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文化水平的不断进步,学习弹钢琴的孩子与日俱增。大批音乐人才和音乐爱好者从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音乐事业发展的新生气力。 初学钢琴的孩子,大多五、六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正处在骨骼、体力、智力的发育时期,也是他们最 初把握钢琴弹奏方法与技能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弹奏基础如何、方法是否正确,对未来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教会学生正确的弹奏方法,怎样引导和启发学生的音乐想像力,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爱好和主动练琴的能力,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钢琴的低级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事钢琴教学二十余载,在实践过程中曾做过一系列的尝试和探讨,取得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将这些粗浅见解和感悟拿出来与同行们共同研究和探讨。
一、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必须规范 就目前学琴儿童学习钢琴的动机而言,以进步素质为目的,不求进度与程度的约占一半以上。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时尚,也是一个趋势。然而这种“进步素质”的动机,会被某些家长误解为“非专业性”的休闲,甚至是“消费享受式”的学习,这种“潜意识”很快地“传播”给预备学琴或正在学琴的孩子。于是便抱着一种游戏、娱乐的“休闲”心态进进钢琴课堂,很自然地一动手便毛病百出,由于“心病于先”,“手病”只是“心病”的一种表现。长此以往、且不谈孩子能达到多高水准的钢琴程度,就算是进步素质的初衷亦难实现。基于可能会养成孩子散漫、华而不实等不良的作风,所以,教师必须有预见地昭示学琴的基本要求。即虽是业余学钢琴,不搞专业,但弹钢琴的方法不是业余的,必须按照规范正规的演奏方法往教、往学,这样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1、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一旦学琴,则应把练琴当成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
2、天天要安排足够的、较稳定的时间辅导孩子练琴,同时要养成精力集中的好习惯。由于精力集中是学习的好品质,是良好学习习惯和练习的重要标志。
3、家长对孩子的严与爱应把握标准。同时家长要留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尽可能多学一些基础音乐知识。 对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研讨的焦点之一,是要求教师以亲切的教态、启发式的教法来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爱好。为此,寻求儿童生活中“通俗化”的事物与钢琴技术、音乐表现的共通特征也正成为很多钢琴老师思考的重点。与此相悖的是“填鸭式”的教法与“强权式”的辅导陪练,它有害于孩子音乐灵感的开启乃至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然而要夸大的是,亲切、和蔼应是由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及自身的道德、知识素养等诸因素的综合而形成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对孩子来讲是至高无上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学琴积极性,甚至让孩子觉得:能够感悟、完成老师的课堂要求是最大的幸福。因此,我们不能把亲切、和蔼理解成对孩子无原则的姑息将就,不能由于“培养爱好”而把课堂变成“游戏娱乐课”,既是上课,就一定要讲规范,要严谨,从姿势到读谱,哪怕最简单的一个动作细节,也不放过。若一旦养成不求甚解的习惯,以后很难再想完美。“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不仅是针对教师,也是针对家长与孩子讲的,因此钢琴启蒙教学的课堂应以规范严谨的要求为条件往营造亲切的课堂气氛。
二、 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 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学习钢琴也不例外。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学业成功的一半,此话一点不为过。它可以避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可以避免一些不应有的毛病而成为日后钢琴学习过程中的障碍,甚至是难以纠正的坏习惯。因此,儿童从刚开始接触钢琴时起,教师就一定要留意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正确运用,使他们能够顺利地踏进钢琴学习之门。五六岁学琴的孩子,大脑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他们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模仿性的,所以教师正确的示范很重要。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语言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儿童语言来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首先让孩子们了解钢琴键盘的排列及大概音响。弹一些小片断让他们猜猜象什么,引导他们往想象。孩子们有时会说高音像小鸟、像蛇,低音像大象、像老虎等,这时可以告诉他们钢琴是富于表现力的。可以表现很多东西,但是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难以表现很多东西的。如小鸟的叫啼声、大象的抬腿,没有灵巧的手指和牢固的手的架子是做不出来的。当孩子们的学习爱好调动起来后,就可以引导他们进进正规的练习。比如讲弹奏手型时,可以用“搭屋子”来比喻,告诉他们,正确的手型是弹奏的基础,双手放在琴键上要象搭屋子一样,房顶(掌关节)拱起来,手指要像柱子一样结实才能支撑起房顶,同时虎口要张开留个“门”;讲连奏时可以用“走路”来形容,一只脚(手指)落地,另一只脚抬起,自然交替,身体(手腕)随着往前走,这样才能使声音弹得连贯优美;讲断奏时,可以拿拍皮球做比喻,手腕断奏像皮球,皮球(手指尖)落地就弹起来,触键时间短,有弹性;弹音阶像上楼梯,抬腿(手指)时身体稍前倾,气力往前送,拇指一定要提前“躲”在掌下,像小船过桥一样,同时留意手腕一定要随着音符的方向走;跳音像雨滴一样,乐句的连线,分句像唱歌的呼吸一样有“语气”,等等。运用这些形象的比喻,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同时也便于他们模仿,另外还应让他们早一些接触黑键,消除对黑键的神秘感和恐惧感。 三、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音乐表现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音乐表现力,必须从教学开始做起。在钢琴教学中,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音乐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就是说,仅靠言传只能帮助学生理解到一定程度,无法完全讲清楚,特别是一些感觉方面的体会,确实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清楚。但题目的另一个方面是,假如我们能够对作品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也将会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作曲家通过作品表达其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像力,而构成作品的一系列创作手段当然就可以成为我们演奏者深进具体地研究对象了。如作品的调性、旋律、和声、织体、速度、节奏、音型、声部、音区、句法、结构、表情等等。研究得越细致越公道,我们对作曲家的意图就会理解的更透彻,对演奏的再创造就有了可靠的依据,这样,才使我们有可能帮助学生进步演奏的音乐表达能力。 有了那么多可靠的依据,并不即是已经在演奏中体现出来了,这要因不同的学生而异。有的学生很有灵气,稍经启发就能有非常生动的演奏,甚至有自发的音乐感觉;但有相当数目的学生,需要有更多的帮助;还有些学生对一首作品很有想法,但弹起来,又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他的丰富想象并不能在演奏中体现出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有责任因人而异地帮助他们将其丰富的想象转化成音乐形象,学会用音乐语言来倾诉心声,让演奏成为有灵魂的、活的、富有情感的表演。
音乐感觉本身化比较抽象,轻易意会,不易言明。但它必须通过具体的两个要素——声音与节奏来加以体现。我们不仅可以抽象地对学生进行启发,更能用比较具体的方式让学生听得到、抓得住、感觉得到,学生通过具体的把握,逐步得到感觉方面的体会,这样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就一定会进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少地方不符合作品的要求,其中大多是反映在声音方面。如歌唱性旋律弹得不够动人,这是由于触键分歧适;没有把握歌唱性的触键,或者是旋律中出现不必要的重音,破坏了旋律优美的线条;或是旋律缺乏一定的起伏,线条感不强等。还有些学生手指跑动不灵活,手腕在用力;声音不均匀,缺乏弹性等。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具体找出题目症结,通过不同的力度,各种不同的触键,以及触键的快慢,手腕的应用,手指架子的控制等,还要加上自己敏锐的听觉,力求再现作品所要求的音乐形象。
其次,在节奏方面,教师也应帮助学生把握好。如:
1、速度分歧适。一种是速度完全分歧适,快慢错位,那么其音乐形象或情感就完全不同,不符合音乐的要求。另一种是快、慢基点是对的,但分寸没把握好,或者能力尚未达到,那么效果也受影响。
2、节奏不同一与节奏不均匀
在一首作品中,有些学生无意识地、不知不觉当中将某些段落弹得忽快忽慢,这很不好,不能符合作品要求。原因是:一则缺乏节奏感觉、某些技术上的大原因;再者就是某些特殊节奏如三连音、四连音等相互组合、抓不住基本节奏造成不同一、节奏不均匀主要是因手指技能和触键方面能力不强而造成。
3、节奏的松紧 主要是节奏的自由度。节奏应该是严格正确的,但决不是机械的,由于节奏是表现音乐的重要因素;音乐是传达人的情感,是具有生命力的,所以其节奏也应该是活的,有时紧,有时松,像人的脉搏,随着情绪变化而有快慢的变化;但它的松紧是依据音乐的自然流露,不能为所欲为。音乐的松紧较难把握,由于音乐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它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培养和进步。教师应多示范,边示范边指挥,启发学生演奏,会对学生有所帮助。
另外应鼓励学生多唱音乐,唱歌曲,不排除他们弹唱幼儿园或学校里学会的歌曲。由于歌曲有歌词,轻易理解,加之人声是最具有表现力的“乐器”,很轻易体会音乐旋律和音乐的倾象性,唱出音乐的线条;此时用你那动人的、富有感情的歌声,带动你的手指在琴键上“歌唱”,是轻易弹出具有感染力的音乐来的。若再能多听名家们的演奏(包括磁带等)、多听音乐会,在这样的艺术氛围熏陶下,再加上科学公道的练琴方法,相信你的音乐表现力会大大进步。
四、留意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爱好
有位先哲曾说过:“爱好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这句话并不夸张。很多家长、老师对培养儿童学习钢琴都有这样的共叫:从爱好开始。
爱好表现为积极性和主动性,爱好使个人对所爱的事物给予优先的留意,并具有时刻向往的心情。前苏联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以为,音乐教育的首要题目在于“怎样使孩子们对音乐发生爱好”。四五岁的孩子开始学弹钢琴,留意力轻易分散,爱好不易集中,缺乏稳定性。要想使他们适应并习惯于钢琴教学练习,首先必须使他们热爱钢琴,使他们喜欢钢琴教师,喜欢学琴的环境。
钢琴教师对待孩子应该和颜悦色,始终带着亲切的微笑,要用幽默的语言驱散孩子的紧张情绪,要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儿童语言讲解乐理知识和弹奏方法。如把高音谱号叫做“高老师”,低音谱号叫“低老师”,把音符说成“鸡蛋球拍”、“蝌蚪”等。把钢琴叫做“大玩具”,使孩子在游戏般轻松愉快的心境里进进琴法练习。 首先,在培养儿童的爱好中家长起关键性的作用。家长在陪练的同时要留意到,良好的学琴气氛和家长对学琴的正确熟悉态度是儿童学习钢琴的重要心理基础。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对钢琴有爱好。实际上天生对学琴感爱好的孩子极少的,所以后天的培养非常重要心理基础。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对钢琴有爱好。实际上天生对学琴感爱好的孩子极少的。所以后天的培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利用儿童的各种心理上的需要尽可能地使钢琴活动给他们带来满足感,激发他们的爱好。如可以经常的让孩子在朋友、支属、同学眼前表演、发挥自己,这时钢琴学习就会给孩子带来荣誉感。渐渐地,把儿时的这种荣誉感转变为自身的需求。
其次,培养儿童学钢琴的爱好,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每个学生素质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方式,尤其是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采取不同的方法。人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可以用“表扬加鼓励”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爱好,使他们有成就感,有自信心。杨振宁博士说:“成功的秘诀是爱好”。有了爱好就会有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所以说,爱好的培养,对儿童学习钢琴是尤为重要的。
总之,在钢琴的低级教学中,教师和家长一定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起孩子的音乐感受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在学琴的道路上顺利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