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事业有关的诗句


与事业有关的诗句

与事业有关的诗句

  1、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楚辞·离骚》

  滋:栽培。畹: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三十亩为一畹。诗人以种植大量兰蕙之类的香草来比喻自己曾广泛地培育人才。

  2、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楚辞·九章·涉江》

  诗人因自己高洁的品行不为人们所理解而伤感,他真诚地希望自己的名声能与天地同样万寿无疆,自己的事业能与日月一样永放光芒。

  3、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晋〕欧阳建《临终诗》

  四方志:经营四方之志。诗句鼓励后人要树立远大志向,建功立业:如果志在四方,那么随处都可以有所作为。

  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诗句真实地表现了诗人登科后的得意之情:在和煦的春光下,得意洋洋地骑马疾驰,一天之内就把整个长安的繁花胜景看完了。后以“春风得意”形容事情办成后喜气洋洋的情态。

  5、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唐〕李白《送友人入蜀》

  君平:隐者,善卜。见《汉书·严君平传》。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询问善卜的君平呢!诗人借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告诫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

  6、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唐〕杜牧《题乌江亭》

  楚汉相争时,项羽兵败,只身至乌江,乌江亭长要用船渡项羽过江,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但项羽不肯,说“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哉?”遂自刎而死。诗人在这首咏古诗中认为项羽应该回江东,江东有许多有才识的子弟,也许能卷土重来夺取天下。诗句对历史的成败,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7、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诗句的大意是:古人之功名书在简策,万口流传,早已感到不新鲜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唐〕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诗句直抒胸臆,气贯长虹:功名只向戎马疆场上求取,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这既是诗人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的送别词,又是诗人自己的豪情壮志的表白。

  9、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唐〕杜甫《八阵图》

  诗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说他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势过程中,功绩卓绝,而创制八阵图,更使他名声卓著。

  10、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唐〕李贺《南园十三首》之六

  寻章摘句:遣词造句的意思,指文人的日常生活。诗句的大意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人,老于遣词造句,深夜不寐,直到晓月将残;但是在连年征战的边疆战场上,感伤的文章显得毫无用处。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困守书斋生活的不满,又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和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

  11、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唐〕高适《燕歌行》

  诗句的大意是: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岂顾勋”三字,有力地讽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12、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唐〕白居易《读李杜诗,因题卷后》

  四夷:四方边远之处。这几句写李白、杜甫诗歌对后人影响之大。

  1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杜牧《赤壁》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句感叹周瑜成功之侥幸,如果不是东风为周瑜提供了方便,则很可能东吴要大败,连二乔也要被曹操掳走锁进铜雀台了。

  14、绿水青山知有君,白云明月偏相识。————〔唐〕任华《寄李白》

  诗句说李白名气很大,连绿水青山、白云明月都认识他。

  15、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宋〕陆游《黄州》

  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飞逝而自己忠心报国的志向未能实现的遗憾:滔滔江水洗不去英雄的怨恨,岁月蹉跎,英雄豪杰也会像秋天的草木一样衰老凋零。

  16、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宋〕陆游《秋波媚》

  几句的大意是:谁能像终南山的明月如此多情?特意拨开暮云探看。灞桥的烟柳,曲江的池馆,也盼望着凯旋的人们。诗人四十八岁时,在汉中任军职,听说前方作战形势有利,即登临高兴亭,写下此词。兴之所至,物皆有情。诗人憧憬胜利的乐观情绪亦溢于笔端。

  17、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宋〕辛弃疾《鹧鸪天》

  锦襜突骑:穿锦绣短衣的快速骑兵。词句写诗人年轻时带领抗金骑兵,擒获张安国的出色经历,表现了诗人忠心为国、智勇过人的气概。

  18、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宋〕辛弃疾《水调歌头》

  实现了我们的理想,便给人间带来了无边春色;等到岁月流逝、江山已老的时候,请看,我们依然是满头青发。表现了诗人把收复失地、完成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生命价值,显示出以身献国的高尚情操和一种永不衰竭的斗争意志。

  19、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宋〕刘克庄《贺新郎》

  这几句写出了诗人渴望横刀疆场、杀敌报国的迫切心情:什么时候才能将长缨握在手中,捆住敌寇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