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三月三”,俗称“向善”(布依语:xianglsaaml),是布依同胞在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以祭祀社神和给自己祖先扫墓为主要形式的传统节日,其前后持续的时间可达三十天之久。布依族“三月三”渊源与其原始宗教“摩教”和“扫墓挂青”(挂青有“挂亲”之意)有关,其流传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布依族“三月三”是一个跨境的民俗圈,主要分布于贵州省南北盘江红水河两岸,即贵州、云南和广西三省区二十多个县市,面积大约有四万多平方公里。其中,以贵州望谟县的布依族 “三月三”的表现最为浓重,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真实性可以达到“全城空巷,满城尽插枫香叶”,其品牌的美誉度得到周边各地的认可。“三月三”其实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大的节日,过该节的民族有壮族、黎族、畲族、侗族、苗族,以及海峡两岸同胞,总的人口超过2500万人。
望谟“三月三”一有宗教文化的特征,有祭祀社神、祭祀春耕、祭祀农田、祭祀祖宗和制定村规民约等活动;二有感恩文化的特征,通过“扫墓挂青”来报恩祖先和社会;三有“枫香文化”的特征,一到“三月三”,布依山乡遍地充满枫香味,家家户户的房屋四周插有枫香枝,人人头上插上枫叶,孩子穿上枫香衣,每家都做五彩的花米饭来祭祀社神和先祖;四是年青人的“三月三”,人们通过山歌对唱、糠包对甩、谈情说爱;五是孩子的“三月三”;六是民族团结友爱的“三月三”,人们通过上坟宴会朋友、山上娱乐、打猎和下棋;七是经贸活动的“三月三”。
布依族“三月三”的核心文化价值是祭祀和感恩。该民俗是布依族传统生活中集中又充分的体现,从中可以发现布依族的价值观、文化方式、社会关系结构、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文化原型。
历史渊源
望谟县有布依族文化的多样性,布依族“三月三”是布依族最为普遍的传统节日,其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布依族“三月三”的渊源与祭祀和感恩有关。
汉字文献有记录的布依族 “三月三”,其宗教仪式最为庄严。布依族先民,“其俗畏鬼神,尤尚淫祀”(魏收,《魏书·僚传》卷101,《二十五史》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59页);1854年的《兴义府志》记载有布依族“三月三”民俗,即是南北盘江红水河的“城乡皆以三月初三、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祀土地神”。“每岁三月初三宰猪牛祭山,各寨分肉,男妇饮酒,食黄米饭。苗语以是日为‘更将’,犹汉语‘过小年’也。三、四两日,各寨不通来往,误者罚之”。然后在“清明祭墓,以纸钱挂墓上,谓之‘挂青’”。清朝道光贡生黄晋明描述望谟“三月三”的民俗状况是“桃李花开三月三,啸声吹暖碧云涵。女寻男去男寻女,一曲蛮歌意态憨”。清朝道光副贡生张国华也证实望谟布依族的祭祀状况,“闻道旱年群祷雨,屠牛人上后山头”,食牛毕,即雨。
而《布依族祭歌(摩文化古歌)》中的《布依先民阿永学礼仪》是祭祀父母的发端(韦永勤,《布依工作通讯》,世界知识出版社,第187页);布依族的经典民间文学《囊荷斑》也讲到囊荷斑卖粮仓卖家来埋葬父母(著名布依族说唱歌师王妈爱田常唱到这样的内容);布依戏也有卖身葬父母的剧本。如果按照布依族的祭祀传说来推断“三月三”的渊源,该民俗就有几千年的历史。
望谟、罗甸县红水河江岸一带的“三月三”的渊源与“上坟挂青”的民俗有关。布依人家或宗族集体到祖坟墓地挂青,杀猪宰羊,摆设酒菜和花糯米饭祭奠。扫墓后,人们在坟山上娱乐、打猎和野餐。节日这天,人们到山野踏青游春,儿童们摘嫩枫叶做成圆球抛打或着装枫香树叶子衣,妇女们则摘几匹嫩枫叶插在头髻上,并顺便采集枫香树的枝桠,拿到家里插在房子四周的墙壁里。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成花糯米饭吃。青年们到山坡上吹木叶、唱山歌。如遇上称心如意的对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达旦地对歌。临别时,主人家用芭蕉叶包着花糯米饭和鸡腿肉分送孩子,作为节日的礼物。
望谟县中部的“三月三”与花米饭有关。当时的花米饭的颜色只有三种,黑颜色用来感恩父亲,黄颜色用来感恩母亲,紫红的颜色用来感恩媒人;随着人们情感的加深,花米饭变成了五色花米饭。另外一种传说是相传很久以前,一位布依人家的妇女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但因家境贫穷,没有什么东西可带,就决定做花米饭带回去孝敬父母,结果获得大家的尊重。第三种的说法是一个女子来到情人的墓前用花米饭寄托自己的哀思,人们为这个女子的行动而感动,认识到想念情人尚且如此,每个人应该更加孝敬父母和感恩父母,于是就有“三月三”这样的民俗。
贵阳一带的“三月三”的渊源与“祭地蚕”的民俗有关。传说古时有一庄稼汉为避免幼亩遭受虫害,他用了许多方法祭祀都不灵验。后来,他在春播时炒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此后,这一带的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月初三那天,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人们认为,祭了地蚕,既可使它们迷糊,又能封住它们的嘴巴,田里的禾苗即可免遭虫害。后来将三月三定为“对歌节”。
“三月三”的渊源与“祭祀民族英雄”有关。传说洪水滔天之时,是布依族的先祖“布杰”上天惩戒了雷公,消除了水患,种上了水稻,最后累死在天边。人们为了纪念他,选择农历三月初三在野外杀猪宰羊祭祀他,用代表吉祥的枫树搭起帐篷和歌台来歌颂他。布依族是南北盘江流域的土著民族,居住地大多是坝子,水源好,土地肥沃,据《贵州民间故事集成·安龙卷》记载,东汉末年,一外来部落意欲攻占龙广四十八(布依)寨(包括田坝村),当时驻守广西的汉将岑彭、马武率兵与布依人民一同抗击来敌,战斗中不幸牺牲,时为农历三月初三蛇场天。人们把这两位英雄埋葬在田坝村纳拿与者棉寨之间的土丘上,为他们立碑,修祠堂,并把农历三月初三后第一个蛇场天定为纪念的日子。布依族人民已把二位英雄供为寨神,每年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祀活动,历时三天,但祭祀活动已经不是大家关注的主要内容,而到田坝“赶毛杉树”对歌才是远近闻名的,即已演变成布依族传统的音乐民俗节日了。
安龙县洞洒、当丈一带的“三月三”与祭祀王囊仙(又名仙姑)、韦朝元等布依族的民族英雄有关。每年的三月三,洞洒村仍然进行祭山和纪念仙姑的活动。阳春季节的洞洒千亩油菜花灿然的坝子里,仙姑田中王囊仙纪念碑越发挺拔,庄严肃穆。随行村民说,上世纪80年代时期,从初五到初八,册亨、望谟、兴义、贞丰甚至安顺、紫云等地上万名各族群众,会自发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纪念英烈,歌会三天里,举行各种悼念活动。
历史也可以证明“三月三”与古时的“上巳节”有关,是汉族、布依族和其他民族的共同的节日,只是各民族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由于价值观的变化,有的民族还保持这个民俗,有的已经放弃了。总之,“三月三”并未消失,它从汉族地区转向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林林总总的名目存身于世。今日的布依族“三月三”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三月三”文化,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布依族远古的文化内涵。
基本内容
祭祀社神:“三月三”是布依族人民敬神祈福的日子。“三月三”各家男人上山祭祀山神。组织人(祭祀)多是是布摩(即摩公,摩文化传承人),活动一开始,先将牛或猪宰杀,这时各家各户就将预先备好的钱纸多的十几张,少则五六张拿去沾上牛的鲜血,预备以后拿去挂在田中或地头,说明此份田土已有人管辖,野鬼不敢侵占,病虫诸灾不敢入侵,保证粮食丰收。人们点燃香火和红烛,石桌上摆着祭品(非有花米饭不可),寨老站于山庙前台阶上高喊:“敬祭开始!”台下的村民成阶梯状面对社神,神色凝重,气氛肃穆,山林寂然无声。在寨老的带领下,村民九跪三叩首,寨老祈告山神保佑,宣读神灵的告诫和村规民约,并征询大家的意见。异议统一后,每人在庙前跪下承诺不践约、遵村规,否则将受到山神的惩罚。
祭祀民族英雄:有祭祀传说中的民族英雄,有古代的英雄如王囊仙、贺连级等人。
扫寨:由摩公组织队伍把每个农户家的魔鬼妖邪扫出家里,把寨子的魔鬼妖邪扫出寨子,保一方平安。
“祭地蚕”:传说古时有一庄稼汉为避免幼亩遭受虫害,他在春播时炒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人们认为,祭了地蚕,既可使它们迷糊,又能封住它们的嘴巴,田里的禾苗即可免遭虫害。后来将三月三定为“对歌节”。
植树上坟挂青(扫墓):各家各户,男主人背着背兜和镰刀,杠着锄头,女主人背着祭品牵着孩子,不辞辛苦地在一个月之内将自己家的祖坟全部上完,并在坟山植树以示纪念。也有宗族集体到祖坟墓地挂青的情况,大家杀猪宰鸡,摆设酒菜和花糯米饭祭奠。扫墓后,人们在坟山上娱乐、打猎和野餐。嫁出去的姑娘要带着祭祀的物品回娘家参加挂青。
踏青:踏青之俗十分古老,基本上是伴随挂青扫墓形成的,人们到山野踏青游春,儿童们摘嫩枫叶做成圆球抛打,妇女们则摘几匹嫩枫叶插在头髻上,把枫树的枝桠插在房屋的四周。当然踏青绝不仅仅是要谈情说爱,更重要的是游戏娱乐。局促于劳作的人们,此时可以郊原驰骋、山野纵横了。于是,女孩儿树上挂起秋千,男孩儿空地放起风筝、打水枪。
对歌:对歌之俗也是十分古老,基本上也是伴随挂青踏青形成的。聚众畅饮,联络感情。青年男女对唱山歌是布依族“三月三”活动的主题。对歌是祭拜完毕后最重要的活动。以唱歌为媒介开展社交活动,通过唱歌来交朋结友,寻求配偶。
传统体育:对歌期间,除唱山歌外,还有打猎、抛糠包、“耍吉篮”(麒麟舞)、“得浆”(类似陀螺)、斗牛、斗鸡、赛马、马杠(类似高跷)对抗、打竹水枪、下布依棋、荡秋千、放风筝等传统活动。
传统乡场上的经济贸易交流活动:布依族“三月三”节日期间,随着前来参加的人数增多,随之就出现了为活动服务的商贩,他们满载商品纷至沓来,大到家具、小到各种生活用品,还有各民族特有的饰品、食品,货物应有尽有。进而发展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物资交流和商品交易盛会,促进了布依族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
文化特征
民族性特征:布依族“三月三”具有布依族文化的特点,是由本民族人世代传承的民俗事象。
社会性特征:布依族“三月三”是布依人在共同生活中所形成和约定的风俗习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比如说制定村规民约的制度。
集体性特征:布依族“三月三”是集体创造的结果,在民俗中流传,依靠集体的响应、丰富、发展而来的,并由集体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稳定性特征:布依族“三月三”为布依人所共同遵守,并且成为约束其行为的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传承和发展中,又形成一定的规模。
变异性特征:布依族“三月三”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的和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比如说经贸活动已经成为“三月三”的一项重要表现形式。
文化交融的特征:布依族“三月三”包含有孝道、感恩、和谐、欢乐、富贵、吉祥、团结、情爱等文化内涵。布依族群众认为,不管你当多大的官,你读多少的书,在“三月三”你必须回家扫墓;布依族有这样的民俗“三月三要起得早,六月六要坐得晚”,这天人们起得比那天都早,把花米饭做好后就烧香敬祖宗和自己家的恩人;“三月三”是“民族团结”节,各民族相互来往,不亦乐乎。
重要价值
布依族“三月三”的民俗有如下价值:
民俗价值:“三月三”反映了布依族最真实的生活文化状态,通过传承和发展布依族的“三月三”, 可真实还原布依族人民的文化状态。宗教价值:布依族的原始宗教摩文化是“三月三”的重要组成,反映了布依族从自然宗教向人文宗教过渡的演化情况,对研究人类宗教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历史价值:布依族的“三月三”是布依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典型的农耕文化色彩。
文学价值:“三月三”是布依族最重要的对歌节之一,布依族的民间文学多是以歌的形式表述,不管是古歌还是山歌,甚至儿歌。
语言学价值:如果说布依族摩文学和古歌是语言的基础,那么布依族的山歌就肩负着布依族语言在现代化进程的任务。因为布依族山歌通俗易懂,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丰富和发展布依族语言的词汇量和语法。
社会学价值:布依族“三月三”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民族与民族的和谐,对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布依族认为树是灵魂的象征,“三月三”植树造林可以告慰祖先,同时绿化了家园。
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在少数民族民俗的活动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我们不能忽视民俗活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经济价值:古老的“三月三”融合了现代文明的活动,如经济活动,“三月三”不但成了文化品牌,也是经济品牌。在保护好望谟“三月三”的基础上,可以开发布依族民俗游和“三月三”的相关食品,特别是布依族五色花米饭。
濒危状况
随着乡村经济开发的深入,农民外出打工的增加,布依族的文化民俗活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濒危状况正在加剧,原因及其状况如下:
为了生计忽略民俗活动。村民在远方打工挣钱以维持生计,时间长了极易忽视了民俗文化节的存在,不过节或者轻描淡写地过节情况越来越明显。
对民俗文化了解的公众越来越少,特别是缺乏公务员和教师这一层面的人物的理解和支持、参与。他们虽然不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但是他们的行为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很大。
人们放纵自己在民俗活动中应尽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不参加民俗活动,不承担本民族伦理所要求的责任。
民俗文化空间有从城镇退向农村的趋势,城镇里过“洋”节日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年轻人认为民俗节“土”进不了大雅之堂。民俗活动有从规范到简化的趋势,人们贪图方便失去了原来的文化元素。
已经采取的保护措施
布依族“三月三”,凝结着布依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布依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布依族凝聚、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布依族地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选择 “三月三”来大力弘扬布依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望谟县举办“三月三·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望谟县上下对布依族文化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对传承与保护布依族“三月三”采取了如下措施:
申报布依族“三月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望谟县人大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议案报黔西南州人大。
建立“中国布依族文化研究中心”,这是一个由民间文化人、国内外学者组成的民间科技NGO,以研究布依族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为重心。
保护布依族民俗文化活动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空间。
开展布依族民俗文化的普查,摸清和抢救现有的民俗文化资源,注重民众的智慧和力量来注释布依族民俗。
科学制定整体性的文化保护规划。要有效实施抢救和保护工作,科学制定保护规划是关键。望谟县已经完成了《贵州省南北盘江红水河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规划纲要。
抢救布依族民俗文化遗产。通过“九合一”的方式建立民俗文化档案,即“记谱、布依文记录、国际音标、布依汉语直译、汉语间译、英语、录音、录像、图片”。
关注民俗的价值,并在民俗活动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以文化为基础,搞好新农村建设。建立“以资本为基础和以人为主导的社区发展”的理念,搞好社区资本的建设,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2010年建立了“布依族文化传承学校”,开展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把“三月三”写进教材,把相关活动带进校园。
2009年,望谟县仅仅投入35万元,就办成了一个让外界赞扬的望谟“三月三”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以群众为基础文化活动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布依族文化。
望谟县人民政府将从财政中拿出人均三元的预算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的工作。一年总的金额是一百万元,其中的一部分是做布依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
保护计划
1、保护内容
保护内容分为保护人、保护作品,保护文化表现形式三方面。
保护“三月三”代表性文化传承人,对重要的传承人或派别的带头人给予一定的津贴,帮助他们建立稳定的传承体系和传承平台。
保护三月三民俗文化的文本,不管是文字本还是口述资料,都为其建立有活性的档案。
保护布依族三月三民俗活动的文化空间,如民俗制度、民俗场所和相关自然物品等。
2、保护计划
2010年, 内业整理布依族“三月三”的普查材料;开展记谱、布依文、布依文直译、汉语间译、音标等记录;整理纸质文档、录音、录像、图片及相关实物。进一步研究“三月三”的价值,保护“三月三”品牌。让一部分“三月三”的相关制品或作品进校园。建立有“活性”的“三月三”文化遗产档案
2011年,完成布依族“三月三”文化遗产的注释;并将纸质文档、录音、录像、图片及相关实物作妥善保存(用防磁柜台保存音像资料)。出版“布依族‘三月三’”专著。保存好档案
2012年, 健全和完善“布依族民俗研究会”;健全和完善布依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体系,为各流派的代表选定一两名中青年传承人作为接班人,接受文化传承人以师带徒的传统方式的培养。
2013年, 建立一座布依族民俗文化展览馆。使其成为传习、交流和学习的一个场所。使布依族“三月三”的研究取得成果。
2014年,对布依族“三月三”进行全方位研究,出版“布依族民俗文化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