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上杭客家传统民俗特点


一个民系的形成有许多因素作为标志,例如居住地域的确定、语言的统一等。此外,具有自己的民俗文化活动特点也是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民俗文化的内容、规模、形式反映这个民系的共同的世界观、生活状况、爱好兴趣、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客家民系的真正形成,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年历史,然而客家人所创造的绚丽多姿的文化、独特的风情风貌却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的迁徙中;不仅保留了古老的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还吸收了闽越、畲、瑶等族的优秀文化和风俗,从而使客家文化千情万种、云蒸霞蔚、独具特色,成为汉民族中光彩夺目的一页。因此,调查上杭客家传统民俗的内容,研究其特点及其发展情况可以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客家地区客家人和现代客家人的思维与活动。

上杭客家传统民俗,是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上杭客家社会形态、传统精神赖以世代相传的一个重要载体。传统民俗,在上杭客家社会中传承了数百年,在纵向的年代的流传和横向的地域的流传中,因时因地的变迁而不断变革创新,形成了近、现代的渗透到人民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种种民俗模式,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反映了客家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要求。且具有十分浓郁的地方特色。主要的是:

高度的融合性

上杭客家传统民俗与整个客家传统文化一样,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它一方面既有客家先民南迁时,从祖居地带来的时代相传的中原古民俗,在上杭客家居地予以继续维护保持;另方面又“入乡随俗”吸纳了当地原土著民族既有的民风民俗,为我所用,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都客家传统民俗。如婚嫁,既保留了中原同行的坐花轿及双双牵红布、三拜堂的民俗,又形成了独特的驱除山区风煞的新年出门“打伞”送嫁“拖青”入门“跨火堆”“踩簸箕”之类风俗,墓葬民俗,也除保留一些中原古民俗痕迹外,又形成许多山区特色,尤其是在客家先民背负祖先遗骸,南迁定居地安葬的特定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捡金”二葬风俗等等,都体现了上杭客家民俗的高度融合性。

鲜明的地域性

上杭客家由于散布在闽西山区,历史上山峦阻隔,交通不便,而且大多聚族而居,形成自己的小社会,地区间相互交流较少,所以一些民俗只局限在某些地区流传。如节庆的七月节,有的地区七月十五过节,称“过七月半”而有的地区则七月十四过节,成七月十五是“鬼节”。有的地方过元宵十分简单,而有的地方过元宵的隆重超过了春节等等,许多都因地域不同而大相径庭。更有许多乡村有自己独有的民俗节日和风俗习惯。这就形成了中都客家传统民俗的鲜明的地域性和丰富性。

丰富的人文内涵

上杭客家人喜在各种民间礼仪中,广泛使用各种不同事和物,通过象征、比喻、谐音等达到祈求吉祥、表达追求和向往的目的,体现了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如上杭客家遇喜事多要吃“粞(米磨的粉)丸”,其寓意体现了重视敦亲睦族、合家合族合村团结共济的传统精神。婚嫁民俗中凡数字都强调“九”字,隐喻了追求婚姻的长期稳定、长长久久。新娘进门口的一系列仪式,都体现了追求婚后合家和睦、早生贵子、日子红火的心愿。生育民俗,则多处体现了重男轻女的观念。丧葬民俗的繁琐仪式,大多体现了儿女对死者生前不够尽孝的忏悔、哀思的寄托、对“大外”母亲的娘家的根源的谢恩和对在场后生孝道的形象教育等等。若对这些民间习俗加以深究,都能发现其中包含多种学科的人文内含。

突出的简约性

上杭客家居住地,大多基于山区,对外交流交往少,长期沿袭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一些传统民俗程式的使用物,大多就地取材,大量使用当地所产的动植物及视频,如竹子、小母鸡、星级、米粞及花生、红枣、柑橘之类,只求达意,不求奢华,能达到吉祥的谐音,祈求的象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