饭多是捞面条、卤面、饺子、大米饭等。吃饭时佐以酒、肉也习以为常。

宴宾

荥阳县一般人家婚丧喜庆待客,多是几碗素菜,待客席面有一桌六碗的,有十碗的,有待3顿的,有待两顿的,多为时令蔬菜,间或豆腐,猪、羊肉。主食,建国前几乎全用小米捞饭,少数富户用大米捞饭,或待一顿白馍,一般无酒。建国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用大米干饭的较为平常。城镇居民,多数以荤菜为主,摆酒设宴,富裕户宴客,有海参、鱿鱼及各种名烟、名酒。

待客

平时来客,多是客人到家,先炖荷包鸡蛋(忌炖两个,一碗最少3个),然后吃饭。有准备的人家,多是吃饺子;没准备的吃捞面条;困难人家,也要熬一碗素菜,配上客人带来的白面蒸馍,叫做“馍菜”。80年代,多数人家已注意泡茶饮酒,设几荤几素的饭菜。

居住习俗

荥阳境内平原地区,住宅多为四合院(或三合院)。贫穷人家住的是土墙草房;中等户,一般砖跟脚,土墙,草顶或瓦顶;富裕户浑砖到顶瓦房,也有两熟山(用砖包墙),顶窗户砖墙基,多数3间上房,少数明3暗5;极个别官僚家庭,前客厅,后楼院,油漆椽头,推窗亮格,高阔的走马门楼,内有屏风门,大门外有石狮拱护,两侧栽有拴马桩。

丘陵山区,人民住窑洞的较多,因造价低廉,可自挖自建。窑洞分土窑和砖石券窑,穷人家,倚山(下窑院、汜水、广武称下山)掏个洞,青砖拱门;富裕之家,砖券窑门,或砖券窑洞。窑里面券洞龛,砌壁橱。窑洞冬暖夏凉,温度适宜,但透光不好,夏季潮湿。近年人民生活提高,住宅多从沟中迁往平地,新建住宅多为砖木、钢筋水泥结构的平房、楼房。有的行政村,统一规划,建成整齐的街道,新房外观大方,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居住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