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遥特色小吃


碗托则

民谣有“平遥三件宝,熟肉、碗饦儿、案案糕”。平遥碗脱子是驰名三晋的地方名吃,精素不腻,风味独特。闻之喷香扑鼻,见之唾涎欲滴,食之美味沁心。既可小尝,又能饱吃;既能便食,又可上筵。夏季冷调,清凉爽口;冬季热炒,温和舒身。是一种常吃常想、百吃不厌的理想佳肴。

清光绪年间,城南堡著名厨师董宣总结前人经验,创制出色、香、味俱佳的平遥碗脱子。相传光绪二十六年(1900),慈禧太后从北京逃往西安时路经平遥城,品尝过董宣做的平遥碗脱后,赞不绝口。赐予重赏。随之,平遥碗脱子名气倍增。

平遥碗脱子是一种蒸食,制作方法独特,历经近百年,深受群众喜爱。新中国成立后,董宣的第四代传人董兴旺(乳名三疙瘩),继承了祖辈的传统工艺,在实践中根据群众的饮食口味,进一步改进了平遥碗脱子的用料和制作方法,将原来用荞面制作,并加韭菜、虾米,改为用白面制作,并去掉韭菜、虾米,加入油、盐、葱花,制作时,先将精白面用温水按一定比例调成糊状,加入适量油、盐、葱花等佐料,由稠到稀调匀,盛入小碟内,上笼蒸熟。待出笼凉冷后,脱碟而成,呈圆形,色淡黄。然后将碗脱子一一依次迭加放入笼箱内,互不沾连,折卷不断,光滑如鱼。改进后的白面碗脱子,色雅、光亮、纯净、卫生,质量明显提高。食用时,分冷调、热炒两种。冷调时用刀将碗脱子切成条状置入盘内,加醋、蒜泥、芝麻浆、大料水、辣椒面、香油等调料,调匀而食,凉爽可口。热炒时先将炒瓢加热,放入熟猪油或麻油,据火候加入葱蒜,然后将切成条状的碗脱子倒人爆炒,再加入山药蛋丝或黄豆牙,烹以酱油、醋、大料水等调料,香味四溢,引人垂涎。

董兴旺(三圪塔)的碗脱子闻名省城,在平遥更是无人不晓。80年代市场开放后,董兴旺将祖传工艺和自己创新的方法又传给了儿子和侄子董守义。一家人在城内三处设摊,顾客川流不息,座无虚席。家里的批发商更是门庭若市,来来往往。产品除满足本县需要外,还销往太原、榆次及周围邻县。近年来,加工出售碗脱子的作坊和摊点逐年增多。平遥古城内外各条大街及车站周围,布满出售碗脱子的小摊点。城乡庙会、集市上,碗脱子小摊随处可见。来平遥古城旅游的客人,无不慕名品尝平遥碗脱子的鲜美滋味。

酥梨

平遥东南部为丘陵地区,海拔800至1000米,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地肥水美,绿树成荫,是晋中的“林果十强乡镇”之一。由于昼夜温差较大,果品养分积累较好。特别是近几年来,以科技为先导,在果品生产中大力实施深翻扩穴,穴贮肥水,生物覆盖,疏花疏果,人工授粉,铺反光膜,果品套袋等十几项科技组装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果品质量。作为平遥古城的特产的套袋酥梨1996年荣获省首届优质水果展评会“银质奖”,国际果品及技术设备展览会优质产品奖”。1999年,在“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被认定为名牌产品。套袋酥梨以其表面光洁,个大丰满,多汁酥脆,营养丰富和无公害等几大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豆腐脑

豆腐脑平遥风味小吃,以其经济实惠、方便适口的特点、历数百年而不衰,至今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平遥豆腐脑别具特色,以其“打卤”见长,把好的粉条、黄豆、淀粉及各种调料煮制而成的卤汁。售卖时,将铜锅架在笼圈套盒里,下置木炭火盆以保温。食时,浇上铜锅里的粉条、黄豆、卤汁,后将一勺脑豆腐盛入碗内,真是鲜嫩可口,香气四溢,食毕浑身暖烘烘的令人留连忘返。

黄酒

黄酒用糯米酿成,其香味浓郁醇厚,酒性温和,既是一种妇孺老少皆宜的低度饮料,还是理想的烹饪调料,据分析黄酒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黄酒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数倍,为世界营养酒类中所罕见。因此人们称其为“液体蛋糕”。经医学证明,黄酒具有健脾、益胃、舒筋、活血之功效。

长山药

又名怀山药,是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洁白的长山药制品长山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经加工后是健脾、养胃、益气的滋补药品。外国人把长山药称为“中国人参”。不仅如此,它可以起到人参起不到的作用。人参燥热,青年人不宜服用,但长山药老年人、青年人和少年儿童都可以服用。在筵席上常见的拔丝山药、蜜饯山药等佳肴,更是独具特。

平遥长山药是与平遥牛肉、推光漆器齐名的土特名优产品之一,以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而著称。长山药是药食两用的薯蓣科植物,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历代药典中皆被视为健身、扶脾、养胃的上等滋补佳品。长山药性温不火,营养丰富,青年、老年、妇女、儿童、婴儿均能食用。据化验,长山药中富含蛋白、淀粉、还含有钙、镁、锌、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长山药既是药典佳品,又是纯天然、无公害、高营养的绿色食品。平遥长山药多年来出口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市场,被誉为“中国小人参”。长山药,又叫薯蓣和怀山药,是薯蓣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山西省平遥、太谷等县盛产,每年可提供商品山药20万公斤左右。平遥县岳北村生产的长山药,条粗条长,皮薄质细,在晋中一带很有名气。《神农本草经》上说:“薯蓣味甘温,主伤中,补虚赢,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味健身、健脾、养胃的滋补药品。

平遥牛肉

平遥古城是中国牛肉之乡,平遥牛肉是产于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的全国名品名产。

上世纪50年代平遥牛肉因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一首民歌(《夸特产》第一句:平遥的牛肉太古的饼,清徐的葡萄甜个盈盈……)而家喻户晓,如今,靠发展旅游再次扬名的平遥牛肉已经成为了晋商文化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发展简史

在明清街,三步一铺、五步一店的牛肉铺成了古城的一道风景。据史料记载,平遥的牛肉加工业起源于明代,到清朝道光年间,平遥的雷金明在城内文庙街开设“新盛雷”专号,改进了屠宰、腌渍、烹煮的工艺,加工的牛肉色泽红润,不咬自化,当时就有不见其物、便闻其香的美誉,而平遥牛肉声名鹊起,则是靠着遍布全国的晋商票号。票号的掌柜到全国各大城市上任的时候都要给地方官送礼,其中送礼带的东西就有平遥牛肉,各大城市的地方官吃了平遥牛肉,都感到非常好吃,这样平遥牛肉随着平遥票号的兴盛而名传全国各大城市。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嬉逃难到平遥,品尝到平遥牛肉的鲜美,责令地方官每年进贡,平遥由此出现了兴盛不衰的牛肉加工业,1956年,平遥牛肉出现在全国名产食品展览会上,被鉴定为全国名产,平遥牛肉才开始走进全国市场和千家万户,同时加快平遥牛肉由手工作坊向机械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到1990年申报平遥牛肉商标的加工企业达到上百家,但是由于没有保鲜设备,大多数是冬季生产,夏季不生产,产销量依然很低。

平遥牛肉历史悠久,起源于汉代,明代已负盛名,清代享有很高荣誉。嘉庆帝亲赐平遥牛肉为“人间极品”。清朝末年,随着平遥商业、金融业的空前繁荣,平遥牛肉经商人带到全国各地,从而使平遥牛肉誉满华夏,平遥城乡牛肉铺、牛肉作坊也逐年增多,平遥牛肉进入了鼎盛的发展时期。

特色

平遥牛肉,传统制作工艺独特,从生牛屠宰、生肉切割、腌渍、锅煮等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到用盐、用水以至加工的节气时令等,都十分讲究。依靠当地特有的土壤、水质、气候、人文等因素,采用考究的选料方法和独特的腌、卤、炖、焖制作工艺,所产牛肉,色泽红润,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醇香可口,营养丰富,具有扶胃健脾之功效。经国家肉类食品质检中心检测,平遥牛肉钙、铁、锌含量分别比一般牛肉高127%、59%、32%,维生素均比一般牛肉高。

获得荣誉

平遥牛肉建国后屡获殊荣: 1956年在北京全国食品博览会上被评定为“全国名产”;荣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银奖;获首届国际中小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展览暨合作洽谈会优秀展品奖;1993年10月,平遥牛肉企业被国家贸易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牛肉品牌企业均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莜面栲栳栳

这是平遥古城很有名的一道面食,它的工艺非常讲究,外观好看,口感劲道。栲栳栳主要有两种吃法,一种是将栲栳沾卤子吃,卤子一般都是用肉、土豆、茄子等食材勾芡而成的酱料。另一种就是直接切开炒着吃。莜面栲栳栳一定是你不可错过的美食之一。

平遥水煎包

水煎包是平遥地区的名小吃,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水煎包的个头虽然不大,但是却非常好吃,平遥的水煎包制作方式不同,步骤严苛,煎出来的包子外皮金黄,口感相当酥脆,平遥水煎包的馅料很丰富,有羊肉馅、猪肉馅,牛肉馅等等,搭配着素菜,口感香浓,水煎包底部金黄,皮薄馅足,鲜嫩多汁。

泡泡油糕

泡泡油糕在平遥也是必吃的,名气绝对不比水煎包差,一般的泡泡油糕的馅是枣泥或者豆沙做的,用油炸,外观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香甜酥脆。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吃甜食的人,玩去哪可以尝一尝,这道小吃是平遥古城到处都可以看到的街头小吃。

剔尖

剔尖也被称为拨鱼和剔拨股,剔尖是山西面食里面很具有人气的一款,平遥人最喜欢吃剔尖。剔尖也被叫做“用筷子拨出的面条”。剔出一般是中间圆润,两边比较尖,用筷子沿着碗边剔面,操作方法都是有讲究的,吃起来口感劲道,非常爽口,它的荤素打卤又香又滑,风味独特。

馏圪蚪

馏圪蚪是一种好吃的粗粮面食,主要的制作原料就是高粱面,溜圪蚪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这是当地的一种特色面食,做法简单,将高粱面用温水和面,和成面团之后用擦子擦成圪斗,然后放在笼屉内,一定要用开水蒸,大概20多分钟之后,就可以出锅了,吃的时候用油、盐、葱、蒜等爆炒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