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概况


民族概况

我国的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贵州的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从江等县及广西的融安、南丹、环江、河池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水族人口数为406902。使用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水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通用汉文。

从有关史籍记载和语言、文化特点等方面分析,水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系,系从秦汉时期西瓯中的一支发展演变而来,唐宋时与壮侗语族诸民族统称为“僚”,明清时称“水”。北宋时,水族已在龙江上游和都柳江上游之间一带地区(即今三都水族自治县及毗连的荔波、环江等地)定居生活,当时称为“抚水州”。这一时期,这里的农业生产已有一定发展,平地已广种水稻,出现村落,酋长居住的地方有“楼屋战棚”,并以竹栅护卫。社会内部已分化为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蒙氏世为首领,形成一相当强大的政治势力,曾不断与宋王朝发生武装冲突,但在社会基层组织的“洞”或“寨”内,仍保留着较浓厚的农村公社色彩。元至元二十年(1283),四川行省参政曲立司一武力政府贵州南部“九溪十八洞”,分封少数民族首领为世袭土官,通过他们来统治当地水族和其他各族。不久,都柳江上游的烂土、陈蒙等处长官司要求内属,改为陈蒙、合江州,规定按期向封建王朝纳贡丹砂、雄黄以及马匹、雨毡等物。明洪武间复长官司,隶都匀府。清置三脚州。1914年改三脚州为三合县,后改称三都县。

在荔波水族地区,宋置荔波峒,后改称州,同时保留一些长官司建制。明王朝在加强土司制度的同时,在有条件进行直接统治的地方,则逐步实行“改土归流”。如明初,封建王朝用武力裁撤了荔波州的蒙、雷、皮三姓土司,分置三个巡检司。清置荔波县,对水族地区进行直接统治。清朝直接统治水族地区后,汉族移民也随着大批迁入,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农业生产技术和水利设施以及家庭纺织等手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农村初级市场和较大的集镇相继形成,封建领主经济逐渐向地主经济转化,至清代中叶,农村中出现了拥有千亩田土的大地主。

社会经济

19世纪后期,帝国主义势力侵入水族地区。水族地区开始大量种植鸦片,每年沿都柳江外运的鸦片达数十万两,农村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过去水族妇女纺织的传统的“水家布”,因质地牢固和不易褪色而行销远近,这时也由于洋纱、洋布的输入而受打击,纺织业变成了洋纱加工手工业。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有过较小的发展,在今三都水族自治县内开办铁、汞、锑等矿厂,但终于为国民党的官僚资本所摧残。买办资本家大肆掠夺水族地区盛产的桐油、五格子等土特产。地主阶级大量兼并土地,地租剥削由“对半分”变为地主收六成甚至七成。加上高利贷和雇工剥削,逼得许多农民倾家荡产,广大劳动人民过吃蕨根、盖秧被、以灰水代替食盐的悲惨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建立三都水族自治县,实现了水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在国家的积极扶持下,各项建设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农田灌溉面积逐年扩大,粮食产量年年增长。工业从无到有,建起了采煤、电力、电机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等,并培养了一批水族的产业工人。解放前水族地区交通闭塞,行路艰难,运输全靠人力和畜力;解放后疏浚了都柳江航道,江上修建了大桥,在山峦叠障的大山区通了汽车,尤其是黔贵、湘黔铁路的通车,更加强了水乡人民与各兄弟民族的联系。文教卫生事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建国前,水族地区只有几所学校,现已发展到县区有中学,社会有完小,队队有初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0%以上。本民族的科技人员也在逐步成长。解放前,水族地区的疟疾发病率高达总人口的80%以上,现已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昔日贫困落后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