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怎样做研究(一)


 
    中小学教师应该怎样做研究?这里所说的研究当然是指教育研究。说起研究,理科教师往往会联想起严格的实验环境、严密的逻辑推导、精确的定量分析。而文科教师则会以为研究就是读书、找资料、抒发自己的见解。所以,在他们的教育研究论文中,往往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问题。最普遍的是将研究等同于成功经验,自己比较成功地进行一次教学的尝试,把经验体会总结总结,就算是进行了研究;另一种是只凭自己的主观思考提出一些观点,或从他人的论述中找出一些观点,然后从自己或他人的经验中找出个别的事例加以印证,就写成所谓的研究文章;还有一种是不知如何设计研究,辛辛苦苦但却盲目地收集或记录了许多数据,却不能分析,也不知道如何利用数据去说明问题……那么到底应当怎样做教育研究呢?

一、对象和特点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活动,包括教育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及参与教育活动的人。除具备一般研究活动的特点之外,教育研究还有如下特点:第一,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行为,是一种社会实践,不可能按照研究者主观的需要对研究对象加以孤立、封闭或纯化。因此,不能因袭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第二,教育研究中所探讨的问题,如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学习的心理过程,学生的行为表现,或老师的教学决策、方法手段,或学校的制度与管理等等,都没有较为全面的数学模型,无法对其进行完全量化的描述,需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有时甚至是完全定性的描述方法。第三,检验结论是否正确的实践方法,也不像自然科学那样有是非分明的客观标准,而与主观的感觉判断有一定的联系。
二、常用研究方式
1.参与式研究
为了要认识或解决教育或教学实践中的某个问题,以提高或改进教育或教学质量,常常采用参与式研究。此时,研究者不是置身于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教学环境之外,不是设法避免对被研究的对象产生影响,而是参与到有关的实践过程中去。一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不断地将研究成果及时运用的实践中,再及时地收集各种反馈信息,以获得新的认识,对解决问题的方案有新的构思或修改补充。
在实践中,许多教学方法研究在一开始时,研究者本人或参加研究的教师头脑中并没有成熟的模式或方法,只有一些理论的观念或不太清晰的设想。可根据这些观念或设想去进行教学,同时利用各种方式,如相互听课、作教学分析、听取学生意见、与家长座谈、进行测验评估等等,收集对新的教学方法的反应,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出补充或改正的措施。这种研究的特点在于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研究框架不断调整,课题多为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最适宜于教师、校长、教研员采用。
2.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类似于以前提倡的"解剖麻雀"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往往是某一具体的事件、过程或状况,主要目标在于了解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各种因素,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与相互作用,以及所起的影响及其程度。例如,要研究高中物理必修课程的实施情况与效果,可以某所学校某个班级或学生为对象,了解影响课程实施的种种因素,如社会舆论、家长压力、对高考的担心、课程本身的缺陷等等。在这种研究中,重要的是尽可能如实地了解情况,从而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充分的依据。因此,研究者最好不要参与到实践的过程中去,而要保持独立的立场。
个案研究深入细致,虽然可以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探讨,但因工作量大而不可能有很广的研究面,不易得到比较客观和合理的认识。
3.文化人类学研究
这种方法常用来研究学校中的各种人际关系,研究学生的行为、思想、作风及这些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例如,要比较不同班组的学习风气及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影响,可采用这种形式。研究者在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内,完全与作为对象的班组学生生活在一起,一同上课学习,参加课外活动,与他们谈天说地交朋友。在这一过程中,详尽地记录他们的处事态度,在生活中的表现,自己以"对象"身份所得到的所有感受等等。然后,转换到研究者的立场上来,对学生的学习风气、学习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这种研究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开头容易,坚持下来很难。学校的在职教师,虽然有足够的时间与观察对象相处但不容易真正忘却自我而融入被观察的学生中去。作为教师,还不可避免地会和学校管理部门及同事之间有着个人的利益冲突或恩怨关系,要抛弃这些东西作出客观的描述也不容易。因此不宜轻易地确定采用这样的研究方式。
4.普查与抽样调查
普查的目的是获取可靠的资料,用以进行分析并概括出普适的模式。如学生家庭作业量普查。普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全面普查。如对一个市或县的全体学生提出10个有关家庭作业量的问题,要求所有学生都作出回答。这样做的好处是较全面,但工作量大。和二种方式是抽样调查,即在被调查对象中抽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用对样品的调查取代全面的普查。抽样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是完全随机,即将所有的学生编号,然后由计算机打出一组随机号码;或从随机数表中抽出一组号码,对这些号码的学生进行调查;在更多的情况下,研究者是按比例进行抽样。例如,全县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的比例是3:7,调查时就按这一比例抽取300个城镇学生和700个农村学生作为样品。抽样调查的样品数量必须足够大,才有代表性。如果一个县的中学生总数为3万人,只抽100个样品进行调查,显然不够。到底应抽多少为好,也没有硬性规定。一般来说只要能保证有合理的效度就可以了。
通常,进行全面普查或严格的抽样调查会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这时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各种调查。如对自己所任教的一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这样的调查面虽不广,但对分析全面的情况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过应该记住,不要随意地把在少数学生中发现的情况说成是普遍的情况或把特定情况下出现的问题说也是普遍的问题。
5.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的对象是一些测量的因素。例如,是否高考复习中解题量越大,考试成绩就越好,可将一批条件相同的学生分为5组,第一组在复习中解题量为500题,以后各组依次为1000题、1500题、2000题和3000题,最后比较这几组学生的高考成绩,看其与解题量的关系到底如何。事实上,影响高考成绩的因素不单是解题量,甚至可能主要不在解题量,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学习态度与方法、家庭环境、教学方式等都是影响高考成绩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而无法分开。要进行实验,就必须保证非对比条件(即除了解题量之外的所有因素)的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这有一定难度,使得实验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三、研究方式的选定
1.对研究的限制因素
对研究的限制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研究的课题,即研究的目的、内容、对象所带来的。例如,研究的课题是了解中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是否过重,就应采用普查的方法,或个案研究加抽样调查的方法。如果研究的课题是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这一类目前还没有满意数学模型的问题,最好是采用一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如果研究的课题是进行某项教材改革,因为其涉及面比较广,很难进行严格控制的实验,况且研究者总是希望改革能够成功,因此最好是采用参与式研究。第二种限制因素是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例如,研究者的水平、经验、常识,可能投入的时间、资金、人力等等。还有被研究对象的合作程度也是一种需要考虑的条件,例如,研究者打算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但对方是否愿意谈,是否能如实地回答问题,也是制约研究成败的因素。第三是研究的效益。到底这项研究的价值有多大,值得花多大的力气去做,也是很值得考虑的。
2.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是选择研究方式时必须考虑的另一问题。信度是指研究所获得的资料的可靠程度。信度高的研究,应能多次重复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例如,要了解什么类型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研究者最好是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知已,学生才会将心里真实的想法告诉你。不然,学生会由于隔阂或怕招来报复而不说实话。研究者若能够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感受一番,得到的资料就会更深入可信。当然,这样的研究,必须有一定的规模,即作为对象的教师应足够多,才能概括出有代表性的类型。
效度的问题更复杂一些。例如,研究的问题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就涉及到能力的评价问题。如果在研究中只用书面测验的方法来衡量学生的能力水平,显然是不全面的。因为许多能力,如实验操作能力,是无法通过笔试来检查的。而如果测验的试题只涉及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其有效性就更差了。用这样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能力,然后寻求培养能力的途径,显然不会有好的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