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舞蹈表演的心理素质调整


每当节日来临,每一个老师都希望排一个质量上乘的好节目,而舞蹈节目往往是首选。经过长时间辛勤排练,服装道具也准备就绪,参加演出(比赛),却因为小演员发挥失常,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台下好好的呀?怎么到台上紧张的连笑都不敢笑了呢?”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以上的怪现象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学生在舞蹈表演活动中自身的心理素质造成的

一、自我能力的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

一般来说有强烈的自信心的人,能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肯定的评价。在排练和表演时就表现得较为积极、主动;而另一种类型的人往往缺乏自信,把自己的能力限制在低于实践所能达到的水准,不知不觉的降低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排练和表演时胆怯、被动,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新队员中。由于起步晚,在训练初期新队员确实不如老队员,但由于儿童时期的生理因素的影响,只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坚持训练定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进步。如:身体柔韧性、力量控制、身体协调性等。

二、过于追求完美,导致自怨心理

有的人对自己取得微小进步都充满喜悦和自豪感,他们看中的是成功,对失误和不足既能认真对待又能泰然处之。有的人却过于追求完美,如果达不到目的,则常引起许多自忧自怨,导致挫折心理的产生,引起不良后果。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基础较好的老队员身上。她们愿意做队员的表率,做“领头羊”,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人总会碰到一些挫折,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经受受伤的体验。三、缺乏对集体的关心,与人合作能力差

有些同学在平时排练中自探能力和自学精神很强,能尊师守纪,勤学苦练,但因经常只顾自己,往往集体观念比较薄弱,以至于对他人漠不关心,只为自己着想,以自我为中心。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小学生在复杂的舞蹈表演过程中,也充满着心理素质所支配的一系列因素。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和快乐的适应情况。”所以我认为只有在平时的舞蹈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才能使舞蹈表演活动顺利进行。一、培养自信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使学生身体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高难技巧的需要,同时为扮演各种舞蹈角色做好准备,对演员,学生的体力的保持也有好处。但在训练初期是非常枯燥和单调的,除了压腿还是压腿,除了下腰还是下腰……而在这枯燥和单调的训练中,往往还要碰到或大或小的挫折,这样便会产生一些异常情绪,如“逃避抗拒”、“自卑抑郁”等,如果不加以引导,久而久之便会成为心理障碍,克服这些“病症”的最佳良药就是帮助她们重拾信心,激发兴趣。此时你无须再在动作要领上多做解释,只要告诉她们“只要坚持一下,就会进步一点”。一看到某人进步一点,就应该给予热情的肯定与表扬;即使进步缓慢,我们也应该为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喝彩,从而使她们体验成功,重拾信心。

二、提高表演能力,提升感情共鸣

能力指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它包括完成某种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舞蹈能力包括姿态、节奏和表情,这三者构成了舞蹈能力的核心。

首先,应培养对作品的感悟能力,引导其在感情上与作品内容产生共鸣。陈鹤琴先生说:“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和音乐接触,可由节奏的美使肉体和精神共鸣共感。”因此,在舞蹈节目排练中,必须重视表演者对舞蹈作品思想感情和主题上的深刻了解,而不是一味重“形”,而忽略了“神”。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指导老师要悉心加以引导,让孩子们“手舞”有物,“足蹈”有理,这样孩子们有表演时就会在心理上与舞蹈角色共鸣共感,忘我投入,表情自然展现,舞蹈表演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欣赏和排练舞蹈《山妮》时,舞蹈队员们对山妮那种始终贯穿的活泼充满朝气,好奇而又害羞的情绪特点很难自如的展现。于是,教师简单又明了的语言串联成一则小故事来帮助队员;理解与记忆,“一群山里妹子好不容易进城赶集,又兴奋又好奇。她们要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可是又有一点害羞……她们兴高采烈的舞起头巾,跳起了舞来,脸上满是喜悦,连害羞也忘记了……”

其次,应培养严谨的训练态度,注重情感的表达。常言说得好“艺高人胆大”,在理解作品情感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多作示范引导学生在排练时,严格要求自己展现出积极的状态,最优美的姿态,切不可马虎大意。平时,还要多合伴奏,与伴奏音乐取得默契,这样才可以在演出时不假思索,充分注意感情的表达。最后,应多组织实践活动,激发表演欲望。实践证明,实践是克服紧张的有效方法。因此,经常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多彩排,多熟悉舞台的环境,设施及设备,让学生知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那么紧张也就不翼而飞了。

三、培养与人合作,关心他人的能力

舞蹈队的训练时间一般排在早上和傍晚,孩子们可谓是朝夕相处。在这个集体中有来自高年级的大姐姐,也有来自低年级的小妹妹;有训练程度比较深的,也有比较浅的。为了培养她们关心他人,与人合作的能力,可根据她们的特长和意愿,分配适当的工作,让她们帮助人,同时又受到别人的帮助,让她们自己去处理集体中的人际关系,把“自我”融入集体的“大我”之中。小龚和小金是两位老队员,平时训练认真刻苦,训练效果不错,基本功扎实,但是平时训练中只顾自己,从没想到过她们可以帮助别人。于是我请她们一起来当小老师,帮助其他队员纠正错误,摆正姿态,同时进步。在她俩的带动下,其他老队员也愿意帮助小队员了。后来根据实际情况,我又为她们成立了“1+1”小组,就是一个老队员带一个新队员。这一下老队员和新队员的距离缩小了,队员之间的凝聚力也增强了,这样的集体合作氛围就为充分发挥她们的合作能力打下了基础。以上拙见旨在为默默耕耘在舞蹈教学这块甜蜜土地上的音乐教师提供一些参考,让我们通过舞蹈艺术教育,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启迪她们的智慧,激励她们的意志,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她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事物,使她们身心健康活泼,和谐成长!

google_protectAndRun("render_ads.js::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