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微课古诗文
论文:中国诗词的押韵之美
中国诗词的押韵之美
唐继承隋制,实行科举。诗歌列入考试内容。律诗和绝句的体式在这时得以完善。历宋元明清至今相袭不变。唐人作诗依据陆法言《切韵》,但分部过细,有206韵,由于同韵字少,允许近韵通押,有所变通。宋朝景德年间的《礼部韵略》是一部官修韵书,允许近韵通押,订出了“同用”、“独用”的规则。南宋平水(今山西临汾)人刘渊在江北刊印了《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礼部韵略》注明同用的加以合拼,成为一本107韵的书,即平水韵。此时金人王文郁又将原来并不同用的“迥”、“拯”及去声“径”、“震”合并,共106部,作为金代官韵书,一直流行至今。平水韵106韵韵目如下:
上平声:东冬江支微鱼虞齐佳灰真文元寒删
下平声:先萧肴豪歌麻阳庚青蒸尤侵覃盐咸
上声:董肿讲纸尾语麌荠蟹贿轸吻阮旱澘篠巧皓哿马养梗迥有寝感琰豏
去声:送宋绛置未御遇霁泰卦队震问愿翰谏霰啸效号箇祃漾敬径宥沁勘艳陷
入声:屋沃觉质物月曷黠屑药陌锡职缉合叶洽
其中平声字最常用,收字多少不一。最多“虞”部305字,最少“咸”部41部。作诗必须遵守韵部,不能出韵。近体诗的规则,偶句必押。首句平声韵一般都押。仄声,特别是五言体,则多数不押。以王昌龄的《出塞》为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起句入韵,关、还、山相押,属十五删部。又如杜甫的五绝《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起句不入韵,偶句押韵,图、吴属七虞部。是五绝的常格。
如前所述,韵有宽窄。初学写诗的人,不妨从宽韵入手,有较多选择,利于运思。像东韵、虞韵、先韵、阳韵、庚韵字多而不僻,较易措手。
但是,由于语言的`变化,许多当时适口的诗韵,今天已经不谐于口了。以十三元为例:其中如魂、门、孙、繁、言、掀皆与真、文、先、咸相近。江西名士高心夔两次殿试,都以出韵,贬到四等。王闿运嘲以“平声两四字,该死十三元”相嘲。像如此有悖实际的事,为何还要遵守?于右任先生说:“古人用自己的口语来作诗,我们用古人的口语来作诗,其难易自见。我们要想把诗化难为易,和大众接近,第一要改用国语平仄与韵。”中华诗词学会提出“双轨并行”、“倡今知古”,提倡用新声韵,即按普通话声韵写诗。
在韵的革新上,鲁迅、 -也是力行改革的大家。鲁迅诗不但邻韵通押,如《赠画师》“雾塞苍天百卉殚”与“只研朱墨作春山”,“殚、山”是寒删通押。《赠乌其山诗》则“华、书、多、陀”相押,是以方言入韵。而其《脑炎戏作》之“不料仍违众女心”与“无如臣脑故如冰”,更是打通前后鼻韵母以“in”与“ing”相押。大大地放宽了韵的束缚。 -的《长征》诗共五个韵脚,其中:难、丸、寒,属“寒”韵,而“闲、颜”属“删”韵,听来浑然无别。其《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上片用“有”韵,下片用“麌”韵,皆情韵超迈,气象发皇。
诗词之美范文
一天在翻看书本时,不经意间看到字里行间有一句:“皓月凝辉,竹影婆娑留画意;明湖摇翠,桨声欸乃壮诗情”,好一个“皓月凝辉,明湖摇翠!”寥寥几字,用皓月,竹影等意象,描画了一幅月下游湖图景。品味着这句话,深深地陶醉在它隽永的意境之中。
然而我又似乎忽然回想起在一个夏风沉醉的傍晚游烈士公园年嘉湖的情形:月色倾泻在广阔的湖面上,波光粼粼,我独自行走在湖畔的小道,树影斑驳,蛙声阵阵,这一切景色轻易地牵起人无数的思绪。我想,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所在吧。
那么我们来谈一谈诗词的美吧。
首先是诗词美在它说营造的意境之美。比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简短的语言,却形象逼真,李白借助大胆想象,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十分逼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最著名的是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当中用了三句诗词来表达三种意境,从而说明成大事者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为“无言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句诗词,三种意境,三种人生境界,妙哉!
诗词之美,也在它描写的景色之美。借景抒情,是一种常用的诗词表现手法,常常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写景的诗句多不胜举。“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用“光影、梅枝、清水、昏月等几个意象为人们送上了一幅优美的山园小梅图。“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开阔的意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出了气势磅礴的壮丽景色。又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寥寥数语就把一幅大漠落日景象就此铺开。
当然,我认为诗词最美的地方还在于那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带来的奇妙体验。
有的诗词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而我们也能够很快地从中获得乐趣。而我觉得有很多的诗词更像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一样,有时候你不能体会得到其中的奥妙,而你却依然觉得它十分美妙,就像“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我只是单纯的觉得这句诗很好,尽管一时间我不明白其中的妙处,可仍然能够感觉其出色的地方。
是言:诗词之美,美不胜收。
中华诗词之美答案
作业标题: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
1
《诗经·十五国风》的作品大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诗人写作的。()
正确答案:×
2
杜甫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中的“致”是个及物动词,意思为()。
A、到
B、使
C、上书
D、盼望
正确答案:B
3
“诗言志”最早出自以下哪一本书?()
A、《论语》
B、《诗经》
C、《易经》
D、《尚书》
正确答案:D
4
诗词常常连起来说,所以诗和词没有差别。()
正确答案:×
5
《诗经·十五国风》中主要是()的作品。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周朝
正确答案:D
6
“桃之夭夭”中的“夭夭”的意思是:
A、迅速逃走
B、少,好之貌
C、繁盛
D、鲜艳
正确答案:B
7
《诗言志辩》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朱自清
D、王国维
正确答案:C
8
古代社会,各种职业的统称为()。
A、工行
B、百工
C、数工
D、千行
正确答案:B
9
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
A、《孟子》
B、《中庸》
C、《大学》
D、《礼记》
正确答案:D
10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出自下列哪本著作?()
A、《尚书》
B、《诗经·毛诗序》
C、《论语》
D、《春秋》
正确答案:B
11
“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句话出自《论语》这部著作。()
正确答案:√
12
诗经中的“风”、“雅”、“颂”都是有关 -或者祭祀的歌诗,反映了当地的风情民俗。()
正确答案:×
13
诗词是抒情写景的韵文。()
正确答案:√
14
下列选项中与《诗经》里的“风”无关的是()。
A、风雅
B、民间
C、国风
D、《桃夭》
正确答案:A
作业标题: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二)
1
“国子”指的不是平民的子弟。
正确答案:√
2
古代(上古)的雅乐结构工整,灵动活泼。
正确答案:×
3
关于诗,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写景抒情
B、作者显意的活动
C、没有配乐
D、来源于现实生活
正确答案:C
4
“词”这种文体产生的背景是:
A、现实生活
B、歌台舞榭(饮宴的场所)
C、劳动
D、祭祀
正确答案:B
5
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是:
A、雅乐
B、宴乐
C、清乐
D、胡乐
正确答案:C
6“词”这种文体的本意就是配乐的歌词。
正确答案:√
7“词”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的。
正确答案:√
8
儒家经典《周礼》是西周时周公旦所著的。
正确答案:√
9
国学 -()创办了新亚学院。
A、饶宗颐
B、胡适
C、顾炎武
D、钱穆
正确答案:D
10
以下哪项不是形成宴乐的音乐形式?
A、法曲
B、胡乐
C、雅乐
D、清乐
正确答案:C
11
汉民族由于文字和文化发展的早,因而没有口头传唱的长篇史诗。
正确答案:√
12
《书经》(《尚书》)的英文翻译是?
A、BookofSongs
B、BookofRites
C、BookofChange
D、BookofDocuments
正确答案:D
13词和诗经一样,都能配合音乐来歌唱,都是先有显意的歌词作品,再配上音乐歌唱的。
正确答案:×
14
“雅乐”是在宗庙朝堂之上演奏的音乐,下面不属于“雅乐”的是
A、颂
B、雅
C、卿云歌
D、菩萨蛮
正确答案:D
15
《华严经》是()的经典
A、 -
B、儒家
C、道教
D、佛教
正确答案:D
作业标题: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三)
1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中的“雪”在这句诗中属于()字:
A、平声
B、上声
C、去声
D、入声
正确答案:D
2
《花间集》是五代十国的()编辑成书的。
A、温庭筠
B、韦庄
C、李煜
D、赵崇祚
正确答案:D
3
敦煌曲子唱词大都记载在竹简上流传下来。
正确答案:×
4
下列选项中,属于市井俗曲的特点是:
A、言辞高雅
B、词采富丽
C、言辞低俗,错字百出
D、韵律整齐
正确答案:C
5
赵崇祚是()时期后蜀人。
A、春秋
B、战国
C、唐代
D、五代十国
正确答案:D
6
《花间集序》的作者是()。
A、赵崇祚
B、李商隐
C、温庭筠
D、欧阳炯
正确答案:D
7
《花间词序》中,将《花间词》中的词作者们称为()。
A、英哲
B、文士
C、雅贤
D、圣士
正确答案:A
8
著名汉学家()曾写过一本前为佛经后为流行歌曲的敦煌曲子。
A、陈寅恪
B、饶宗颐
C、王国维
D、赵元任
正确答案:B
9
《花间集》里作品绝大多数描写的是?
A、美女和爱情
B、志向理想
C、山河美景
D、闲适生活
正确答案:A
10
宴乐主要流行于宫廷、士大夫之间。
正确答案:×
11
敦煌曲子中记载的是当时哪种音乐的歌词?
A、清乐
B、雅乐
C、宴乐
D、法曲
正确答案:C
12
在词中,贯串连接曲首、曲尾和句、逗之间唱腔中段处的器乐伴奏叫做()。
A、间调
B、中奏
C、连曲
D、过门儿
正确答案:D
13
《花间集》收入的第一首词作者是温庭筠,词牌名是菩萨蛮。()
正确答案:√
14
西园是三国时期,曹丕、曹植同建安七子等诗人文士饮酒、宴乐、聚会的地方。
正确答案:√
15
小词的发生,源于当时()的流行。
A、宫廷音乐
B、宴乐
C、法曲
D、胡乐
正确答案:B
作业标题: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四)
1
“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实际上是:
A、山屏
B、眉
C、枕头
D、发髻
正确答案:A
2
《卫风·硕人》这首诗没有描写庄姜夫人的
A、手
B、衣领
C、牙齿
D、眼睛
正确答案:B
3
庄姜夫人的父亲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
A、楚庄王
B、齐庄公
C、齐桓公
D、卫庄公
正确答案:B
4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中的“褧”指()。
A、蓑衣
B、布衣
C、丝衣
D、外穿的'罩袍
正确答案:D
5
“双双金鹧鸪”中的“鹧鸪”象征的是()。
A、爱情
B、仇恨
C、孤独
D、幸福
正确答案:A
6
“感士不遇也”是清朝()提出的对《卫风·硕人》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A、韦庄
B、李煜
C、张惠言
D、温庭筠
正确答案:C
7
诗经中《卫风·硕人》所赞美的庄姜夫人是
A、卫庄公的母亲
B、卫庄公的夫人
C、卫庄公的女儿
D、齐庄公的夫人
正确答案:B
8
古人的屏风都位于客厅中间位置。
正确答案:×
9
《诗经·卫风·硕人》中所歌咏的庄姜夫人,其中“姜”是她的父姓。
正确答案:√
10
“弄妆梳洗迟”中的“弄”的意思是?
A、演奏
B、搅扰
C、观赏、赏弄
D、炫耀
正确答案:C
11
以下哪项不是《硕人》中歌咏庄姜夫人美貌的诗句?
A、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B、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C、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D、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正确答案:D
12
在晚唐时代,下列哪项不是诗词里的“山”可以代表的事物?
A、头发
B、枕头
C、屏风
D、眉毛
正确答案:A
13
古代性别文化中,女子跟男子一样是要有名有姓的。
正确答案:×
14“懒起画蛾眉”是说一个女子因为爱她之人不在身边而懒得画眉。
正确答案:×
作业标题: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五)
1“思妇”是中国诗词特有的题材之一。
正确答案:×
2
古诗词中常提到的“思妇”指的是被抛弃的女子。()
正确答案:×
3
怨妇诗的产生根源于()。
A、丈夫外出
B、始乱终弃
C、封建压迫
D、性别文化
正确答案:D
4劳伦斯Lipking说“在众多写被抛弃的诗歌作者中,除少数女性诗人外,多数是男性诗人,并且是成就较高的著名男性诗人”
正确答案:√
5
“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出自
A、《西厢记》
B、《牡丹亭》
C、《长生殿》
D、《桃花扇》
正确答案:A
6
据记载,《长门赋》写成于()时期。
A、汉景帝
B、汉武帝
C、汉献帝
D、汉高祖
正确答案:B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代“三纲”之一的是()。
A、君为臣纲
B、兄为弟纲
C、父为子纲
D、夫为妻纲
正确答案:B
8
《长门赋》最早见于下列哪本古籍?
A、《四库全书》
B、《文心雕龙》
C、《昭明文选》
D、《古文观止》
正确答案:C
浅谈古典诗词之美篇1
我们读古典诗词,不是真的在读,而是用心在体悟,体悟那份空灵、曼妙、共鸣,沉浸在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中,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呼吸着诗中世界的气息,让每一次感受都有新的发现,新的不同,新的美妙和其中暗藏着玄机和活力。古典诗词的精炼留下了让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读者能够将自身化为微小的尘雾,瞬间弥漫于整个诗的空间。那巨大的空间可以让读者,如丝如梦,如幻如仙,其多种意境,多种揣测,多种解释,多种理解,渗透全身。其诗句可以是青山绿水,可以是大漠落日,可以是古寺寒钟,可以是隐逸暗香,可以是高山流水,也可以是海枯石烂……她就是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具有宽广的想象视野和表达空间,其穿越性,是超出时空的。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古典诗词以音乐性质的美感,以韵律、语感、节奏为主流,营造一种朦胧的梦境,朦胧的山水情怀,朦胧的人生咏叹,她既可以是气势磅礴,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也可以是花前月下的浪漫的儿女情长。
古典诗词的音乐之美,在于她的押韵,古典诗词的主体,是使用中古音系统进行创作的,这个系统的标准叫“平水韵”,是因为一个平水县人编的字典而得名的。近体诗(即绝句和律诗)是只能押平声韵的。更重要的是古典诗词,是押尾韵的,即:诗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
她是汉语诗歌的一个特色。古典诗词的押韵有它深厚的蕴涵和独特的魅力。
我们的汉语诗又叫做“诗歌”,是因为那些诗本来都是可以歌吟的,现在我们办古典诗词诗会,就有许多老同志上台去吟诵,去歌咏。古典诗词的押韵,是大有深意的,由于整首诗中,被拖得最长的,就是韵,韵的发音被夸张、慢化、加强,所以韵的发音,会对整首诗的意境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古人写诗重视押韵的原因。
浅谈古典诗词之美篇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自然物象与人文精神彼此涵容,大大增加了诗歌内容的丰富厚重,将感性的物象与抽象的人生思考紧密结合,用比喻的手法,形成了巨大的艺术张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无穷的思想启示意义。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表现的个性化语言,对读者来说,往往会感到“陌生”,但却给人新奇的感受,比非文学语言往往更有情趣,更有吸引力,更易于启发读者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李白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从诗句来看,在实际的生活中没有这种说法,而且不符合语法规则。而诗人这样用,是别有匠心的,她使语言产生了“陌生化”效果。虽然在意义上,显得有些不可理喻,但读者也能理解,并能感受到这种“陌生”所蕴含的审美趣味。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这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我们不能简单机械地把语言当成思想的媒介、工具、载体甚至“外衣”,其实不然,语言就是思想本身,离开了语言就没有了一切。抛开语言而奢谈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虚幻圈套之中。当代西方语言哲学认为,语言就是一切,甚至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一切都在语言之中,文本之外一无所有。因此,所谓诗歌,乃语言运作而产生的“言语”而已。古典诗词带着自古而来的感觉经验,每个作者和读者,也都在语词的基本共识层面进行创作和阅读理解。所谓“意境”、“涵蕴”都不是脱离和超越具体语词的抽象之物。诗词高手都是运用语言的高手。诗是——人类语言美中之纯美的存在。是宇宙万物间美的总和。
浅谈古典诗词之美篇3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过:“隐者也,文外之重旨也。隐以复意为工。”“复意”就是指文学的`多义性。古典诗词即“由于诗人的提炼、加工,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在本义之外,还带有使之诗化的种种情感和韵律。”
《古诗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中:“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诗中的“相去日已远”中的“远”,既指“空间”上的长,也指“时间”长。正是这个词语的多义,不但营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审美想象空间,引发读者感受,激发读者情感,产生应有的情感共鸣,诗人正是在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在自然与生活的互溶过程中,把对生活的感受诗意化、情感化、审美化,从而使诗歌艺术意境达到巅峰。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是采用民歌体裁写作的绝句,运用了民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谐音双关。一场太阳雨后,杨柳被沐浴得更加翠绿,江水高涨,平如镜面。突然从江上传来一阵歌声,岸边的姑娘听出是自己喜欢的小伙子所唱。好久没有他的音讯,以为他已忘记了自己,听到歌声,才知道他就像夏日晴雨不定的天气,以为没情,原来却是有情的。这里的“晴”是“情”的双关语,由上面的“东边日出西边雨”引出,写出姑娘的心理活动。诗人只用七个字就把姑娘微妙的心理变化写出了出来,让我们仿佛看到她怦然心动由怨转喜的表情,显示出了高超的艺术功力。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中“碧玉”表现出多义性。一是实写,用“碧玉”比喻鲜嫩清脆,仿佛带有玉石般光泽的柳叶。二是虚写,把柳叶的细柔与人相联系,通过想象,把柳树的婀娜多姿,脉脉含情小家碧玉联系起来,赋予情感意蕴。
中国古典诗词,正是做到虚写与实写得统一结合,提高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审美效果,从而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境界。
总之,古典诗词之美,之丰富想象,之巨大艺术张力,之表达视野空间的宽度与广度,是为千古一绝,万世为表也。