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保存着古朴而浓郁的白族风情。在这个美丽的白族聚居区,有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讲白语,身着白族服饰,但虔诚地信仰伊斯兰教,当地人把他们称为“白回”。
“白回”的渊源及文化表征
关于“白回”的渊源,学术界和民间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白回”是历史上就一直生活在白族地区的回族穆斯林,有人认为“白回”是指改信了伊斯兰教的白族穆斯林,也有人认为“白回”是清末云南回民起义失败后,余生的回族为了逃避清军的残杀,躲进白族地区,改穿白族服饰,学说白语,居住在白族民居后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大理当地人更偏向第一种说法。
“白回”主要分布在大理市洱源县邓川坝子的士庞、鸡鸣、三枚三村,目前人口分别为2000多人、1500多人和1300多人。根据一些史料和当地的民间传说初步推断,邓川的“白回”先民肇始于元,增于明,士庞、鸡鸣、三枚三村的建立虽无确切时间可考,但它们最晚可能形成于明朝洪武年间,至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白回”在生活习惯上严格遵循回族穆斯林的生活习惯,而在住房建筑的形式、风格上,则是白族传统与伊斯兰特色相结合。一般人家都是白族式的三坊一照壁,有少数人家是四合五天井,装饰雕刻多采用植物,这是因为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的结果。村内许多人家的大门都是白族式的飞檐斗阁,但在大门上方雕刻有金色阿拉伯文艺术字,体现了穆斯林家庭的特色。
“白回”村庄通用的语言是白语,也是他们最便于交流的语言。在这些村庄里,许多没有读过书的老年妇女都不会讲汉语,也听不懂汉语。除了讲白语之外,“白回”妇女们的服饰基本上受到当地白族生活习俗的影响,如同形容白族少女的帽子一样,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同样可以用来形容“白回”少女的帽子。
“白回”的清真寺文化
邓川“白回”的清真寺可以说是伊斯兰文化、汉文化和白族文化结合的体现。其中,三枚和鸡鸣两村的清真寺朝真殿(礼拜殿),顶层均采用殿堂式建筑特色,下面用水泥构筑现代建筑空间,三枚村的清真寺则完全采用传统殿堂式。殿堂式清真寺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据说始于明代。它多采用四合院式,其特点是沿一条中轴线有次序地修建若干进四合院,从而使每一个院落都独具功能和艺术特色,最终形成一组完整的伊斯兰教建筑群,我国许多地方的清真寺都有此特点。
邓川“白回”村庄的3所清真寺均具有中国传统清真寺的特点,如主体建筑为大门、宣礼塔、朝真殿(礼拜殿)、厢房、水房等,但它们却有其它清真寺无法比拟的雕刻艺术。三枚村清真寺大殿别具一格,楼阁式宣礼楼和大门合为一体,一共4层,一、二层为悬山式殿堂,三、四层为塔式宣礼楼。宣礼楼的檐边构成六角形,表示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信安拉、信使者、信经典、信天使、信后世、信前定。大殿5间格子门上全是雕花,其中,两边的雕花格子门上刻有汉文古兰经哲理,中间3扇格子门上雕有阿拉伯文古兰经,大殿走廊两边墙上,分别写有汉文伊斯兰哲理诗。大殿“摇窝”采用白族的飞檐斗阁牌坊式,牌坊上写有金色阿拉伯文艺术字。整个大殿展示了汉、白、回文化的巧妙结合。
邓川“白回”不仅有历史悠久、高大壮观的清真寺,而且除了“文革”十年浩劫时外,这里的宗教活动一直比较兴盛,老人们每日都到清真寺礼五番拜功。他们与云南其它地方的回族同胞一样,过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这三大节日。
几百年来,大理邓川的“白回”虽然语言、服饰和一些生活习俗被当地民族同化,但是他们有着强烈的伊斯兰感情,坚守着自己的信仰,闪耀着滇回信仰璀璨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