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古城保留着很多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民俗节日,囊括时令节日、纪念节日、祭天地节日、祭祖节日、祭神鬼节日、祭动物节日等。它充分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天、地、人、神、鬼、动物等一切和谐的向往。反映了人们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信仰。通过这些民间传统节日,可以探索到古城文化丰富的内涵和渊源。
爆食节
十二月初一,平遥民习家家都要爆“炒花”,俗称“炉炒花”,习惯上爆炒的食品有:玉米、黄豆、小麦、麻籽等,由于每种爆炒用时不一样,故要单品种爆炒。经爆炒后的玉米好似一朵梅花,脆软香甜;黄豆香酥可口;麻籽更是香味悠长。民习认为,吃爆食能爆走一家人身上的灾难和外人结下的仇冤晦气,并能消祛百病。
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是民间的传统节日。灶神,也称灶王节、灶君菩萨,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俗,认为是“一家之主”。向玉帝汇报人间一年来的事情。人们为了让灶王节在玉帝跟前多说自己家的好处,不说短处,供奉又甜又粘的“糖瓜日”(灶糖),好把灶王节的嘴粘住,以达到“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目的。这一天,人人要吃糖瓜。从这一天起,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活动了,开始掸尘扫房子,卫生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接新春。
过大年
农历正月初一过大年(又称过“春节”旧时称过“元旦”)是一年一度的民俗节庆中最大的节庆,也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大年是一年的起始;平遥人们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就准备开始过大年。民间有“ 二十三,打发爷爷上了天;二十四,打扫房子擦玻璃;二十五糊好窗纸贴窗花;二十六,办置年货缝新衣;二十七,做好合碗饨好肉;二十八,黑白蒸下一拔啦;二十九,提上壶子打上酒,;三十日,贴好门神请神子;全家一起包饺子,团团圆圆熬大年”习俗。
深夜,新年子时一到,人们开始祭祖宗,鸣鞭炮,欢庆新的一年开始。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穿新衣,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祭星日
正月初八日,是祭星日。古人认为“天人合一”或“天人一体”,星宿与地上的人事是相对应的,上有多少星,下有多少人,大人物是大星宿转世,小人物是小星宿转世。人的命运与天上的星宿有着密切的关联。二十八星宿中,有主吉的、有主凶的、而且他们在管理人间的事务时,轮流着值年、值月、值日。因此,对人的命运和活动有着直接的联系。人们为了从心里上趋吉避凶,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庆,首先祭祀天上的星星,以求新的一年的顺利。这一日入夜时,设供桌于院内、呈卍字形摆放并点燃二十八盏糕灯,代表二十八星宿,民间称之谓"保留绣",供面制如意、面茶等。
1、糕灯:用软黄米面即制糕的面蒸熟,揉好后捏成顶部凹陷的灯盏,在凹处插灯芯,倒入麻油。祭祀后第二天置笼内蒸热蘸糖食用。
2、面茶:将白面或高粱面放铁锅内炒熟,加入适量水、豆腐、粉条、黄豆、花生米、咸盐等,煮熟后稠稀适中即可食用。
填仓日
正月二十为小添仓日,二十五为老添仓日。又称“填仓日”、“天仓日”。西汉淳于衍,曾做过粮仓官,为人心直,遭人陷害,判死刑入狱,经女儿上诉而赦免。后人为纪念他,将正月二十和二十五日是为添仓日。
添仓日,家家户户要制作“元宝宝”、“布袋袋”,入祀后设供于水瓮上,铺灯烧香,供奉“仓官”,供以专制“元宝宝”、“布袋袋”、“如意”。供者要口中念祷:“仓官来,添仓来,粮食元宝添到咱家来。黑小子,赶车来,粮食元宝赶到俺家来。”这一日,家家都要将水瓮里的水添得满满的。意在仓官保佑,新的一年,财源茂盛,粮食满仓。
元宝宝、布袋袋:将发酵好的面团,揪一块捏成皮,包入红糖或白糖加白面粉做的馅,捏成形似元宝、粮袋状,经烤或蒸而熟即成。
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载:“宵节时街上设松柏棚、多祭三官神。张灯火,扮社伙,以天官赐福。”多少年来,元宵节是一个十分红火热闹的节日,沿街各商号、店铺早几天就已将富丽堂皇的宫灯、喜气洋溢的大红灯笼、吉祥物、鲜彩亮丽的招牌等高挂在门上,各家各户也都要制作花灯,门口、院内灯火更旺。以村社、民间团体组织的传统节目,如龙灯、旱船、高跷、抬阁、背棍等游街表演。这一天晚上,乡村城镇,灯火辉煌,观灯人群熙熙攘攘,直到深夜。
元宵:正月十五家家食用元宵,意在祝一家团圆和睦,并借以表达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的心愿。在平遥当地人们习惯食用甜味元宵即:红糖或白糖、青红丝、梅桂、果仁、芝麻等制成馅,切块,表面浸水,用筛滚的办法使其在滚动中粘连软大米面,滚一层浸一次水,逐渐成形后,在上面点一滴真红水。食用时有水煮、油炸、拔丝等各种方法。
抬头日
二月二日为龙抬头日。传说中龙王爷是司管向人间降雨的,人们为了求得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定每年二月二日为龙抬头日。这一日家家都要吃发糕俗叫黄日,上面必须嵌上黄豆。“玉龙降而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告想重登灵宵阁,金豆开花方可归”。这一首相传至今的诗,可能会让人们与发酵吃“黄日”、“金豆”联合起来。
发酵:将玉米面加水调成浆糊状,发酵后经笼屉蒸熟。食用时非常松软、香甜。
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一个传统的节日。它既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又与寒食节日相连,久而之久两者相合且并称。《荆楚岁时记》称:“去冬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焚火三日”。所以每逢清明节,人们有焚火寒食、上坟扫墓的习俗。有着“千里赶上坟”之说。而且清明节前后三日为“百无忌日”,人们还要进行动土、打灶和房屋修葺。
每逢清明节,当地还有特殊制做食品的习俗。
1、蛇盘儿:家中有几位男人就做几个,但分为两种,结婚成家的是“蛇盘兔”,未婚男子是“蛇背燕”。揉搓成一条完整的蛇状,头置中间盘成一个圆形,上面背上一个小面燕子,即为“蛇背燕”,中间放置一个小面兔让蛇盘起来,即为“蛇盘兔”。民间有“蛇盘兔必定富”的说法。
2、燕儿:为家中所有女性每人做一个“燕儿”。制做时将发酵的面团取三小块,分别捏成三个燕子状,眼睛用红高梁嵌入,再将三个燕子并排连在一起,用面绳围住,即为一个完整的“燕儿”。蒸熟后用真红水点缀。
端阳节
五月初五为传统的端阳节。当地俗称“端午”。这一天,民间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香袋、门上插艾和菖蒲的习俗。相传古代诗人屈原这一天忠烈殉江,后人为纪念屈原,身佩香袋,让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香溢世,流芳千古。喝雄黄酒、插艾和菖蒲,人们认为有“避恶除害”,灭虫防病的作用。
1、粽子:又叫角秃。将糯米或软黄米放在冷水盆中浸泡3-5天,使其发酵。将苇叶洗净,用两三个苇叶圈成尖角袋形,倒入适量泡好的糯米,中间夹入两个红枣,包成四角棱形,用麻边条状植物捆好,入锅在沸水中煮二个小时,即熟。食用时将苇叶去掉,加白糖食用更好。苇叶清香,醇香可口。
2、雄黄酒:每逢端午节家人团聚时,定要喝雄黄酒,认为喝了雄黄酒可消除凶神恶煞,据《本草纲目》载:“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燥湿,杀虫祛谈功效。”人们习惯用雄黄酒在孩子们的额头写上“王”字,以避邪防病。
3、端鼓日:端午节家家要做“端鼓日”,既是这一天食用的蒸食,又是与粽子一同敬神的食品。制作方法是:将发酵好的面团取一块揉搓成约30厘米的条状,从两端向中间并排在一起,再在中间的顶个捏一个尖即成,蒸熟后用真红水点缀。
中秋节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我国传统合家团圆的节日,故也称“团圆节”。
平遥民民间习俗
八月十五团圆日,月饼相送团圆意。中秋之夜安家宴,团圆子女赏月谈。
大小团圆时令果,家家设供于院内。奉灯上香燃鞭炮,明月高挂拜后爷。
注:平遥方言称月亮为后爷或后天爷
中秋节的来历有两个版本的传说:
第一个版本的传说是,东汉时期起,五胡乱华数百年,屠杀汉民无数。到东晋永嘉年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就是说,中原大乱南迁的汉民超过了半数。中原北方地区只剩汉民不足400万,而进入中原北方地区的胡人就多达500万以上。胡人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劫财无数,掳掠汉女十万,夕则奸淫,旦则烹食,千女投江,易水为之断流,以汉为“羊”,杀之为粮。留在北方的汉民命运很悲惨,地位竟连野兽都不如,就连汉民生活用菜刀都实施“七家一刀”制,汉民只能用手做圆饼食用。有一位名叫冉闵的,为了联合汉民,奋起抵抗胡人对汉民的残暴行为,在现在的晋中一带发起了“杀胡令”,人们就将写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众民齐心杀胡人”的“杀胡令”夹入这种圆饼之中,在汉民中传播。到八月十五月正圆时,中原汉民同时响应,仅一夜之间,就杀胡人十之七八,所剩向北逃去。 据传,冉闵死后被安葬在今天的平遥县与沁源县交界处,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和汉民团结一心杀胡人将胡人赶出中原的日子,逐形成了每年中秋八月十五为传统团圆节。
第二个版本的传说是,元代,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平遥籍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杀达子”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杀达子。到了八月十五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顺利成功。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宋书《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族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月饼”一词,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也就是说,中秋节始于唐盛于宋。又据《晋纪》:“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 ” 根据史书,显然第一个版本的传说是符合“中秋节”来历的说理,而第二个版本的传说,就有使用期早于发明期之嫌了。
重阳节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易经》又“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敖,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这一天,当地老百姓有蒸“花糕”祭天地的习俗,以前人们还讲究登高、赏菊、喝菊花酒。近些年定为重阳老年节。
九月,既是黄金季节,又是丰收之时。时逢佳节,置身高处,极目远望,漫山遍野的山花,金黄的果实,各种绮丽风光尽现眼底,面对祖国的锦绣河山,顿觉心旷神怡。因此,重阳郊游登山,文人相聚,饮酒赋诗,对于丰富文化生活,增强体质,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有一定的意义。
花糕:用发酵好的白面团或白面与玉米面混合成团,先取一块小面团捏成图形底座,再取一块小面团捏成有叶有花瓣的面花,叠放上面,中间夹红枣,上面嵌红枣,蒸熟后用真红水点缀。
送寒衣节
十月一日,为送寒衣节。这一天,平遥民习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谣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十月为孟冬。十月一日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
平遥民习送寒衣时,讲究傍晚妇女在十字路口奉烛上香,在地上画一圈,将冥币、纸活放入圈内焚烧,称呼已故的亲人,并念叨“给你送寒衣了,请你收好”用意是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以免被那些无人祭祖的孤魂野鬼抢去。凡属送给亡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尽,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
冬至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曰“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实质上相当于今天的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称之为“亚岁”。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冬至,平遥民习家家户户都要吃羊肉胡萝卜馅的饺子,民谣有“穿上姑姑做好的裤,有钱莫钱吃羊肉爵,赶不号槐跌吃爵儿,冻掉耳朵莫啦人管”
注(“饺子”平遥方言称“爵儿”译音 “赶不上”平遥方言称“赶不号”译音 “回家”平遥方言称“槐跌”译音“没有”平遥方言称“莫啦”译音)
传说,古时有一位男童叫爵儿,父母双亲去世,无依无靠,远走他乡去寻找姑姑。半路冬季来临,因无衣遮寒,被冻而死,男童死后转生为一种无名鸟。继续寻找他的姑姑,冬至这一天,男孩的姑姑在家中,忽听外面有姑姑裤、姑姑裤……的呼叫声,姑姑到外面查看,只见有一不知名的鸟儿、落在院内树上凄惨的哀叫,当见到她时就坠地而亡,姑姑想几载未见侄儿,是不是哥嫂或侄儿有难,就远去哥哥家看望哥嫂和侄儿,可是哥嫂已亡,唯一的侄儿在寻找她时被严寒冻死。姑姑思念侄儿,为了不使侄儿亡灵挨饿受冻,每年冬至将白面擀成面皮,腹中包馅,取名“爵儿”并给侄儿做好棉裤。
东汉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