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农业生产习俗:开秧门


客家民间对每年第一次插秧,叫“开秧门”,结束插秧那天,又叫“关秧门”。客家以水稻种植为安身立命、世代传家之本,因而有着许多关于稻作生产的传统习俗,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稻作民俗体系。从播种开始,客家有“挂田钱”、“祭秧田”仪式;到插秧时,又有“开秧门”、“关秧门”之俗;而稻谷即将收割之时,农历六月的客家人又要纷纷“吃新”、“尝新”;稻谷收割完毕,感恩的客家则要摆“洗禾镰”酒,全家欢宴庆祝丰收。

与黄遵宪、丘逢甲一起被誉为晚清嘉应(今梅州市)三大诗人的胡曦,其《兴宁竹枝杂咏》之《挂田钱》诗云:“入春祈谷又祈年,伛偻神祠古道边。削得竹竿还剪纸,同侪(客语方言词,他)来去挂纸钱。”粤东客家在做好秧田准备播种前,均要举行一个“挂田钱”的祈丰仪式,在削好的竹竿上粘糊纸钱,挂在秧田中间。

赣南客家则在播秧以后,要在田边插上三支香,挂上三页纸钱。清明前后,各家户还要做“艾米”(即艾叶“清明粿”),把做好的“艾米”提到秧田里去祭祀,希望自己的秧苗无病无灾,茁壮成长。这种祭祀形式,当是客家先民向当时土著之一壮族学习的结果。

赣南客家地区传说,古时候壮家有位姑娘叫秧妹,长得非常聪明美丽,能歌善舞,又能插得一手好秧苗。有一天,秧妹在木楼上织锦,突然闯进一伙人,把她抢到土司那里。土司逼秧妹嫁给他做小妾,秧妹宁死不屈。后来土司把她关在一个岩洞里,她不吃不喝,整天痛哭。日子一久,她变得瘦骨如柴。土司见秧妹不像以前那样美丽,就逼她下田插秧,许她一天插完一块大田,就放她回家。就在插完最后一棵秧时,她突然倒在了田头,手里握着最后一棵秧苗离开了人世。后来到了天庭拜见玉帝时,秧妹手里仍握着秧苗,于是玉帝就封她为护秧神。这则美丽的神话传说表达了客家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

赣南大余客家播谷种俗称“点禾子”,播早稻一般在惊蛰日前后,因此又俗称“点惊蛰”。播谷种日一大早,各家户纷纷备齐香烛、纸钱到田头祭祀田螺菩萨,祈求保佑丰收。

赣西吉安客家也有“祭秧田”的风俗。春播之日,将线香三根、纸钱三张用红线扎好,包在香头上,插在秧田角。然后鸣爆竹,祝告社稷之神,祈保秧苗不烂,长势良好,然后将已发芽的种谷种子播下田去。

俗云“秧好一半禾”。旧时农家播种都要择吉日才下秧田,播种时,从长青树上取一根树枝插入田塍,祈求土地神、禾官菩萨(即五谷神)保佑,让禾苗长得像长青树一样茂盛茁壮。有的还诵念祝祠:“种谷下秧田,田头插红纸,米谷神护佑,赐我丰收年”,然后用线香穿红纸插在田边,默默地把种谷播下,神情极为神秘,意在不让田鼠、麻雀知觉。种谷转青后,家家户户做“秧青粿”供奉禾官菩萨,祈求保佑秧苗茁壮成长。有的播种人头戴斗笠,紧闭嘴巴,牙咬舌尖,意在遮盖稻种,避免鸟雀啄食;还有的播种人用五指插一下田埂,意为“五虎下山”,以防野兽、鸟雀之害。秧苗刚露出水面,农妇就端上斋饭、斋菜送到田边,接着燃香钱供奉“五谷神”,祝愿秧苗像青葱青蒜一样茂盛。

客家开秧门日需备晕腥酒菜、田艾米粿、香烛纸钱等,在田头及社官庙祭拜,祈求保佑丰收。男主人还一大早下到秧田里,拔一把最茁壮的秧苗回家,供奉在神案上,俗称“催秧”。客家开秧门日尤其注重,各家户均要备“莳田酒”。客家莳田多延请亲朋、邻里相帮,开秧门仪式后,就请莳田能手“开秧盘”。客家“莳田酒”很是丰盛,大余客家俗谚云“莳田杀鹅,草子变禾”,认为待“莳田客”越大方,是年的收成就越好。

过去赣南宁都客家莳早稻田首日,要在祖宗堂上杀鸡或宰鸭,要备办三牲、米酒、香烛到社坛、社公庙、五谷祠、祖宗祠堂上供奉,这些习俗类似于“开秧门”。

四川客家也有开秧门习俗,但如今一般不再举行有关祭祀仪式。开秧门时,“莳田客”们推选一位莳田技术好、身体强壮的人先下田“打线”(即赣南客家的“开秧盘”),作为示范。待其插秧十余行后,人们才依次从他的秧行边下田跟着插秧。

汉族地区尚有湖南湘潭保留有“立秧树”、“开秧门”习俗。谷种下秧田要敬秧田菩萨(即五谷神,又俗称幡神),在一小竹杆上端夹一叠纸钱、三根线香,外套“和裟”红纸,竖于秧田中,以求育秧顺利,叫做“立秧树。”撒种时,须默默无言,忌孩童围观喧哗,违则恐遭鸟啄;忌妇女撒种,违则恐出苗不齐;撒完不得拍箩筐,必须绕秧田一周以示闭门,违则恐遭鼠啮。开插前以纸钱、牲饭酬谢过五谷神,始得拔禾秧,即为开秧门。

江淮地区开秧门习俗则另有一番风味。徽州歙县开秧门日要设宴酬谢“田公、田母”,朝拜时,先插三根香于田埂,还要虔诚跪拜。徽州休宁、屯溪一带,当家人要去秧田选定“门向”,然后带泥拔出一块秧苗,置于茶盘,捧送回家放在贡桌上。祭拜天地后,将带泥秧苗倒甩上阁板,如全部粘于其上,则是无灾无害、长势良好之兆。

苏杭一带开秧门则有多项禁忌民俗。开秧门日,各家设三牲礼祭“田土地”(相当于客家的“田头伯公”),还有食团子、米糕之俗,寓意家庭团圆、农事“步步高”。富裕人家又必食鲞鱼,并掷鲞鱼骨占卜雨晴、丰歉。开秧门时颇多忌讳,如插第一行秧时不得开口说话,不互传秧把,不可把稻秧甩在别人身上等。插秧至田头有余秧则要全插在田岸边,表示今年多粮,同时也供耘田时补秧苗用。关秧门则必须在天黑以前,否则就不吉利。关秧门后,各家出嫁了的女儿要回娘家来省亲,俗谚云“插好禾秧,看望爷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