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不小心将琴的音柱弄倒了,手头没有工具,就开始在家里找可以替代的东西。翻来翻去,看到年初孩子牙疼时买的一个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呵,还真好用。能修牙的工具,修琴就没问题。如果你一时买不到专业音柱钩什么的,就买这个吧。
下面转一篇sonare(先生到这个月去世三年了)的《小提琴音柱》的帖子,供参考。
先生的原文:无庸置疑,音柱是个重要部件。它的功用是:1)连接面板和背板,起着提高琴马右脚处面板刚性和负荷力的作用。这样可以使琴马的振动被充分有效地传递到左脚下的琴板和音粱上去。使琴体发出有力的振动。2)把一部分振动直接传到背板上去。3)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即由于音柱的存在,在它的位置上必然是一个振动的节点。由于这个节点的存在,会使琴面板在作以音粱为基本振动发生处的全振动的同时,又把琴面板划分为三个分区振动,即:上部、下右部和下左部。三个分区的大小面积和形状都不同,因而使得不同频率的声音都能等到有效的共振,小提琴就可以发出优美的声音来。
再说音柱本身。根据音柱的大小和形状,它的自身的谐振频率是高出于小提琴所需的谐振频率于外的,所以并不需要对它调音。但是它的位置对我在上文里说的三个作用要起影响。所以把它的位置找准,是重要的。
在这里,我讲一个我的观点:琴的音质是由它的整体制作所决定的,一个好的、装配位置适宜的音柱,可以有助于充分发挥出一把琴的音质来。但是用调整音柱的方法,是无法改变一把琴的本质的。换句话说,调整音柱最终只能使你达到一把琴的发音的最佳限度。一旦自己觉得这个目的已经达到,最好就在这个音柱的位置上做个记号,作为日后的参考。
自己动手来调整音柱也是一种乐趣。调整之前要把弦和拉线板都拿下来,拔掉尾柱,这样就可以通过f孔和尾柱孔来观察音柱的状态。由于小提琴的内部空间是中间高左右低,所以在音柱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左右位置只能有很少量的变动,但是它的上下位置是可以有较大变动的。适当变动其位置,再装上弦,试它的声音,反复几次,调整工作就可以认为基本做好了。
调整音柱最简单的工具是用一把特制的弯型拨叉,一头形状向里凹,用来推音柱;一头作成钩子状,用于拉音柱。不过业余爱好者往往有自己的方法,只要达到目的,其他工具都可以。只既能移动音柱,又不会碰伤琴体就可以。
一般来说,音柱的位置必须在琴马的下面,即靠尾部的一边,距离是数毫米。离马远一点,音质会软一点,反之音质会略硬。把音柱装得直,是非常必要的。在调整时,可以通过f孔和尾柱孔来检查。音柱顶住琴板的松紧度也要掌握,太松要掉下来,太紧会对琴体造成伤害。所以要适度的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