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奏类少数民族乐器


    细筚篥:朝鲜语称“草劈力”,民间俗称“管子”。源于古代筚篥。隋唐时期九、十部乐的高丽乐中,已用到小筚篥和桃皮筚篥,是朝鲜族人民喜爱的竖吹双簧气鸣乐器。发音宏亮,音色高亢雄健。适于演秦朝鲜族风格的乐曲,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朝鲜族聚居地区。

    细筚篥由管哨和管身两部分构成。哨子长约4厘米,用芦苇制作,去掉硬皮,修削薄厚均匀,外表光滑,哨口一端烙扁,哨座一端用细铜丝扎住,插入管身上端。管身用无节细竹管制作,长20~25厘米,管径1厘米左右,管身正面开有7个音孔,背面开一个高音孔。为防止竹制管身开裂,管子的首、尾两端镶有铜箍。

    演奏时,管身竖置,嘴含管哨,左手按背孔和上面3孔,右手按下面4孔。高音细筚篥,每支只能吹奏一个调。经过改革,在原第六孔的右上角,开一加键小孔(即泛音孔),其音域由d1扩展到g3,达两个半八度。改革的多键细筚篥,音域更广,并能转调。

    细筚篥除高音筚篥外,还有中音筚篥和双筚篥(双管)。中音筚篥比高音筚篥低一个八度。双筚篥是将两支大小、音高相同的高音筚篥并排联接而成,每支管身上都装有管哨。演奏时,既可吹奏单管,发出单音,也可口含两支管哨,吹出同度双音,并能奏出三度、四度或五度和音,音量较单管显著增大,音色悠扬清丽,吹奏技巧较难。

    苗族双管:苗簇竖吹双簧气鸣乐器,由两支并列的管身构成。苗语称“长积”(意为两个乐器)。可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地区。

    双管是由两支大小相同的竹制管身并排捆扎在一起而成,分为左管、右管,民间称管为“公”、“母”,全长30厘米左右。每支管身上都装有芯子和管哨,并有一个共同的气牌。

    管身用长约28厘米、内径0.7厘米的细竹管制作,左管开有8个(正7背1)音孔,右管开有6个音孔,除左管的背孔(开在第六、七孔之间)外,各音孔的孔距均等,而且左、右两管的一至六孔位置相同。

    每管的首端都留有竹节,节隔中心钻有小圆孔。用以插入芯子。芯子起着连接管身和管哨的作用,多用长2.5厘米、外径0.6厘米的更细竹管或鹅毛管制作。上端装以管哨,下端插入管首的小圆孔中。左右两个芯子共同套在一个气牌上。

    气牌为葫芦壳做成的直径4厘米的圆形薄片,吹奏时用以托住嘴唇、帮助运气,并能使口力持久。管哨用芦草管制成,长约1.5厘米,不需任何加工,用嘴将哨口含扁即可吹奏。

    演奏双管时,管体竖置。左手在上,按第五至七孔和背孔;右手在下,按第一至四孔。口含两支管哨,手指同按两管音孔。发音高亢明亮,音色悦耳动听,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音域由(c2~d3)。除可奏出同度双音外,还能吹出简单的双声和音,并可演奏二声部曲调,有较丰富的表现力。

    双管常用于独奏,也可与其他乐器合奏或为伴奏。每逢苗族人民传统节日或婚嫁喜庆场合,常吹双管助兴。它还常与锣、鼓等乐器一起合奏。增添欢乐气氛。

    小闷笛:俗称“皮哨子”。彝族双簧竖吹乐器。彝语称“耶哈鲁”或“奔麦黑的哩”,“奔麦黑”即虫壳,“的哩”为笛,意为“虫壳”。闷笛制作简单,携带方便,音色圆润明亮,表现能力较强。富有田园风味,适于表现山歌风格的曲调,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云南彝族聚居地区,尤以楚雄州和大理州为盛。

    传统的小闷笛有单管和双管两种,规格尺寸大小不一。笛身均用苦竹梢或其他竹制作,管身上升有4或7个音孔(皆有一个背孔)。民间较为流行的是单管四孔小闷笛和双管七孔小闷笛。单管笛全长8~10厘米,双管笛全长10~13厘米,内径均为0.7~0.8厘米。笛管上端置有用虫茧制作的哨子,以采用亚热带地区河谷地带橄揽树或野蒿树上结的一种蓑蛾囊为佳。双管闷笛是用两支音高相同的七孔闷笛,削平管壁一侧,并列捆扎而成,笛管下端还系有丝线穗子作为装饰。

    单管4孔小闷笛,音域d2~f3,适于吹奏A、bB和C调乐曲。演奏时,口含虫哨,运用适中气息吹奏,以右手持笛并按放音孔,用左手掌辅以闷、放、扇、合等动作,来控制音色、音量变化。吹奏双管闷笛,口含双哨,双手持笛按双孔,但不能发挥闷、放、扇、合等演奏技巧。

    贝处鲁:竹制竖吹管乐器。形制古朴粗犷,结构独具一格。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等地。

    相传在基诺部落里有一对同姓男女相爱,严历的族规使他们不能结为伴侣。姑娘郁闷而死,小伙子也重病缠身。一天,小伙子拄着花竹棍到姑娘坟前哀悼,临走时将竹棍插在坟上为姑娘作伴。不久以后,坟前的花竹竟长成了一簇密竹,为了寄托对姑娘的思念,小伙子砍下一段花竹做成乐器,吹奏起来娓娓动听,犹如和姑娘倾诉衷肠。据说这乐器就是贝处鲁。

    贝处鲁,用带有竹节的竹管制作,管长35~40厘米,管径2.5厘米左右,上面开有一个发音孔和2个按指孔。竹管两端均为通孔,竹节留在距上端吹口10厘米处,在竹节处的管壁上开一椭圆形发音孔,使竹节上下的竹管稍稍相通。在发音孔正下方的一段管壁上,先将竹皮除去并稍加刮削,然后开出2个方形按指孔。发音孔和按指孔要开在一条直线上。修削按指孔周围的一段光滑管壁,可增加手指与管壁的磨擦力,使按孔恰如其份。这种刮削指孔周围管壁的制作方法,不仅古代已有,而且在其他少数民族的竹管乐器中也很盛行。

    吹奏贝处鲁时,管身坚持,左、右手食指分别控制2个按指孔,下嘴唇盖住大部分吹口,只留出一条小缝隙让气流进入管内。当气流到达发音孔处的自然竹节缺口时,就构成了气流冲激音孔边棱而使管内空气杜振动发音。音色浑厚柔美。虽然贝处鲁只有2个按指孔,但是聪颖的基诺族人民,通过长期的演奏实践,却能利用超次结合指法变化,奏出常用的五声音阶,以至滑音和变化音等,其音域由(e~c3),达两个半八度,真可谓奇迹。一般在吹奏之前,人们还常在发音孔的上方贴一小片蜂蜡,用来调整发音孔的大小,以使其发音灵敏和美化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