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大自然的诗句


感受大自然的诗句

感受大自然的诗句

感受大自然的诗句

  欣赏着大自然的美,赞美大自然,回归于大自然,让人感觉到一身轻松,以下是“感受大自然的诗句”,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语句

  1、杉树枝头的芽簇已经颇为肥壮,嫩嫩的,映着天色闪闪发亮,你说春天还会远吗?

  2、恍忽间明白:春光明媚的春天之所以如此的美,是因为它让人的心情在此刻绽放。

  3、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4、秋后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5、远处的山连绵起伏,有高有低,错落有致,怎能不让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呢。山一旁的松树挺得笔直。

  6、春天来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7、冬天的河干涸了,我相信,春水还会来临,那时白帆就是我心中的偶像;风中的树叶凋零了,我相信,泥土里的梦将在枝头开花结果。

  8、太阳刚露脸的时候,我沿着小河往村里走,那么淡淡的清清的雾气,那么润润的湿湿的泥土气味,不住地扑在我的脸上,钻进我的鼻子。

  9、早晨,深深呼吸满山满谷带霜的新鲜空气,感到精神抖擞,浑身是力量,仿佛一夜的功夫自己变成了一个能够上山擒虎入水捉蛟的出色猎手。

  10、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令人叹为观止。冰、植物这两者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两个奇迹一起结合、升华,创造了这美丽的雨夹雪。也创造了美妙的世界!

  11、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走过,留下圈圈年轮,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上走过,留下了什么呢?

  12、春天里人们更忙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你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来来往往地穿梭着忙碌的身影,乡村的田地里,农民们在播洒着希望的种子。

  13、禾苗叶子晒得起卷子,失掉嫩绿的光泽,又没有一点风,人走在两边都有禾苗的田埂上,简直闷热得浑身流汗,气也不容易透一口,因此谁也不愿出来了。

  14、近处的大树枝叶茂盛。小草叶子又肥又美。小花绚丽多姿。一阵阵风吹来,花、草、树、木,一起奏出了“森林交响曲”,一只只蝴蝶随着“交响曲”跳起了舞呢。

  15、美丽的大自然就像一支的动听歌曲,旋律优美而又抒情;美丽的大自然就像一支神奇的笔,有挖掘不完的新奇事物;美丽的大自然又像一首诗,我有着写不完的眷恋。

  16、春天来了!你看万紫千红的花开了,把可爱的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从寒冷的冬天中叫醒了,使得大地恢复了生机。那些野花像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眨着眼睛。

  17、在美景如画的自然里,你会把自己的身心整个溶入其中,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那是动听的回响,那是动听的旋律,那是大自然为我们人类谱写一首首新的乐章。

  18、雨后,站在树下,侧耳倾听,那是鸟儿的欢唱,他们为大自然而欢畅,好一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真可谓写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

  19、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20、到处是郊游踏青的人群,有老年人的慈爱满意,有情人的欢乐开怀,有孩子的天真笑容。恍忽间明白:春光明媚的春天之所以如此的美,是因为它让人的心情在此刻绽放。

  21、走到乡间的小路上,有着牧羊人的足迹,在田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花絮飞飞,走到乡村,看着错落有致的房子,在乡村里闻一闻那泥土的芳香,听着蛙鸣,听着流水潺潺。

  22、在我的眼中,有许许多多的景像,在大自然这个奇妙的世界里,有着无穷无碧的奥妙,等着我们去探险。在我眼中,我认为大自然里充满了生机勃勃;动物门欢乐的歌唱,跳舞。

  23、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

  24、金秋的大自然阳光温馨恬静,桐乡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如今,秋风又起,树枝树叶交织出金色的穹窿,落叶遍地,踩上去很柔软,好像此时此刻不胜凉意的心情。

  25、让我们走向原野吧。看,一片片碧绿的草地,一望无际,上面又长出一朵朵美丽的野花。原野上的小草像千万个绿色的卫士,守护着花朵。就算人们怎样压他们踩他们,都决不低头。

  26、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27、自然以它宽阔的胸怀拥抱着人类,用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类,用它伟大的智慧提醒着人类。在我们需要他人的帮助时,不妨先拾起不满,用花儿般的笑容迎接生活,像果树一样伸出双臂。

  28、当北风呼啸,山川盛着银装时,冬天来了。辛劳的冬姑娘为麦苗盖上厚厚的棉被,为大地铺上银色的厚地毯,小伙伴们在银色的世界里打雪仗堆雪人,无忧无虑的跑着笑着,尽情地游戏着。

  29、夏夜,天上缀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像细碎的流沙铺成的银河斜躺在青色的天宇上。大地已经沉睡了。除了微风轻轻的阵阵的吹着,除了偶然一声两声狗的吠叫,冷落的街道是寂静无声的。

  30、夜,太静了,而且月光又像朦胧的银纱织出的雾一样,在树叶上,廊柱上,藤椅的扶手上,人的脸上,闪现出一种庄严而圣洁的光。海似乎也睡着了,我听到轻柔的浪花拍在沙滩上的微语。

  31、欣赏着大自然的美,赞美大自然,回归于大自然,让人感觉到一身轻松,把眼里的风光都尽收眼底。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让人感觉到了大自然的绝妙美伦,找到了天地万物相融合的感觉。

  32、当北风呼啸,山川盛着银装时,冬天来了。辛劳的冬姑娘为麦苗盖上厚厚的棉被,为大地铺上银色的厚地毯,小伙伴们在银色的世界里打雪仗、堆雪人,无忧无虑的跑着、笑着,尽情地游戏着。

  33、天的黄昏,更是美不及言,太阳收敛了刺眼的光芒,夜幕已经垂下了,天空也变得暗了,夜也是温馨,迷人的,也是凉爽,安静的,星星眨着眼睛,月亮在歌唱,把大地变成了音符,升升降降。

  34、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35、春雨潇潇洒落时,总会牵动我的心弦,把我带入那如烟如雾、如沙如尘的世界。那丝丝细雨,像滴滴甘露,让我感受着生命的活力,它们让我摆脱人间约束,放开心情,在虚空中狂奔,在寂寞中追逐。

  36、如果说大自然是一幅画,那么再好的笔墨也无法描绘它随处可见的绚丽。如果说大自然是一首诗,那么再美的言语也无法说清它带给我的乐趣。如果大自然是一首歌,那么它将唤醒我心底沉积的幸福。

  37、自然就像一条无比绚烂的彩虹,生活像一杯浓郁可口的咖啡;自然像一支悠扬委婉的乐曲,生活像一片蔚蓝浩瀚的大海。不管生活是酸、是甜、是苦还是咸,看一看美丽的自然,我的生活便充满了情趣。

  38、是什么将云儿的神秘面纱揭开?是什么打破了刚才的幽静?是谁给云儿带来了乐趣?哦,是阳光,是它耀眼的光芒揭开了云儿的面纱,是他的晚风来急打破了刚才的幽静,是他的温暖给云儿带来了乐趣。

  39、在大自然里,我们很渺小,像一粒沙,但我们齐心汇集起来就是一座山,风把我们吹散,但我们又汇集在一起,又是一座山。为了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必须热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就是热爱人类自己。

  40、当憩于静静的小池边,遥望远处那密密的竹林,实在是绿得可爱,一条幽幽的小径直通远方。低头倾听桥下的流水声,淅沥淅沥地欢快而平静地流淌,仿佛在与大自然愉快地私语,倾吐自己的心思与喜悦。

  41、我抬头望了望天空,只见天空一碧如洗,好象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有的像兔子活蹦乱跳有的像一位仙女在空中梳妆打扮,还有的像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形态各异,好看极了。

  42、在晨曦沐浴下,一切闪动着欢乐的双眼,高擎手臂,青翠欲滴,草长莺飞呼唤着人间,微风中花枝招展,生命在耕耘中炽热成郁郁葱葱。绚丽的人生铧犁出神圣的'抚慰,化为一颗甜美的心绽放出诗韵的歌喉。

  43、我爱大自然,尤其爱大自然的风,它是自然的灵魂。风带给大自然灵、真、屈,使大自然有了生命力。我陶醉于风,陶醉于风的虚实、劲静,陶醉于风的疾缓、刚柔。我真想蘸一笔自然之色来谱写一曲风之颂。

  44、我爱大自然的湖水,水面上,浮萍静静地躺在那儿,享受着阳光的沐浴,而小鱼、小虾们却躲在这些浮萍底下避暑哪,过了一会,它们忍不住寂寞,开始玩起了捉迷藏。阳光照射在上面上波光粼粼,给人以特殊的美感。

  45、让我们投入山的怀抱吧!远远看去,山并不高,可当你来到山脚下时,抬头一看,这才知道山是多么的雄壮威武。山就像一个个巨人,任凭风吹雷打、日曝雨淋,永远那样坚定不拔地挺立着。它们的精神多么令人钦佩啊!

  46、湖面很平静,水清清的,高空的白云和周围的山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湖水天影融为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中,唯一浮动的就是一些飞鸟了。人们说出山色多变,其实,湖色也多变,淡蓝、深蓝、浅绿、墨绿,在湖面上,界限分明。

  47、因为有志,小溪汇成了大海;因为有志,枯枝盼到春的绿叶;因为有志,人类助长了山峰的高度。让我们站在地平线上,构筑我们的梦想吧,因为我们有志,并会为梦想拼搏的,我们将会是大海、绿叶,站在山顶的那个就会是我们。

  48、激情中的自然,送来璀璨的时光,起势不凡,拉长镜头,浓墨重泼,深 -心,送首瑰丽颂歌,赞它默默慷慨给予。在崇高寓于平凡之中,透着一股雄浑的气势,豪言壮语天地之间。辉煌的生命,灼热扑面,光环炫目,让人浮想联翩。

  49、春天到了,鸟语花香,花儿们争奇斗艳,鸟儿们“叽叽喳喳”唱着动听的歌,像是在赞美春姑娘。春雨也“沙沙”的下了起来,在这迷人的仙境中,怎么能少了他呢?小河弟弟也“哗啦啦”的流着,看来他也在欣赏春姑娘布置的一切呢!

  50、大自然她千变万化,她好似一道永远也解不开的数学题,深奥无比;她好似一位艺术家,把世间万物打扮得婀娜多姿;偶尔她还似一位脾气古怪的人,一会温柔,一会阴沉,一会暴躁。大自然给予我们无穷的快乐,她的魅力也是无穷无尽的。

  51、大自然,我赞美你,你让花儿装点了大地,你让树木带来了生机,你让小草教会了我们自强不息,你带来了人类的朋友——-动物。你慷慨地给我们提供资源,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生活的环境,让我们在逆境中不断的进化,没有你就没有人类的今天。

  52、走进大自然,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梦黄多彩的世界。她多姿多彩、色彩斑斓。它是那样的美妙,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壮丽,又是那样的可爱。我渴望走进自然,因为我爱它;爱它的春夏秋冬,爱它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来吧让我带你走进自然。

学习《坛经》的感受

  新学期伊始,我们学习了《六祖法宝坛经》,共同向:未曾读过一天书,却能说出自性真理的禅宗祖师学习。

  在第一自序品中,六祖自述身世及其求法经历,其中给我感悟最深的便是六祖在做偈之前说的那句话“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上上人有下下智,下下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多么意味深长的教诲。看似简单的言教,但他却道出了修学佛法的宗旨——破除我执,放下自我。

  在我们学习的诸多科目中,无一不是让我们破除对人我的.执着。如天台课,我们从最基础的藏教学习,藏教的生灭四谛透析了世出世间的因果,让我们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中观本着“但破不立”的宗旨,更是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切自性实执;唯识宗,详细阐述诸法自相无不离识,为的是让我们领会“一切法唯识无我”之真意;乃至戒律中,亦是以破“我”为基础,如佛制僧人应该六合而住,做羯磨法,半月说戒,每年安居自恣等。

  可见“破我”是多么的重要,《成实论》云:“有我者,则业烦恼集;若无我者,则诸业不能报,以不局故。”与人相处中,“我”更是自私的主因,过分强调到自我,小则斤斤计较,大则引发不必要的争吵,打架斗殴,乃至战争……。

  如果我们把“自我”看的轻一点,把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乃至证得无我空性,那么烦恼便会少之又少,乃至渐渐消除。在《坛经》中,一向被人看不起的慧能 -说要作偈,便遭到人嘲笑,这便是凡夫的愚痴,总是认为“我”很高大,不能以平等心对待身边的人和物。而在智者看来,万物存在的价值,不是只看外表来决定的,往往下下等的人有上上人的智慧,而上上等的人也有埋没他智慧的时候。 -意在教诫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自我看得太重,不可只看外表而忽略实质,且不说招致无边罪过,但就己心便已受染污。所谓“我慢高山,法水不入”,若不将心放低下,又如何盛接智慧法水,自高自大定招愚痴之果。

  六祖还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可见佛法是心法,修行的目的是成佛。若离开心向外求,定是南辕北辙,终不达本。如果我们不时时刻刻反观己心,提高内心的清明觉知,则随时都会被诸尘欲境所感,从而引发贪、嗔、痴的生起。作为佛子,不反观己心,上不受人敬枉做人天师,悠悠晃晃,虚度人生,来生定披毛戴角还,思之可畏可悲……。

  学习此经,让我明白了如何待人,如何处事,不轻初学,反观自性本自清净具足,原来吾与众生无二无别,又何来你高我低?

《背影》读后的感受

  《背影》是朱自清在上个世纪20年代写的作品。虽然时代离我们很久远,但仍能感觉到他们父子间那浓浓的感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背影》读后的感受,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yiyyy.com/wenxue)。

  篇一:《背影》读后的感受

  收到老师要求家长写篇关于读《背影》随感作文的短信,颇感意外。整整25年了,不曾应老师要求写过作文了,可这回却不一样,是女儿的老师让的,自然不能不写。提笔之时,窗外天空阴郁,秋雨绵绵,瑟瑟之感。虽是午后,却也须点灯,灯下独自思量,感慨这如流的时光。

  我读朱先生的《背影》好象是26、7年前的高中,语文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他阴阳顿挫、摇头晃脑地为我们朗读完,便开始独自感慨好文章,还让我们必须背下来。那时15、6岁的我们,其实真的没觉得写得多好,不就写老爸有点迂腐,老爸送他到车站,为他买桔子,还写信给他嘛。甚至在心中还暗暗怪,买个桔子就掉眼泪了,当时我老爸给我送辆自行车也没掉泪呀。再说文中最后老爸来信说连写信都困难了,为啥不回去看看,为啥不将老爸接来同住呀……如此想着,如此胡乱背着,为了应付可恨的考试,也就这样过去了!

  前些日子的一天傍晚,我和几个朋友到清华,还特地去了朱先生旧居处,居前便是那荷塘,初秋荷花已凋,但水清叶绿,门前古树参天,曲径通幽,物是人非,唏嘘不已。便遥想先生当初《荷塘月色》的心境,想《春》的蓬勃,想《匆匆》的无奈,便也联想到《背影》的深沉。随着自己经历的愈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朱先生这些文章便如他的品质,愈来愈打动着我。现在想来,不是先生的文章不好,是自己的感悟太浅。

  今天,已不用重读《背影》这样的好文章了,因为其文字已刻在脑中,其深情已浸在心里。已过不惑之年的自己,何尝不被父亲的背影深深触动……

  我的父亲是一个老好人,不善言辞,也不做文章,一辈子只做了普通的粮站会计直到退休,由于家境贫寒,父亲一辈子都极其节俭。18岁我高考进军校便也参军入伍了,从此便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22岁毕业分配到边疆一干就是6年,那时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话,一封信来回要1个月。每次来信都是父亲亲笔写的,字迹特别工整。28岁我在新疆结婚,父亲没来,他说舍不得花来回的路费,给我寄来了他全部的积蓄2万块钱。后来我调到了北京、总参,父亲每年冬天都会大包小包地来看我,在我这过年后就回老家,而每次来京,我都因他到处跑去买便宜菜、便宜货而责怪他。老家的同学朋友每年春节都看不到我,问我为什么不回家了,我说父母来京了。而我不知道父亲来京是因为担心老家条件差、冬天没暖气,我和老婆、孩子回老家不适应;担心我们过年回家春运拥堵,来回辛苦……这样又过了15年……

  今年春节后,我送父母回老家,父亲说明年春节不来了,我说为啥?他叹了一口气,喃喃地说:“孩子,爸老了,不想跑了,也跑不动了!”我忽然一阵揪心,想掉泪的感觉,嘴上还故作轻松地说:“老爸永远不会老呵!”。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是我参加工作22年来第一次节日休假回老家,也是第一次7天都陪在父母身边。我哪也没有去,就陪在父母身边,陪他们吃饭,陪他们散步,陪他们聊天。中秋节那天,我陪父母一起暮送夕阳,迎来一轮圆月,我们一起坐在公园空旷的草地上,躲过那些繁杂和喧嚣,象小时候一家人坐在故乡的小院一样,举头望月,品尝月饼,轻声叙聊……父亲说好多年都没有这样过中秋节了,这是他最好的中秋节。我心中一阵愧疚,一阵心痛。过完中秋,我要回北京了,父母送我,我右手拉着母亲,左手搀着父亲,一起过车流如织的马路,父亲说不是你拉着可不敢过这样的马路。晚上,我上了车,父亲和我摆手,我分明看见父亲眼里含着泪,满头银发被晚风吹乱。车行了,走了很远,我回头,依然能看见晚风中父亲略略弯曲的背影……

  此时的.我,也如先生写父亲的《背影》时一样,流下了眼泪,一份感动、一份悲伤:我在成长,父亲在苍老;我在远方,父亲在守望;我在奋斗,父亲在祈福!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先生的《背影》都向我们道出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父爱亲情,向我们道出:“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感谢老师,给我们布置这样的作业,好让我们能稍停一下匆匆的脚步,来感受这份亲情这份爱,发自内心地为先生《背影》朴实无华的文字感动!感动岂在声嘶力竭的歌里,感动岂在光怪陆离的霓虹里,感动岂在富丽奢华的物欲里,感动就在我们如流的岁月里,感动就在我们的身边:父爱如山!如今身为父亲的我,也一样为女儿撑起一片天!

  篇二:《背影》读后的感受

  记忆深处,总抹不去朱自清的《背影》,他细腻的文笔看似平淡却令人刻骨铭心,像云絮轻轻划过天际,留下永远拭不去的云天爱语。

  浓浓的父爱,让人深深地怀念。在《背影》中,一位父亲对儿女至深的爱,在朱自清笔下却溢着独特的伤感。父亲家境贫寒,又遭突变,却依然像每个父母一样默默地关爱着儿女。在火车站上,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爬上月台的背影,深深地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父亲面对贫苦的家境,在一个人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的同时,对儿子更是爱护有加。当作者去北京求学之时,年迈的父亲还执意把作者送到北去的月台,临走时,留下了那一道耐人寻味的背影。

  那是一道爱的背影,温暖着每位读者的心房,也触动着每个儿女最柔软的情感芳草地。

  那也是一道爱的背影,在推开现实大门的那一刻,我们被深深地震撼!那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山崩地裂,摧倒生命无数!汶川,一个让人听到它便无限悲痛的地方。有多少父母,为了儿女的安危,留下了这一幕幕壮丽的背影。在楼房塌陷的那一刻,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仅有15个月大的孩子。她用精神肉体筑成了一座永摧不毁的堡垒。沉重的水泥板、石块砸下来,她纹丝不动。而更让人惊异的是,孩子竟在母亲的庇护下安静地睡着了!母亲最后留下的背影,那样艰难却又那样坚强地匍匐着,守护着她身下挚爱的幼小生命。这是生命中最亮丽的背影,留给世人最伟大的母爱芬芳!

  背影,无数的背影。抗洪抢险时,一个又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泛滥的生死关头,日夜兼程赶赴灾区。他们赤着脚走在嶙峋的石片上,被石子划破了,咬咬牙,继续在茫茫洪水中寻找受灾人群;铁钉深深地扎进了他们赤裸的双脚,咬咬牙把铁钉一拔,跟上队伍接着扛沙袋轻轻地来,默默地走,不留下一个姓名,只留下一个个在洪水中浴血奋战着的背影,那样疲倦却又那样巍然的背影,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屹立在灾难面前,抵挡!奋进!无畏!不屈!那一道生命中最壮美的背影啊,留给祖国的是晴空万里、风和日丽!

  背影,静静地来,悄悄地去。无论是大是小,是崇高是卑微,都凝聚了水乳交融般的真挚情感,那是自然赋予人类最美的情感爱!

  背影,在我们的心头荡起那爱的柔波,一圈又一圈。

学习《坛经》的点滴体会

  六祖 -依《金刚经》的般若思想,强调要由智慧去觉悟诸法皆空的道理,把达磨依据的《楞伽经》所主张的自性清净思想,发展为自性本空的思想,由渐悟引向顿悟。

  一、禅不在坐

  六祖惠能 -的修行法门是“以定慧为本”,主张定慧双修,但他主要注重“慧”学。所以他认为“定”即是“内心不乱”。如他在解释“坐禅”的意义时说:“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於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又如六祖 -告诉大众说:

  “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志诚即是北宗神秀门下 -)。”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

  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常坐拘身,於理何益,听吾偈曰:‘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另外薛简与六祖有一段对话:

  薛简曰:“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

  师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

  惠能主张“禅不在坐”的思想,据《曹溪 -别传》中说: -三十二岁时,从乐昌智远禅师学坐禅,当时惠纪禅师在那里诵《投陀经》, -听到此经的大意,就认识到“今我空坐何为?”又《坛经》中惠能 -说“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那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善知识……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动,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说的这番话,正如《维摩经、 -品》中佛叫舍利弗去看维摩居士的病时,舍利弗提出不堪任的原因,那是一天,舍利弗在“林中宴坐树下”,维摩走到他眼前说:“唯!舍利弗,不必是坐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佛所印可。”由此可知惠能 -的“禅不在坐”思想,是受到《维摩经》的启发。第二年, -由惠纪禅师介绍去黄梅山,参礼弘忍 -,忍 -密授他一部《金刚经》,叫他依此经弘扬 -。所以《坛经》多处记载,五祖传法於六祖就是从讲《金刚经》开始的。据史载,早在四祖道信时,就巳宣传般若思想。到五祖弘忍 -就正式改传《金刚经》。据敦煌本和宗宝本《坛经》载:惠能明确告诉众 -:“但持《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即得见性。”

  六祖 -依《金刚经》的般若思想,强调要由智慧去觉悟诸法皆空的道理,把达磨依据的《楞伽经》所主张的自性清净思想,发展为自性本空的思想,由渐悟引向顿悟。

  二、顿悟成佛

  惠能 -的“顿渐”说,据敦煌本《坛经》说:“何以渐顿?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渐顿,人有利钝。”

  “少根之人,闻说此顿教,犹如大地草木,根性自少者,若被大雨一沃,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少根之人亦复如是,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之人,亦无差别,因何闻法即不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盖覆於日,不得风吹,日无能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有,迷心外修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人,闻其顿教,又信外修,但於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大正藏》卷48、342—340页)

  “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行后代,会学道者顿悟菩提,令自本性顿悟。”

  “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遥。”

  “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由此可见,六祖 -的顿悟说,是建立在众生根机的“利顿”之上的,即所谓“迷即是众生,悟即是佛,自性本自清净。”这就是说,每个众生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如有大智慧的利根之人,他即可在一刹那间转凡成圣,这就是惠能 -的顿悟成佛思想。其顿悟思想,早在秦道生(355—434)时,就依《涅槃经》开始提倡“顿悟成佛”说,而惠能 -的“顿悟成佛”说,是改进以前的传统思想。在“即心即佛”的基础上更立“顿悟见性”的新思想。他所说的‘悟’和‘顿悟’,并不是指历尽诸多苦行而证理之后的恍然大悟,指的是人们当下在每一念间,都可能从自心中顿现真如本性,都可悟得无生法忍。所以这种顿悟和《楞伽》所说的次第渐修的顿悟不一样,他的顿悟是从般若思想中发挥出来的,换句话说就是从《金刚》、《维摩》中发挥出来的。这就是 -提倡“顿悟成佛”说的'主要依据。到后来,六师的 -对这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神会等提倡“单刀直入,直了见性,不言阶渐。”而形成了不须方便的法門。

  三,得法偈

  五祖将付衣法之时,其 -神秀在壁上写了一首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又有 -惠能闻后,也叫人代笔写了一首偈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从表面上看,惠能得到了五祖忍 -的衣法亲传,就是因为这一偈颂比神秀高深。其实不尽然,神秀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正如经中说的“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按道理下面二句应接“本不容拂拭,亦不染尘埃。,/然而这并非一般人所能了达的,所以神秀不得不为中下根机人写道“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因此,五祖只是说:“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尽诵此偈,即得见性。”

  而惠能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为人解粘去缚,是从理上说的,所以五祖还是说“亦未见性”,不过弘忍 -对惠能从初见面就知道他是利根上智之人,才叫他三更入室,为他说《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大悟,知道了“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于是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到此时五祖知道惠能已经体悟到“本性”,所以才独传衣法给他。

  五祖之所以将衣法传给惠能,是因其有顿悟的根器。正由於禅宗的宗旨是“明心见性”,自达摩起“一脉相承”,而到六祖惠能却是以“借教悟宗"。依四卷《楞伽》转而畅说《金刚般若》。般若须顿得,如《金刚经》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此三句要求人在一刹那际悟得,即是顿悟的般若。

  因此,我们不能从得法偈上去分优劣,也不能於“南顿北渐”上去分高低。正如经中所说:“佛法平等,无有高下。”又如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时第一句话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就说明是我们众生的根机有利顿,佛方“应机设教”。而法却是平等不二的。故此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众生因机而入,从而产生难行门、易行门。然就其总的说来,佛法是没有高下的。那么我们就应以平等无分别心,来悟入佛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