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沙湖古诗画


宁夏沙湖古诗画

宁夏沙湖古诗画

沙海绿洲行散文

  汽车驶出革命圣地延安往北走,依然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坡,这高坡经过近几年的治理,虽披挂了些许绿色,依然有些斑斑秃秃。一直到安塞地区,才出现了一些俊山幽谷,但植被也不甚繁茂。厌烦了这平淡之景,游人们大多恹恹欲睡起来。

  然而,两个小时不到,忽听有人惊呼。睁开惺忪睡眼,车前一片辽阔。原来车子驶上了沙漠公路,随着枕沙高速路向前延伸,车子好像一头闯入了沙海。据说这里是腾格里沙漠的边缘地带,千万年的风沙打磨和酝酿,造就了大自然瑰丽绝伦的奇景,天阔地远得令人感慨。小小沙丘连绵着,呈波浪状的展布到视野的尽头,黄、白、绿的色彩成四方连续荡漾开来,自然而又奔放的舒展到天边。黄的是沙子:黄河水的千万次淘洗与风的千万次抚弄使这里的沙子纯黄无比;白的是黄泛区的地表在经过水淋雨冲后结晶而泛的盐碱;绿的是沙棘,这些与命运顽强抗争,与风沙、干旱、盐碱斗争过的沙棘啊,是这里唯一的,最为顽强的绿色。

  我擦了擦镜片,贪婪地望着,思考着,全然不知车子已经驶上了黄河大桥。我真的看到沙漠中的黄河了,我惊诧起来,此时正值初春,没有大雨的叨扰,河水至清至纯的镜子一般,静静地流淌。没有了浑浊,静流的黄河水像嵌在茫茫沙海中的素带银练。昨天还看到壶口瀑布黄水呼啸奔涌之状和一头扎下万丈深渊的宏姿,今天却是这般澄澈柔顺,让人感觉这不是真的黄河。

  路旁忽而出现一个高高的牌子,上书:万亩防风固沙林示范区。白杨树整行整列的、一大片一大片的,可是没有生机勃勃的景象,反而惨烈得很,高高的树木居然枯死得有70%之多。可见这里的环境是太不适宜植物生长了,什么植物能长在风沙里,长在盐巴里,长在滚烫的黄沙地表呢?我忽然觉得那些成活了的,有着青青绿叶的树木是真英雄了。

  车过银川走了不远,忽觉这里好似是海市蜃楼般的江南似的,林木蓊郁,稻田盈绿,苗儿如剪,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转过一个沙丘,只见一弯绿湖出现在眼前,一面飞腾的鸟型钢架上写着“沙湖”两字,这便是闻名世界的沙海绿洲沙湖了。

  从车上远远望去,只见湖水如海,无边无际,苇丛若画;柔沙似绸,水绕沙山,沙水一色。沙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美丽富饶的宁夏平原上。

  下了车,上了船。在这画舫之上,忙寻了一扇窗,打开了相机。

  拉开取景框,先框住一远景:远处是连绵起伏的贺兰山脉,漫漫沙漠之中孤零零地就这一湖格外显眼,简直是神游一般。她的独特之处是她将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融为一体。

  又拉一近景:碧水、翠苇、飞鸟、游鱼、彩荷等景源有机结合,构成独具特色的水中盆景。

  这沙湖的水充满着盎然绿色。沙海茫茫云烟少,镜湖绿绿水亦悠。这山绿水绿芦苇绿,构成一幅绿色的水彩画,人在画中,心旷神怡。

  沙湖东北面,芦苇成片成丛,一米来高的嫩嫩芦苇,点缀散落在湖面上,像一艘艘绿色的小舟,随波荡漾,令人兴趣盎然。

  再次拉近取景框中的景物,忽然发现可特写之景。一渔翁不网鱼,却躲在一湖中小岛的芦苇丛中捡拾鸟蛋,导游说是在收野鸭蛋,双手捧着两个大大的野鹅蛋,乐呵呵地对着游人笑。来一特写吧,还真没有见过这么乐的呢。

  据导游说,那里是湖心岛上的“观鸟台”,这沙湖是鸟的天堂,是候鸟繁衍,栖息的理想之地,在此可观赏到天鹅、中华秋水鸭、海鸥等24科类的鸟。听这么一说,我们建议船家让画舫靠近一些,再靠近一些……

  这一靠近我发现了从未见过的奇观:只见水边的苇秆间、芦丛底,岛上的草窠里,大大小小的鸟蛋散布其间。许多鸟妈妈卧在精致的窝里,小眼睛警惕地望着我。有几只鸟仿佛很空闲,卫兵似的在地上蹦来蹦去。有几只漂亮的雄鸟一圈一圈地在领地上飞着,似乎在捍卫,也似在张扬,更像是在炫耀。雌鸟却安安静静地抱窝孵化,无暇领情异性的`惠顾。我想,也许再过些日子,毛茸茸的雏鸟就随处咿呀了。到那时,这里更是鸟的乐园了。

  导游小姐催促着:更美的还在前面呢!很快,画舫进了船坞。拾级而上,举目而望,凸见金沙漫漫,这金沙堆的如此壮美,壮美的不知道用什么词描绘。踏上丘顶,细沙立刻灌满了鞋子,人们纷纷脱鞋,赤脚走在这细细的沙粒上,柔柔的,软软的,骄纵的阳光炙的沙子滚烫滚烫,嘘哈着坚持走了一会,实觉这难以承受的烫是折磨了,有个敦厚的当地人说着让我似懂非懂的话:你把脚扎深一些就不烫了。果然我把脚伸进沙子下面,才感觉湿湿的凉凉的,舒服了许多。躺下来,同伙捧沙埋我,嬉笑着,享受着沙的温馨,如依偎在母亲的怀抱一般。侧身瞭望远方,这一望无际的沙漠给人以豪放、博大的感觉。一个驼队,慢悠悠的由远及近,驼铃儿叮叮当当,戴着草帽的赶驼人佝偻着腰背,大声地吆喝着,驼峰间坐着小媳妇似的一位小美人儿。

  穿红挂绿的女人们或用纱巾蒙住头,或者撑起了太阳伞,嫩嫩的皮肤是禁不住这阳光暴晒的。稍微不注意风沙和阳光会让你脱掉一层皮。可这净沙酷阳却撩拨出人心的耐力来,好多人玩起了日光浴。

  我让身体埋在沙中,闭着眼睛,耳边驼铃声渐渐远去,好似停止在归处;野鸭的叫声悠远而又急切,好像呼唤着远行人;干渴的喉咙似乎阻止了出入的气流,我再也不敢动弹,我的身躯似乎要融成一粒沙了,有种前所未有的迷失感,我忽然惊悚起来,赶忙睁开眼睛。日已偏西,天空有了一些彩色云朵,云朵把她的身影投给了我,我有了被遗落的感觉。于是,猛然站起,抖落一身的惊恐和焦灼,让疲惫随沙流落。悄悄吟诵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大漠烟不孤啊,这么多的人。日也不落啊,她正红艳。沙漠的迷人之处,可能是艰辛跋涉后的小憩沉思吧。沉思的岂止是人啊,还有那驼铃不闹的骆驼,你看它完成了驮人载客的任务,懒洋洋的反刍着,见我看它,它也看我,我看到它的眸子里没有我,只有那蓝天和沙漠……

  落日将西天染成通红,原本燥热的温度降下了一点,好好的天气忽然下起小雨来,绵绵的,太阳伞成了遮雨伞,女人们的伞下挤进了男人们,大家一起笑着往沙丘下走去。

  有一对白发童颜的外国老夫妇也是挤在一个小遮阳伞下走着的。我突然有了一个感慨:沙与水原本该是势不相容的,但在这沙湖景区里,一切都浑然天成,人们感叹最多的是沙水相依的奇观,沙围着水,水环着沙,它们如此平和的依偎在一起,仿佛是相守走过千百年的恋人,没有波澜壮阔的激情,一切只在默默无言的守护中,但是他们却是人们心中最美的最为和谐的风景。

  啊!沙湖美!

《采珠行》元稹

  引导语:《采珠行·海波无底珠沉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采取的是批判角度,走的是现实主义路子其古诗全文如下:

  《采珠行》

  元稹

  海波无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

  万人判死一得珠,斛量买婢人何在。

  年年采珠珠避人。今年采珠由海神。

  海神采珠珠尽死,死尽明珠空海水。

  珠为海物海属神,神今自采何况人。

  【注释】

  1、入水取珠。

  2、犹拼死。

  【鉴赏】

  元稹的这首《采珠行》,采取的是批判角度,走的.是现实主义路子,真实地反映了采珠人的悲惨生活,表现了对采珠人的深切同情。引用了晋朝富豪石崇用三斗珍珠买博白珠女“斛量买婢人可在”的史实,揭示珠氏潜入海底采珠,付出生命代价的悲惨遭遇。描述了由于大海里遭遇疫病或污染,珠蚌死绝。诗人不得不感慨天地这么残忍,人类也就跟着残忍了。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官至宰相,唐代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拓展:

  采珠[1]行

  鲍溶

  东方暮空海面平,骊龙弄珠烧月明。

  海人[2]惊窥水底火,百宝错落随龙行。

  浮心一夜生奸见,月质龙躯看几遍。

  擘波下去忘此身,迢迢谓海无灵神。

  海宫正当龙睡重,昨夜孤光今得弄。

  河伯空忧水府贫,天吴不敢相惊动。

  一团冰容掌上清,四面人入光中行。

  腾华乍摇白日影,铜镜万古羞为灵。

  海边老翁怨狂子,抱珠哭向无底水。

  一富何须龙颔前,千金几葬鱼腹里。

  鳞虫变化为阴阳,填海破山无景光。

  拊心仿佛失珠意,此土为尔离农桑。

  饮风衣日亦饱暖,老翁掷却荆鸡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