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古城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榆林市,东依驼山,南凭榆阳河,西临榆溪,北踞红山。明成化年间,延绥镇巡抚余子俊将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卫以后,曾多次修建。
榆林古城也被称为驼城、榆阳镇,古城位于榆林市的核心地带,历史上的古城处于一片黄沙大漠之中,明代这里曾是九边重镇之一的延绥镇驻地,“北台南塔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是对古榆林城的最好描述。
“北台南塔”是指城北的“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和城南的凌霄塔。“六楼”指座落于城内大街有“一串珠”之称的古楼阁:四方台、万佛楼、新明楼、钟楼、凯歌楼和鼓楼,由于这些古楼阁下车辆皆可通行,因而有“六楼骑街”之美名。
榆林城南凌霄塔高耸山颠,城北镇北台雄踞大漠,城内以大街为轴线,六座楼阁犹如璀璨夺目的明珠,贯穿南北,组成古城一大人文景观。在长仅1.5公里多的街市上,竟然有如此密集的楼阁建筑,不但在三秦大地近百个县市中绝无仅有,即使在华夏2000多个城市中,亦属罕见。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只有新明楼、鼓楼和万佛楼三座楼保留下来,而且损坏严重。为了再展古城雄姿,榆林市先后投入9500万元,维修了三座被毁坏的阁楼,新建了鼓楼、凯歌楼、四方台三座楼。目前,“六楼”修复工程基本竣工,古城榆林再现了“北台南塔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雄姿。
榆林城内六楼骑街而过,长街短巷纵横交错,青砖灰瓦、高墙低檐十分考究的民居四合院遍布全城,与北京的四合院十分相似,这就是榆林城一向被誉为“小北京”的缘由。榆林古城从始建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扩建。
现在的榆林城俨然已是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如今只保留下了部分古代城墙。曾经贯穿古城的步行街和六座阁楼(鼓楼、凯歌楼、钟楼、星明楼、万佛楼、文昌阁),皆是依照原样重新修建的。
虽说少了历史的厚重感,但登楼俯瞰,或漫步于步行街上,仍能感受到浓厚的古城风貌。
说起榆林之名的由来,据说在唐宋时期这里有大片的树林,估计其中以老榆树为最,于是乎被当地土著称呼为“榆林”。不过,据最新的考古发现标明,榆林是战国中期的桢林县,桢”喻“贞”,“贞”即占卜之意。那么桢林通俗语义就是“占星台成林”。换句话说榆林城原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占卜城”。经过多年考古发现,榆林城东南山区现今榆阳区所属的青云、古塔、刘千河乡镇内存在着100多个战国中期的星占台,这些星占台统归桢林城管理。桢林城有城拐角9个,城门7个,16个点连线成图与魁星相似,而魁星共有16星,7个城门的连线又像北斗七星星象,是典型的魁城斗门。研究表明桢林城就是秦惠王时期用以占卜的“天国之府”,是天上的咸阳。
榆林襟山带水,北瞰河套,南蔽三秦,位居要津,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鸟瞰榆阳,城之西、北两面为毛乌素沙漠所困,黄沙漫漫,极目无垠。东南两方面为黄土高原,丘陵起伏,直达关中。榆溪河自北南来,蜿蜒于沙丘之间,经榆林城向东南,在鱼河堡附近与从横山县东来之无定河汇合,再南流经米脂、绥德,于清涧境内注人黄河。沿榆溪河及其支流两岸形成宽窄不等、长短不一的冲积平滩,是榆林长城以外居民赖为衣食之源的唯一可耕农田。明代各朝,均选良将,驻扎重兵以防御蒙古侵袭。康熙三十六年,圣祖玄烨率领大军御驾亲征,第三次征讨蒙古族准格尔部叛乱时,路过榆林时写下《出塞》诗一首,“森森万骑历驼城,沙塞风清碛路平。冰畔长河堪饮马,月来大野照移营。邮签纪地旬余驿, 羽辔行边六日程。天下一家无内外, 烽销堠罢不论兵”的诗句。
榆林城内的古建筑,可谓应有尽有,据《榆林府志》记载,光各类各级领导干部的官邸就一大堆,什么督学行署、道署、知府署、知县署、教授廨、训导廨、照磨廨、典吏廨、总兵署、中营游击署、左营游击署、右营游击署、城守营都司署、三营守备厅应有尽有。
除此之外,坛庙等精神建筑也是应有尽有,什么社稷坛、风云雷雨坛、山川坛、先农坛、厉坛、八蜡庙、府城隍庙、县城隍庙、风神霜神雹神庙、文庙、文昌祠、文昌阁、关帝庙、旗□庙、上帝庙、东岳庙、龙王庙、火神庙、马神庙、小马神庙、太白庙、河神祠、刘猛将军庙、名臣祠、乡贤祠、忠义孝弟祠、节孝祠、范文正公祠、余肃敏祠、姜□忠祠、昭忠祠、寿宁寺、圣母祠、凌云寺、戴兴寺、香云寺、圆觉寺、洪济寺、观音庵、天寿寺、龙泉寺、准提寺、定慧寺、万佛楼、鸣凤寺、榆阳寺等等更是占据了城内地盘的半壁江山。但是这些建筑大部分无存了。
如今的榆林土著们说起他们世代而居的古城,则有“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说法。所谓“南塔”指的是凌霄塔,“北台”说的是镇北台。六楼则是指城中两公里多长的中央大街上共矗立着六座气派雄伟的过街楼,倘若再加上民国初期,城内那些尚存明、清代所建官员德政、妇女贞节、五世同堂等大小20余座牌楼,如大街上万佛楼北神牌楼、新明楼北官衔牌楼、八政牌楼、凯歌楼北官牌楼、广榆城门南石牌坊及新明楼巷书院牌楼等,昔日岂不是有“三十楼”排成串的奇观?如今这六座楼阁,从北到南依次为鼓楼、凯歌楼、钟楼、新明楼、万佛楼和文昌阁,仿佛是六个兄弟,大家一块穿着开裆裤,并且裤裆四面开衩,以方便过车过人,故名“骑楼”。
倘若从空中看,更是壮观的让人拍案叫绝,南塔北台加六楼串在一条六公里多长的中轴线上,为全国古城布局中独一无二。一河之隔的山西平遥古城名满天下,城内街巷多由富商大户分散建造,财大气粗的土豪们在建造时竞相斗巧,街道虽富余变化,却显得缺乏气度。榆林城地处边陲,正所谓“中外一统,率土皆臣”,天高皇帝远的榆林更讲究中央政府对漠北的土著保持威严和慑服力,故而在建筑上建造的大气恢弘,气势磅礴奔放。
鼓楼在这六座骑楼中位置最靠北,修建历史也最长,建于明成化九年,清康熙十年(1671) 总镇许公占魁、副使高光祉重修,城堡同知谭吉璁有记。可惜于1975年拆毁。2004年又按照原样修复了,南北长22米,东西宽21.8米,高18.5米。一层城台为砖砌十字拱券结构,洞顶中央以四块大砖扯连构成穹顶中心。开四门,通四方街道,门券三丁三伏,门券上有匾额。台上建二层楼,重檐歇山顶,四周有回廊,分南北两个院子,各院均有配殿,南院有木牌楼一座,非常精巧。
下一座是凯歌楼,建于明弘治五年,据说是弘治五年二拓榆林城的南城门,故原名怀德门,到了正德年间,延绥巡抚姚镆改名为凯歌楼。十三年,武宗以巡边的名义来到榆林,改称其为太乙神宫。清同治7年(1868)毁于兵燹,戡乱之后重修,规模略胜于前。解放后曾两次维修。楼南北长29米,东西宽28.7米,高20米,城台为砖砌窑洞式,开南北向的拱券通道,门券三丁三伏,北侧门洞上有石匾上书凯歌楼,南侧门洞上刻有古坏的门字样的匾额。二层由亭台楼榭加牌坊组配成的高台古建筑,中间的主体建筑为二层,木构建筑,重檐歇山顶,分为南北两个院,各院均有东西配殿,南院还有一个小巧精致的木牌楼。楼台的四角还修建有角亭。这个雕梁画栋,美观至极的楼阁。却不知在文革中碍了哪位极左派人士的眼,于1974年将其拆毁,等到2004年才照旧样重建,并改造成为陕北民俗博物馆。
过了两座新建的四柱三洞式的牌坊就到了初建于明成化八年的钟楼,当初这种钟楼修建于北城钟楼山下,清康熙十一年(1672)总镇许占奎、副使高光祉、城堡同知谭吉璁重修。可惜道光元年初被火焚毁,1921年在原址重建,原先为民国年间陕北镇守使井岳秀生祠,后因民众反对,未铸造铜像,仅悬挂画像并供长生牌位,更名长春楼。抗战期间为了给城内居民报时,在楼顶悬挂一口大钟,改叫钟楼。
不同时期修建的建筑有不同的风采,钟楼自然也不例外,虽然我们已无从考证成化年间的钟楼是和模样了,但眼前的是座中西合璧的过街楼台,占地面积约290平方米,坐北朝南,通高约25米。东侧有大门,门顶筑过桥达二层楼。台座内夯土,外甃砖,平面呈矩形,下辟十字券洞与街道相通。券洞全部为三丁三伏,门券上有石刻横匾:北临雁塞、南控乌延、驼峰险峻、芹水流芳,均为民国榆林著名书法家李棠、白介澂等书。每一个词语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台座上建三层楼阁,楼基八边形,二三层为用水磨砖砌成的仿西式洋楼,楼身辟拱券门窗。四层是个挂着大钟的重檐八角盔顶彩亭。由于钟楼的模样不中不洋,在古老的榆林城内更显得不伦不类,但反而得到了当地民众格外的青睐和照顾,平安的度过了文革岁月。倘若登楼凭眺,芹水环其右,驼峰绕其左,榆城风光饱览无遗,场面一定蔚为壮观。
钟楼往南,原先的北大街改称为南大街,看来钟楼就是当代南北的分界点。接下来就是星明楼,又名新明楼,明代称新鼓楼、南鼓楼,初建于明嘉靖年间,嘉靖中扩建榆林城后,由于城向南展扩,原有的鼓楼便显得偏北了,即“南城初辟,一刀斗不及更漏稀闻,众议创楼一座,以为传警打更之所。”于是新建了一座鼓楼,到了清代,嘉庆二十四年、光绪元年均有修葺,光绪元年修竣后改易新明楼。此后1927年、1957年维修,1983年大修。
本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哪知却在2004年的一个黑夜被一辆来自山西的超高大卡车撞断了门梁,因怕楼塌伤人,不得不拆除,正当我们准备去吊唁的时候,却发现新明楼如火中凤凰,早已浴火重生。
楼为三层重檐木构四方形楼阁,平面呈方形,楼基分4墩,分别用大青石砌筑,基墩间形成十字通道,通道均为3.4米宽,通道接南、北、西街道。每基墩竖7根大柱,共28根大柱支撑全楼,其中各基墩内角由4根巨柱直通第三层楼的平枋,4平枋相衔构成主体框架。每层楼阁斗拱举架,形成翩翩伸展飞檐,逐层收缩;各层楼檐均用硫璃瓦兽脊布面,四周外廊环绕,木雕栏相围,架梁、额枋、棂门花窗都雕刻有花卉、鸟兽等,工艺精巧,楼顶十字歇山,四檐角攒脊向正中宝顶,全为琉璃瓦脊布顶。各层屋檐,陶瓷人物列立,采兽相对,重檐迭斗,翘尾衔首,角挂风铃,顶层搂檐下悬挂“无上高真”横匾,是清代榆林名书法家叶兰手书。第三层楼内有明万历年间的铜像一尊,据说是魏忠贤之像。新明楼建筑奇巧壮观,外形优美,独树一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往南过一2013年新修的牌坊后就是万佛楼,是个总高18米,高胖古建筑,始建于康熙二十七年,民国五年庙会期间,夜晚失火,楼上部被焚寺僧陶官府(俗姓陶,法名周宽)外出化缘集资,招工重建,1984年再次维修。为一座过街楼台式佛寺。台座呈矩形,为三孔窑洞式城台,内夯土,外甃砖,四面辟十字券洞与街道相通,券洞三丁三伏,上面有匾额,上书万佛楼,南洞左右各有天门、地门。
台上主体建筑高二层,每层三间,周环以廊,通面阔约11米,重檐歇山顶,立台中央,将台面分成南北二院。北面为观音殿,廊柱卷棚式门厅南面为孔雀明王殿,东西各有配殿三间。楼东为砖拱洞过桥,通禅院。第二层为通殿,原有佛像万尊环列其中,故名万佛楼。整组建筑规模、用材均较小,大木为小式柱梁作,不施斗拱。构架为前后抱头梁对五架梁.平梁上叉手与蜀柱并用,该楼特色是在有限的台向上,展示出一组完整的建筑布局。在群体造型上主次分明,轮廓丰富,构成榆林城的街景特色。
继续向南,过一新建的四柱三洞式牌坊后便到文昌阁。文昌阁又叫四方台,建于乾隆十九年,嘉庆十五年榆林举人叶兰捐资维修,到了1956年被拆除,2004年仿旧日风貌复建。楼为三檐三层彩绘木阁楼,但立柱是水泥的,总高约19米,一层台上为4根通天柱直达楼顶,24根立柱围衬。二三层木构纵横,勾心斗角,二层为文昌殿,三层为魁星殿,因文昌和魁星都主管文运,因此备受文人、学子们膜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内保存下来的老宅院已经是凤毛麟角,原先的老宅门不是破败的落了架无人管理,就是被改造成新式大门,亦或是院门是老样式,院内的房屋则是一水儿的当代流行款式,两者对比,异常刺眼。满城之中仅存为数不多的老民宅里,数得上的也就是那位于万佛楼附近的水圪坨中巷13号院了,据当地人说,这个老宅子是明代延绥镇总兵戴钦的家宅,始建于正德年间,清代修葺,原为二进院落,今仅存后院,坐北朝南。有南、北房各五间,东西厢各三间,均为砖木结构,可惜如今已经成为大杂院,我们也只能站在门外,欣赏老宅门上的木雕装饰。与稀缺的老宅相比,民国以来的近代建筑倒是不少,钟楼西侧的国税局;凯歌楼两侧的小巷子里等等都有一些分布。
每当谈及古城保护,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古城内有多少多少民居,有多少座寺庙,而往往忽略了古城的街巷布局的保护,取而代之的是大拆大建,将原先成排的房屋铲平铺了路,原先的小巷子修建上房屋,殊不知道路是一座古城的血脉。榆林城虽已焕发出浓郁的当代气息,但可喜的是,古城的布局变动较少,为了开发,还在巷子口挂上名称和简介牌,为我们了解古城的历史提供了极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