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清流长校民间神明崇拜旧俗


巍巍崇山、潺潺流水滋润和孕育了长校客家多彩的民情风俗。尤其是对祖先及神明的崇拜,在民间至今仍保持着传统习俗。

祖先崇拜

长校对祖先的崇拜是极为重视的,可以说是放在各类民间崇拜的首位。祖先崇拜以立神牌(将某祖公、祖婆的名字按一定的格式刻在木板上,黑底金字,加以装饰置于厅堂的神坛上)。特别是挂祖像、祭祖等活动,显得异样的郑重庄严。挂祖像。即是宗亲祖先的画像,多以众厅或家族为单位,聚数代祖先(1、3、5代,逢单不能逢双,以单数为宜)绘画成幅,精裱而成,悬挂在家堂或众厅正堂上,以此表示对祖先的崇敬,使子孙后代永远追忆先祖遗志,不致数典忘祖,以继承和弘扬先人美德,启迪后人,发扬光大。

春节挂祖像从古历12月25日(入年界)至翌年正月16日,12月25日清晨,把珍藏在厅堂正坛屏封上的祖像展开,摆上三牲祭品,焚香点烛,虔诚供奉。大年日(除夕),以家族(指五代以内的家族体系)为单位,对祖像进行祭祀。同时,从这天起开始在祖像前点岁火。吃罢除夕之夜的团圆饭后,子孙们在祖像前进祭,横排二张四方桌,盛来老酒、年糕、茶果等,以酒助兴,欢聚一堂,共赏天伦之乐,守着岁火,祈求祖宗赐福。如岁火“开花”意示一年平安清吉,万事顺遂。除了本家族祭祀之外,各家族也相互供奉祭祀,礼尚往来,增进友好联谊,从而达到邻里和睦相处。

清明节挂祖像是结合扫祖墓活动,让子孙们加深对先祖的认识。挂祖像时,还要“洒花”(杀雄鸡一只将牲血少量洒在祖像上),并在祖像两侧贴对联,联文如“祖德流芳千秋报本;儿孙续美祭祀为诚”之类的内容,祭祀祖像之后便操办酒席,凡参加祭典、扫墓的男丁均可人席,其费用按男丁人数分摊。

婚嫁挂祖像是新郎新娘在结婚拜堂时所必需的。女子于归(出嫁)时要在祖像前把酒;男方接亲时也要在其女方祖像前设案进行供奉。新婚拜堂时有“一拜天地、二拜祖公、三拜父母”的习俗。

旧时,当地每个家族或众厅都有一幅以上祖像,风行以祖像作留念,其特点是以绘画形式既形象又直观。“文革”期间,有很多祖像毁了,但至今仍有一部分保留下来。有些家族为了纪念祖宗,也重新绘制祖像。

龙神崇拜

搬龙。搬龙需选吉日,一般均在元宵节之后,所谓搬龙是龙灯从后龙山麓游到宗祠,然后再游到各户家堂,进行一番祭祀,旨在龙神更旺,村人更吉利。

搬龙是以姓氏为单位的,如一村有两个姓氏,出龙时间就得叉开,以免两姓龙头相遇而闹意见,同时也便于互相观赏。各村的搬龙规则大致相同,但也有各自的特色,如留坑的搬龙须进行三祭仪式。

一是后龙祭:也是祭龙脉。

当日下午两位孩童挑着铜锣、铜钟,往全村击锣摧灯两次,然后鸣铣三声,龙头龙尾由专人从宗祠抬到后龙山麓,等候祭祀仪式及接灯。各家各户的花灯(角子灯)在各自的家堂里鸣炮出发,由一名壮年男子抬着角子灯到后龙山接灯。至当日下午6时花灯已接成一条龙,接灯由专人维持,随到随接,不宜同一房族接在一处,应各房交错分开,以免在搬龙过程中,出现房族派性。应和睦相处,喜气洋溢。夜幕将临时,十番锣鼓、鞭炮连成一片,响彻云霄。是时,宰杀“大花”(猪)一条,祭祀龙神。一声铣响,龙头挚起,鸣锣开道,“虎头牌”先行。由一人将宰杀的猪用绳子拖下,龙头紧跟而下,是时,龙头已到宗祠处大坪,龙尾还在山腰,时而前进,时而后退,龙头跟着进退三次后直人宗祠,龙身飞速而下,直至宗祠大坪绕圈,故此,称之搬龙。

二是祠祭:吃罢晚饭,抬灯者返回宗祠,进行祠祭。首先在龙头案前焚香点烛、鸣炮,随后各自花灯点亮,各种各样的灯,五颜六色,相互映艳,成为一条“火龙”。祠祭礼毕,龙灯绕村游一遍,然后按其顺路,进行家祭。

所谓家祭(指家堂或众厅)。龙头进人厅里,龙尾置于厅外坪里,由家主设坛进祭。每户人家须杀一只雄鸡洒花,红包一个。十番锣鼓进人厅里吹打。每个家祭鸣统三声,礼毕,龙头徐徐从右侧退出,整条龙在厅间游一圈,直至全部祭完,方才回宗祠撤灯,回家饮搬龙酒。家祭须自愿报名,一般都欢迎家祭,当地称道:“龙头进厅,上梁添丁;龙头人屋,买田做屋。村有搬龙,万事兴隆。

灶神崇拜

灶神崇拜有安灶神、送灶神、接灶神三个仪式。安灶神即在厨房灶台靠壁一方贴上灶神图,如“五方灶君”、“灶神爷”、“灶君菩萨”等选其一种崇拜。俗传灶神上方有尊灶祖,下方有灶子灶孙,两侧有运火将军、灶神母等三十六神,故能专门管理人间烟火,记下家人的善恶,夜半上奏天庭,因此,千万不能得罪灶神。当地主妇最怕灶神,又最崇拜灶神,除每日虔诚供奉外,平日忌在灶君前骂人、吵口、哭涕、敲打灶门及丢脏物人灶。

送灶神又称谢灶。每年古历十二月二十五日,灶神要上天向玉帝察告人间善恶。当夜,由主妇备各类茶果牲礼,焚香点烛进行供奉之后,将灶君图焚去,故称送灶君上天。祈求灶君老人多说好话,少说坏话。因而,在送灶神时多用酒、糖、糕等作奉品,为防灶神升天乱揭人间短处,故用糖、糕可将其牙齿粘住,不能发言;再以酒相敬,把一壶酒淋于灶口,可使其大醉不能言,只会点头道好。

接灶神在除夕之前一天夜上。将新的灶神图贴上,摆上供奉之品,迎接灶神从天上返回人间过年,与人间欢度新春佳节。

树神崇拜

留坑村间有二棵古老大树,被称为神树。一棵称“万寿松”,一棵称“千岁樟”。“万寿松”长年青翠,松涛鹤舞;“千岁樟”郁郁葱葱,芬芳四溢,是村间“八景之一”。旧时村人认为这两棵树富有神灵威力,才有这般生机,魁武之风貌。因此,村间小孩都嗣给这二棵树神做义子、义女,特别是缺“木”的孩子,不但拜树神为“父母”,而且连孩子的名子也以树起名,如松龄、松茂、松魁、宏樟、永樟等。逢年过节或小孩“三朝”、“满月”、“过周”,均由家人领着小孩前去朝拜。直至16岁方拜谢免嗣。

长校民间除上述几种神明崇拜之外,还有“灶公”、观音、玉帝等崇拜。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科学文化的进步,这类民间崇拜习俗也逐渐淡化与消失,以新的文化娱乐活动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