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对两个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了考察,颇有感触。感受最深的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毋庸置疑,教师在新课程的推行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新的课程内容要靠教师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要靠教师去实现,新的教学方法和规律要靠教师去探索。
那么,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哪些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发扬的,哪些是我们不希望看到或者值得讨论的;教师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角色?这是需要我们研究的课题
平等的合作者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不仅是身体走下来,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在一节小学一年级的体育课上,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是令人称道的。她不仅和学生一起设计了一条通往“森林动物园”的“崎岖惊险”的道路,还和孩子一起在道路上做游戏。当孩子要爬过一条长长的“坑道”时,有的孩子姿势太高,有的孩子又趴在了地上,当然不能顺利通过。老师不仅与孩子合作摆正了姿势,还亲自和孩子一起爬了过去。合作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一种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从而可以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参与了“爬”的过程,学生当然就心领神会了。
有些知识和技能是能够传承的,有些知识是只有通过体验才能获取的。譬如学习游泳,没有呛过几口水的体验,恐怕是难以学会的。也就是说,许多知识和技能都是在活动过程中获取的,而在活动的过程中,没有教师的合作与参与是不行的,或者说是难以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的。
在另一节艺术课上,学生们看完了教师的示范,按照教师的要求,折成一个纸船。绝大部分学生都在教师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有的学生把折好的纸船交给教师后,又忙着去折第二个,可是,个别学生直到下课也没能折成纸船。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忙于收缴学生的“作品”。如果教师能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孩子合作折纸船,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至少不会有折不成纸船的孩子。
教师与学生合作,也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做学生的合作者。在与学生的合作中参与,在参与中与学生交流。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交往可以激活思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新课程为师生之间的交往预设了广阔的空间,期望教学能成为真正的交往活动。所以,教师在新课程课堂上的角色,应该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惟有平等,才能调动起学生交流的积极性,才有利于交流的流畅。教师还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做学生之间交流的沟通者,使课堂成为交流的“沙龙”,从而使新课程的三个维度得到整合。
谦虚的倾听者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对于为人师者而言,我们一直在勉励自己:“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直到现在,我们也不能说这句话是错误的,只是带有某种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一桶水到底有多少碗?即使再大的桶也是有限量的,决不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说,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怎么办?教师只有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转化为和学生并肩的共同探究者,在共同探究中共同发展。
在一节初中一年级地理课上,当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澳大利亚为什么“羊比人多”的时候,学生们用自己收集的大量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毫无疑问,学生们占有的资料远比教师占有的多得多。教师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虚心地融入了学生中间:“哦,他是从气候方面说的,你是从资源方面说的,有很多知识都是老师不知道的。”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究,学生不仅掌握了地理学科的知识,还拓展到了生物的、数学的、经济的、环保的、社会的等多学科的知识。这些跨学科、泛学科的知识的确是教师不曾拥有的。正如这位教师所说:“通过和同学们一起探究,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事实上,教师比学生知道得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个神话早已被学生打碎了。如果教师再去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地位,只能被新课程无情地淘汰。
在小学一年级的体育活动课上,教师把两块垫子拉开,设计了一条“小河”,要求孩子跨过去。因为两个垫子之间的距离有些大,孩子们纷纷“落水”。一个孩子嚷道:“哎呀,我掉进河里了。”教师分明听见了,也看见了,但没有别的反应。如果这时教师能把自己当作与学生共同的探究者,问一问孩子掉在河里怎么办,会不会游泳,让孩子学一学游泳动作,会不会更好呢?在这种探究活动中,不是既增加了运动量,又获得了新的知识与技能么?
可见,能不能与学生一起探究,依然是一个新课程的理念问题,依然是一个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角色定位问题。教师只有确立与学生共同探究的角色,才能与学生一同成长,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真诚的赏识者
在现代教育中要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能不能真正做到赏识每一个孩子,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的。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体育课上,教师在自己的运动衣上贴了许多“小红星”,这是为了赏识孩子们而准备的。在课堂上,哪个孩子有了好的表现,老师就会把“小红星”贴在该生的额头上。这种赏识孩子的了法,在课堂上激发了孩子的进取心,强化了其优良行为。孩子们表现得主动积极,课堂上不断出现精彩的场面。所以,教师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做孩子的赏识者。新课程注重了对学生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是新课程之所以新的一个标志。而善于赏识孩子,不失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之一。
可是,赏识孩子不能只凭自己的预先设计进行,也不能只对孩子的某一个方面的优良行为进行奖赏,而忽略了对孩子其他方面优良行为的奖赏。新的课程要求不仅要重视预成性课程,也要重视生成性课程。还是这位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贴在自己身上的“小红星”掉了一个,有个孩子很懂事地捡了起来交给了老师。老师接了过来,又贴在了自己身上,一言未发。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奖赏这个孩子一个“小红星”,或者说声“谢谢”,不是很好么。
可令人费解的是:教师身上的“小红星”又掉了一个,又有一个孩子认真地捡了起来,去交给老师。“不要了”,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摆着手。孩子看着老师,愣了一下,有些犹豫地将手上的“小红星”抛掉了。乍看起来,新课程的理念与实践之间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但跨出这一步却并非那么简单。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 这一句朴实的口号,不知启发了多少教师,造就了多少优秀教育工作者。今天,我们仍在实践着这句话的教育价值。而在实施新课程的课堂上,就更不应该忽略“小事”了。
教师要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赏识者,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的目的: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
个性张扬的促进者
教育本质上应该是民主的,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个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惟有自我意识的觉醒,才能有个性潜能的释放。所以,教师要重视营造民主的氛围,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小学一年级关于元、角、分计算的数学课上,一位教师设计了富有生活情趣的购物活动。在讲台边的桌子和墙壁上,摆挂了许多小商品,有铅笔、本子、橡皮、皮娃娃等,分别明码标价。教师“给”每个孩子三元钱,让孩子自己去“购买”想要的东西。孩子们拿着买了的东西,要说明三元钱是怎么用的,当然有“小售货员”监督。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购物,生活化的课堂别开生面。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了数学知识,义在愉悦的氛围中张扬了个性。
这时,一个“小售货员”向老师举报:“老师,他买得不对。”“怎么回事?”老师询问。“他用了三元钱,拿了三元多的东西。”举报的孩子回答。没等老师再询问,那个买得不对的学生已经开口了:“打折。”他把买的东西和打折的价格计算得分文不差。你能说这孩子调皮吗,不能。这是孩子的童趣,是他在发挥着聪明才智,老师说:“哦,可以打折。”这就是一个富有新课程理念的教师,一个有利于孩子个胜张扬的促进者。
对于教师而言,有了新课程理念,还要在实践中磨练,才能处理好一些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才能生发出教育机智来,解决好一些技术或技巧问题。
在这节课接近尾声的时候,买了橡皮鸟的小朋友回到座位上,开始使劲地捏了起来。一时间,课堂上“鸟声”四起。老师已经说了两遍了“不要再捏了。” 可有的孩子依然让鸟叫……下课铃响了,老师说 “你们使劲捏吧。”“鸟声”又响了起来……
看得出来,这位教师己经进入了新课程的角色,成了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如果能把这个促进者的角色贯彻到底,课堂数学也许就更精彩了。试想:当孩子拿着橡皮鸟捏个不停,也停不下来的时候。可不可以给孩子一点时间,那怕是10秒钟。让孩子一边捏,一边计数,别的孩子也能参与计数,不照样是在进行计算的教学课吗。这样,既可以因势利导让孩子“捏”得愉快,又可以在快乐中学习,也就整合了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三个维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
新课程指向人的发展,在人的潜能向人的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起着中介的作用。教师只有在这个中介里,充当好促进者的作用,才能实现新课程的使命:人的生动活泼、充分自由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