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的使用和调整


    (1)笛的使用

  在我国民间是非常流行的乐器,音色明亮而柔美,贴上笛膜后,发出的声音更加清脆动人,笛膜是使具有特殊音色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它的中、高音区,音色脆亮而甜美,很有光彩,音量变化幅度大;低音区发音稍闷,不易强奏;最高音尖锐刺耳,不易弱奏,一般较少使用。笛子的表现力极为丰富,古语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这是说在表达人的情感上,竹管乐器虽不如人声,但比丝弦乐器更接近人声,因为竹笛的发音原理和人声很相似,都是用气息来控制声音的强弱顿锉。竹笛既能演奏出悠长、高亢的山歌旋律,也能表现出辽阔、宽广的草原情调,又可以奏出欢快、华丽的舞曲和婉转优美的小调。与其说是演奏热烈、欢腾的乐曲为其所长、倒不如说是对优美、抒情的乐曲更为适应。笛子的用途很广,它可以独奏、重奏、合奏或伴奏,在各种演奏形式中都是主要的旋律乐器,并常在器乐合奏中担任独奏部分,在昆曲、京剧的过场曲牌,秦腔、河北梆子的包腔以及许多地方戏剧、和舞蹈的伴奏中,都离不开笛子。在民族乐队中,笛子主要吹奏曲调和装饰(加花)的曲调。一般用d2调(曲笛)和g2调(梆笛)笛,它们的音域通常有两个八度,如d2调笛,由a1—b3在我国西洋管弦乐队中,有时笛子也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而获得浓郁的乡土味效果。

  吹奏笛子有坐立两种姿势,站立吹奏时,身体要自然、放松,并稍侧向右方,面朝正前,两脚分开呈小八字形,两臂自然抬起,用右手无名指、中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别按第1、2、3音孔,拇指托住笛身,用左手无名指、中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别按第4、5、6音孔,拇指托住笛身偏外处。把笛子拿起靠在嘴唇下面,使下唇放在吹孔大约1/3处,

  (2)笛膜的采制和应用

  笛膜是生长在芦苇内的一层薄膜,吹奏笛子时,气流经过笛膜后,使其振动,发出的声音就有一种特殊的共鸣效果,不仅音量扩大了,音色也更清脆、明朗、优美动听。所以,对于笛膜的选择,贴法和保护等工作是很重要的。

  采制笛膜要在端午节前后,选取生长在水边而又少见日光的芦苇为好,先把芦苇分节割断,用锋利的小刀轻轻削去苇皮,待露出一圈苇膜后,用手把它捻在一起,然后用筷子把它翻捅出去,夹在带色的纸夹里或用有色纸包住待用,在保存中不可受热,忌见阳光,更不要过久地随身携带,以防变质。

  在挑选笛膜时,要注意老嫩与宽窄。笛膜过宽过厚和颜色发黄的,是老的笛膜,发音闷而不亮;笛膜过窄,而且颜色特别白的,是过嫩的笛膜,发音松并带有沙沙的杂音,并且不易贴好。最好是挑选宽窄适中的,摸起来相当薄,而且,有透明感觉为最佳。

  贴膜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要把选好的笛膜剪成长方形的小块,再把它捻成一个小条或揉成一个小团,然后轻轻将它展开,用两手捏住两端,轻轻地展平,这样膜上就出现一丝丝的皱纹,再用气吹一吹,将膜上的皱纹吹得很均匀,然后用白芨(中药店有售)沾点水,擦在膜孔周围,将膜贴在膜孔上即可。

  贴笛膜时要注意,笛膜在未揉纹前,原来也是有条纹的,揉成的纹最好与原来纹一致起来。贴时要注意纹的方向,膜纹不能和笛身同一方向,笛子竖立着,笛膜的纹要横着。

  笛膜上揉出的纹不要过大,否则吹出的声音会发嘶,膜贴的也不要太松或太紧,太松了声音发嘶、不好听;太紧了就没有清脆响亮的音色了。过松时,可用指肚按住向两边轻轻拉一拉。过紧时,可用指肚按一按笛膜的中央。切勿用水贴笛膜,这会使膜变老,发出的声音也不会响亮动听。

  笛膜最易损坏,受冷热也易于变化,要加以很好保护。不要用手经常按它,不要让它沾着水,最好做个笛膜套(也叫笛膜挡),可用塑料片来作。在膜套上挖个和膜孔同样大小的孔洞,吹笛时,让这个孔洞与膜孔合在一起,笛膜就露出来了,不吹时将膜套一转,笛膜就被保护起来了。如因天气变化(潮湿或冷热等)笛膜塌下(有局部松了的现象)时,可用热气呵它几下,使上边有一层薄薄的水气,然后再将水气吹干,干了再呵,然后再吹干,照此反复几次,笛膜就会恢复原状,这种方法叫做"醒膜法"。此外,也可将膜靠在脸上,使膜受到微热以后加以伸展,也能使之复原。有些人吹笛子时,感到笛音稍迟钝或过分紧时,就把唾液涂在膜上,取得一瞬间的音色清脆,但唾液干了以后,笛膜也逐渐变老,笛声更哑涩。所以,要想把乐曲演奏好,对笛膜的作用、选择和使用等常识,也是应该掌握的。

  (3)笛子的养护

  笛子最大的缺点是容易干燥、破裂,所以最怕磕摔压碰和受潮,要严加养护。为防止笛子管身干燥和破裂,新制作或买来的笛子,民间多采取以下方法来处理:

  将笛子放在浓盐水中浸泡三四天(如竹质太湿可时间长些),取出后清水冲洗,再在笛子内膛抹上一层植物油,如笛子没有缠丝,就须在笛身外面用丝弦缠上。

  也可把笛子上所有的孔全堵严,笛管里灌满油或盐,然后放在蒸笼里蒸。数小时后,取出用水洗净,内膛抹上植物油。

  找一根比笛子内膛稍细和稍长的木条,外缠布条缝好,使不致脱落,成为一个棒香状,此棒经常用水或油浸湿,然后塞进笛管中,这样就可以经常保持笛子的清脆、响亮的音色,而且也不致干燥破裂。

  为避免气温升降对笛子的影响,平时笛子不要挂在墙上或其他风能直接吹到的地方。笛子也不宜放置在高温的环境中,以防弯曲变形,笛子平时最好笛首朝上、笛尾朝下竖立放置。可做一个绒布套或笛盒来保存笛子。冬季还应该注意不能让笛子受冻,特别是刚吹完后不要在冷空气中让风吹,以免笛管骤然收缩破裂。吹奏后,先把笛膛里的水分擦干,然后将其放入笛盒或布套中。

  笛管内外,可经常用能保护笛竹的液体涂擦(如上光油或清漆),并应经常用苗绒刷清除管内污物。并要注意保护好笛膜,不使它风干变质或碰破。

  (4)笛子的调整与修理

  笛子音的高低是由笛管的粗细、长短与音孔的大小、远近所决定的。管细而短、音孔小而距离近,笛子的发音就高;管粗而长、音孔大而距离也较远的,发音就低。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修理起来就方便容易了。

  如果筒音过高,就在调音孔的上面(指离吹孔较近的一边)用蜡或胶布封上一些,如果筒音低了,封的位置则相反。

  如果碰到个别音不够准或几个音不准,就需要在那些音不准的音孔上加加工。例如第二孔音低了一些,就可以把第二孔离吹孔较近的一边用小刀挖去一点,或者用蜡在音孔离吹孔较远的一面封上一点。其他音孔修理也都相同。在修理时,要边修边试吹,不要性急,否则挖得太多或封得太多,会使原来过高的音又变得过低或原来过低的音又变得过高。

  有时音不准,也可能是因为笛塞的位置不适当(即海底深浅)的缘故。笛塞与吹孔中心的距离,根据笛管的粗细和出音情况而有别,可参照制作中的尺寸加以调节,笛塞太远或太近都会影响音准和音色。

  此外,演奏时手指按孔不严或气吹不满等,也会影响到音准,但这些不是修理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在日常练习时加以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