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清市名胜古迹


A级景区

临清葡香园 2A

葡香园位于临清市市区东部,温泉路东首北侧,建于2001年,占地面积20余公顷。是临清市唯一的设备完善,功能完善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是一处集吃、住、行、游、购、娱和观光农业、休闲渔业、采摘林业为一体且突出葡萄特色的综合性游览观光度假胜地,园内果实可无偿品尝。

园内有30余亩湖面,10个果园,三处葡萄园,有竹林、杨树林、葡萄长廊,假山、榕树形象逼真,可谓园中有园,水中有船、鱼翔浅底、仙境人间。

舍利宝塔 2A

临清舍利塔位于山东省临清市先锋路街道办事处大桥村,城北卫运河东岸,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建筑巍峨,古朴壮观,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临清舍利塔九级八面。楼阁式,通体近垂直,仿木结构,刹顶呈将军盔形,属省内仅见,基座八面,每面长4.9米,底面积为186平方米,其空间面积可达7000方米.外檐仿木结构。檐为陶质仿木出挑斗拱。转角斗拱下垂陶质莲花垂柱。斗拱下部镶嵌陶质“阿弥陀佛”四字:门楣上镌刻“舍利宝塔”四字:进入塔室,各层辟有转角形石质梯道,可迂回逐层攀登至顶层。各层为穹隆顶,顶上拖龙骨架,地面平托金丝楠木楼板、平面铺青砖,每层辟八门,四明四暗。各层塔心室内皆有刻石,画像镶嵌壁上,宝塔中心部位原有金丝楠木通天柱,上至塔刹下直落地宫,以承托每层平面负荷,此作法当属宋代遗风。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显于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古沙洲森林公园 2A

公园规划范围包括临清银杏大观园及周边营子、瑶坡、薛店三村的古梨园、古杏园、老苹果等,为临清市黄河故道集体林集中分布区。公园位于临清市城区西南10公里处,界于临冠公路(S260)和临馆公路(S315)之间,涉及面积3000多公顷,规划精品园区面积800公顷,该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82%。精品园内自驾观光旅游线长达21公里,步行线32公里。

精品园区有临清市黄河故道银杏大观园、古梨树、古杏树、老苹果林等果树集中分布区。区内保留着大量的古梨树、古杏树等古树资源。据临清市林业局初步调查,公园规划范围内现有古树群八处,保留各类古树4万余株;其中:500年以上的古梨树400株、古杏树210株,300百年以上的古梨树3500株、古杏树614株,百年以上的古梨树19500株、古杏树17110株遍布园区。园区赏花期(山茱萸-—古杏树—桃树-梨树—苹果树)长达60天,采果期(麦黄杏-五月鲜桃-红嘎啦苹果-水蜜桃-黄金梨-红富士苹果-银杏-柿子-山茱萸等)长达180天,为平原地区罕见的古树集中分布的百果园区。

临清中华海棠园 2A

景区位于临清魏湾镇,始建于1998年,占地面积1020亩,是一家集种植、销售、观赏、休闲、餐饮为一体的旅游景区。中华海棠园是江北最大海棠园,经过多年的适应性试种和筛选,精心选育出了一批适应我国北方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花、叶、果俱佳的彩叶观赏树种180多个。主要以北美海棠为主,另有碧桃、楸(qiu)树、梓树、丁香灌木、红王子锦带、粉公主锦带、欧洲雪球、红瑞木、各种梅花等花木。

中华海棠园常年免费开放,春季繁华似锦、夏季彩叶艳丽、秋冬季树上缀满了各种色彩的果实,令人赏心悦目,植被类型绚丽多彩,竞相掩映。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运河钞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运河钞关位于临清市城区内运河旁,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也是目前仅存的一处运河钞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运河钞关始设于明宣德四年(1429),宣德十年(1435),临清钞关升为户部榷税分司,由户部直控督理关税,下设五处分关,直控督理关税。万历年间征收税银八万三千余两,多于京师崇文门税关,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运河漕运停止,钞关署治遂废。

临清运河钞关为一组建筑群,自运河而西依次为河口正关、阅货厅、“国计民生”坊、关堞、仪门、正堂等。南北三进院落,置设穿厅、船料房、鼓铸坊等,占地四万平方米 ,厅堂坊舍室四百余间。占地东西长130米 ,南北宽96米 。现存两进院落,前院为公署办公区,后院为仓储区,南部住宅区现大部分成为民居。主要古建筑为仪门、南、北穿厅、科房、船料房等80余间,面积六千余平方米。此外尚有原钞关官员住宅若干,保存较好。建筑大都为硬山建筑,青色灰瓦屋面。

临清运河钞关是目前全国仅存的运河钞关,对研究当时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城市发展均具重要价值,是研究漕运历史、封建社会经济关系、社会形态的重要实物资料。同时它还是明代万历年间王朝佐反税监斗争的历史见证,也是著名小说《金瓶梅》一书中多次描写的一处重要史迹。

临清鳌头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鳌头矶位于临清市先锋路街道办事处吉士口街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的结合处,是一组结构精巧、古朴典雅的楼阁式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是会通河和通惠河的连接处,为了调节水位便于航运,临清城内有很多段运河和古闸桥。鳌头矶之名缘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当年的会通河在靠近卫河附近分为两支,分别在南北两处流入卫河,因此,在会通河与卫河之间形成了一块周围环水的狭长陆地,人称“中洲”。鳌头矶处中洲突出之地,明代正德年间在此叠石为坝,状如鳌头,两支运河上的四处河闸象鳌的四只足,广济桥在鳌头矶后象其尾,明代临清知州马纶为观音阁题名曰“独占”、“鳌头矶”,明代书法家方元焕书,以赋予其“独占鳌头”的意境。现尚存古建筑一组,周围楼阁环抱。北殿称“甘堂祠”;南楼名“登瀛楼”;西殿曰“吕祖堂”;东楼谓“观音阁”。阁建于楼上,呈方形,正檐挑角,木隔落地,玲珑别致。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得体,玲珑纤巧,古色古香,是明代北方地区典型的木结构建筑群。明清两代,运河漕运鼎盛之时,文人骚客常登临楼阁眺望运河,见船来舟往、帆樯如林,即寄情抒怀、赋诗唱和。鳌矶凝秀遂成为运河繁荣时期临清的一景。

临清舍利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见上 舍利宝塔

清真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位于临清市区西北部元代会通河与卫河交汇处,俗称北礼拜寺,是一座保存教为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根据寺内碑刻记载,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了。此寺占地面积约2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由东西轴线排列,依次为甬道,牌坊门、望月楼,沐浴房,南、北讲经堂,南、北角楼,正殿,后殿,影壁,后门等殿、堂、楼、阁86间。望月楼为歇山重檐牌楼式建筑结构精巧,玲珑别致。门楣正面镶毛泽东手书“清真寺”匾额。望月楼后面悬挂两块匾额,一块书“正意诚心”,一块书“彝伦攸叙”,系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名人书写。现存更楼、月台、正殿、传屏、北讲堂等大小房屋80余间。正殿前半部为四阿庑殿顶,正脊两装有鸱尾, 后部为重檐,结顶呈山字形。中为八角攒尖顶,后出抱厦,两侧各掩一四角攒尖顶。坡度比较大, 森然耸峙,错落有致。整组建筑除个别建筑形式透露着外来气息外,基本上属于当地回族建筑风格。始建年代无考,明嘉靖四十三年重修。1992年,被批准为省级保护单位。

临清清真寺建筑规模宏大,几近宫殿。山门、东讲堂雕梁,挂落上平雕、圆雕、透雕颇具徽派风格;建筑构件吻、走兽、仙人、套兽脊块、瓦当等又尊伊斯兰教无偶像崇拜全部嬗变为花卉纹饰。壁画、圆光、匾额、瓦联等既有《古兰经》、《圣经》箴言,又融汉文化《论语》、《中庸》、《易经》精髓,书体既有汉文化的楷体、行书,又有穆斯林库法体、波斯体,质朴相融,相得益彰。建筑风格既具有伊斯兰宗教建筑特点,又更多地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风貌。在鲁西北地区可称寺庙之冠,充分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又体现出中华各民族大融合、大团结的优良传统。

清真东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寺,与北寺遥相呼应,是著名的临清三大寺之一。始建于明代成化元年(1465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建筑有大门、二门、穿厅,正殿、对厅、南、北讲经堂、沐浴室等组成。正殿为宫殿式造型,殿顶呈凸字形四角飞檐,门为落地格扇。殿内松木地板,悬阿文经字匾六块,水彩各形阿文通天木柱八根。尤为珍贵的是殿内至至今保存30副绵纸壁画,为国内同类建筑中仅见。绵地壁画与中国传统建筑中麻刀灰抹墙不同,而是采用羊毛闷灰抹墙,然后在其上创作壁画,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壁画与其他寺庙单线平涂技法明显不同,具有宣纸洇润的艺术效果。几百年色彩不褪,墨分五色,栩栩如生,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特殊贡献,极具研究价值。殿内圣龛两侧为阿文圆光,左侧字意为:“你们进入穆斯林行列吧”。右侧字意为:“你们进入主的乐园吧”,殿堂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对厅面阔三间,进深二间,落地格扇,六门相连,八角两窗,前有门楼彩绘精雕,造型别致。上悬古匾三方,为“万化朝真”、“一本万殊”、“道有统宗”。整个建筑融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伊斯兰文化为—体,是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精品。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大宁寺 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大宁寺,坐落在临清商场街,卫运河东岸,始建于宋朝,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毁于火,后重建。明嘉靖、万历,清乾隆,民国多次增建、续修。全寺原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殿、堂、室百余间,寺院平面呈纵长方形,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佛殿、戏楼、大雄宝殿、伽蓝殿,东西两侧辅以对称禅堂、斋堂,是壮丽于诸刹的建筑群。大宁寺门楣匾额“大宁寺”,原为乡贡士方元焕所书,后毁于兵燹,现存匾额为民国十七年(1928年)县长马锐补题,字径尺半,饱满遒劲。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该殿为临清现存唯一完整的佛教寺观古建筑。有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大宁寺稳重长老重修大雄宝殿碑记》,记载当时“环四周为市廛,金银线布,贝玉珠玑堵积如山”的民间商业繁荣景象。《临清州志》中记载有谢榛和朱彝尊等人吟咏游览的诗篇。

1992年,临清市政府为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房地产政策,满足广大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将大宁寺归还佛教协会管理使用。2011年6月份,经聊城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和临清市民宗局、市文广新局批准,在坚持“保护文物古建筑原貌,不破坏文物价值”的原则基础上,对大雄宝殿顶部及墙体进行修缮。经过多次维修扩建,目前全寺面貌焕然一新。大宁寺被列入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对临清参与大运河申遗活动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其他名胜

临清凤凰岭

位于临清市城区内。当年,乾隆皇帝沿运河七下江南,路过临清,曾在此题榜作联,赋诗弄墨。此处原有一座建筑称‘无为观”。乾隆三十年(1765年),他给无为观题“福佑津途”作榜,题“双闸节宣资利济,三元调燮协宁居”作联。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南巡又来到这里,看到这里景色宜人,竟引得他走下龙舟,漫步在岭上。从此,此岭便赢得了凤凰岭的美誉,并以“凤岭钟英”而列入临清十六景名册。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先后撰书《临清叹》、《临清歌》著名的长篇诗文,并刻石立于凤凰岭下。诗文开篇两句写道:“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乾隆多次为“无为观”题诗,并书写上石。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于岭下建进德分会(当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倡办的为士绅聚会之所)为纪念在临清倡办义学的千古奇丐武训先生,建造了一座五楹二十四柱歇马迥廊式大厅,名为“武公纪念堂”,移鳌头矾前之木牌坊立于对面,并于大厅东侧修建砖木结构,囗尖顶,亭子两座,名为“武公纪念亭”,使凤凰岭下颇饶古致。

在凤凰岭南侧,有一座小碑林,共有碑刻上百通,其中不乏名品,除乾隆御碑外,还有清代大书法家翁方纲摹米芾书“宝藏”碑,明代王朝佐烈士碑,唐吴道子画关羽像刻石,是典型的“铁线描”,价值颇高。另外,还有唐代白玉石佛造像,后唐孔谦墓志铭,临清增广学额碑,明代书法家方元焕草书开元寺碑等,其碑刻内容及书法艺术,常使观者驻足。

而今,凤凰岭已是供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公共场所。早在建国之初由人民政府命名为“大众公园”,引种了大量南竹雪松、奇花异卉、松柏碧桃、丁香藤萝,使园林气氛浓郁,景致日臻秀丽。春来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冬至仍见竹影婆婆、柏洞森森,“绕堤尽是苍烟护,幽序曲谢碧水环”,不愧凤岭钟英之佳誉。

临清龙山森林公园

位于临清市区西南部,城南运河东岸。明永乐十五年(1417),鳌头矶北侧元代运河淤塞,遂开挖会通河南支自头闸入卫,挖出的泥土集中堆积起来。此后,运河每年疏浚,清出的泥土便累积在土山上,经400多年的堆积,终于形成了鲁西平原上最大的人造土山。原来山上建有六角单檐式小亭,名观化亭。旧志称“南亭观化”,为临清10景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龙山辟为“龙山公园”。近年来,在山上建起了卧龙亭、望岳亭,山下建有3座古色古香的望月亭,并广植树木花草,修筑游山小道,辟为龙山森林公园。

五样松

五样松在临清市城东陈家坟村东北、“锦衣陈氏茔”内。传为明永乐年间所植。树高16米,树干围长1.9米,树冠形如巨伞,枝干虬突,冠盖如伞,味香过檀。1935年《临清方志》载:“陈家坟村东陈氏茔内,有松一株,黛色参天,蔚然深秀”,“老干轮囷,实为巨观”。以“东郊孤松”之名,列入“临清十景”。

其叶有米粒、竹蔑 、针、刺、喇叭5种形状,故称“五样松”。有人说此松为五种松柏苗扭结,日久成为一体,故生五样叶。亦有人说树本身就是异叶之品种,属松柏科。此松在1943年、1969年曾两次内燃,历时80多天,树干腹空,枯枝增多。1987年,市城管会筹款万余元,垒砌台阶石栏,加以修整养护,古树又换新颜。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位于临清市青年路中段。张自忠,临清市唐园村人。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率部与日军血战。1940年5月,在湖北宜城壮烈牺牲。

为弘扬其爱国精神,中共临清市委、市政府于1998年10月建成此馆。馆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建筑为仿古式,典雅大方。纪念馆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厅,正面悬挂着毛泽东同志的手书题词:“尽忠报国”。西面厅壁是象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的卢沟桥大幅照片,东面厅壁是张将军殉国处的家宜城十里长山全景照片,照片中有张将军殉国纪念碑。第二部分是张将军生平事迹图片陈列。展室是回廊形,展带约80米长,分十个部分,依次为将军家世、少年时代、投笔从戎、长城抗战、冀察从政、抗日功勋、壮烈殉国、共悼国殇、道德风范、人民共仰。第三部分是名人碑廊,是由临清清渊诗社在将军百岁庭辰的时候向全国征集的书法作品,然后刻制石碑,镶嵌在碑廊上,共有50余块。

其中李先念、彭德怀、朱德、楚图南孙起孟、赵朴初、郑洞国、顾廷龙、柳情、沈鹏、季羡林、孔德成、江树峰等名家墨宝,对瞻仰者有强烈的启迪与教育作用。 。展厅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幕厅,其中陈列有毛泽东为张自忠题写的"尽忠报国",以及张自忠牺牲地湖北宜城十里长山、抗日战争爆发地北平宛平卢沟桥的巨幅照片。第二部分为张自忠生平事迹展览,展有2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和部分文字资料,系统地介绍了其功绩。第三部分为张自忠纪念碑廊,共收入朱德、董必武、李先念、郭沫若、李宗仁、孔德成、季羡林等题词碑刻50余块。第四部分为张自忠故里碑亭。该馆已被列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季羡林先生纪念馆

季羡林先生纪念馆坐落在临清市区南部的运河文化中心东南、古运河畔。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1911年8月6日生于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少年时期在济南读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5年10月回国。1946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并任首任系主任。这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东方语文系,培养了大量东方学专业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对外宣传、外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季羡林1950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0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84年起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名誉副主任。曾担任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2009年7月11日因病逝世。

为弘扬季羡林先生的治学精神和爱国情怀,临清市委、市政府于2008 年8 月筹建季羡林先生纪念馆。2010年4月落成开馆。

纪念馆建筑面积3341平方米,馆名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纪念馆外形简洁大气,体现了季羡林先生一生简朴的风格。馆内分上下2层。第一层重点展示季羡林先生的生平事迹。共分为童年时代、济南求学、负笈清华、留德十年、学术生涯、故土情深、高山仰止7个部分,展示100多幅图片资料和部分文字资料,全面反映了季羡林先生学术生涯及辉煌成就。第二层重点展示季羡林先生的收藏和学术研究。共分书籍展厅、手稿展厅、证书展厅、书房再现、研究中心、多媒体展示厅等6个部分。

整个纪念馆以季羡林先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历程和辉煌的学术成就为主题,充分体现一位学界泰斗严谨的治学风格、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展示了季羡林先生朴实谦虚的高尚品格以及他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赤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